居里夫妇发现了镭(1 / 1)

玛丽·居里在获得两个硕士学位后,便决定进而考取博士学位。

为了撰写一篇出色的博士论文,她必须寻找一个新奇有价值的研究题目。她翻阅了新近发表的研究报告,其中法国物理学家亨利·柏克勒尔的一些工作报告引起了她的注意。这位物理学家在检验稀有矿质铀的盐质化合物时,发现一种奇怪的、无法解释的现象:铀盐自动放射一种性质不明的射线。这种射线能把周围的空气变成导电体,使验电器带电。柏克勒尔发现的铀射线引起居里夫妇的极大兴趣。它的来源及性质尚未确定,这是极好的研究题目。据玛丽掌握的材料表明:欧洲至今还没有一个实验室对铀射线进行深入研究。这是一块未开发的处女地。这使玛丽兴奋不已。她立即决定着手准备实验研究,但这需要一间实验室。玛丽的丈夫比埃尔反复向理化学校校长请求,最后才被允许在一间破旧、潮湿的房间里从事试验。这里条件很差,设备简陋,而且温度极低,但这并没有妨碍玛丽的工作。几个星期之后,玛丽的试验有了初步结果。她满有把握地证明这种射线可以精确测量,而且不受化合情形或外界环境的影响——例如光和温度的影响。那么,既然铀能发出这种射线,其他的化学元素是否也能自动发出射线呢?于是玛丽暂时放下对铀的研究,转而检查其他的化学物质。她很快在另一种元素钍中也发现与铀射线类似的射线。这使她断定这种现象不是铀独有的特性,应该给它冠上一个专有名词,玛丽建议称它为放射性,而含有这种放射性的物质便一律叫作放射元素。

关于放射性的研究使玛丽着迷。她索性抛开那些不放射的矿物,专门研究有放射作用的矿物,测量它们的放射性。在测量中她又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她检查过的矿物放射性的强度,远远超过根据其中铀或钍含量的预计的强度。起初,玛丽认为试验有误,但经过反复多次试验,证明她的发现是正确的。玛丽由此得出结论:在这些矿物中含有微量的比铀和钍的放射作用强得多的化学元素——一种不为人知的新元素!虽然这个结论还未经实验证明,它只是存在于居里夫妇的想象里,还没有变成现实,但玛丽坚信这个新元素的存在。她在交给理科博士学院的报告中宣布:“两种铀矿:铀沥青矿和硫铜矿比纯铀的放射性强得多。这种事实尤其值得注意。它使人相信,这些矿物中含有一种比铀的放射性强得多的元素……”

玛丽宣布了新元素的存在,这还不够,她还必须通过实验把这种材料分离出来,证实它的存在。比埃尔一直关注着妻子的试验。如今妻子得到的结果意义重大。为了尽快找到这种新元素,他决定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和妻子一起进行新元素的研究。

居里夫妇在铀沥青矿中寻找这种不知名的新元素。他们发现未经炼制的铀沥青矿的放射性比纯氧化铀的放射性强4倍。他们猜想这种元素的含量一定极少,所以才未引起科学家的注意。甚至连精密的化学分析也未能发现它!按照他们的估算,这种新元素在矿石中的含量至多不超过1%。他们做梦也没有料到,这种放射作用很强的元素在铀沥青矿中的含量仅不过百万分之一!若想把如此微量的元素提炼出来,他们将付出多么艰辛的代价啊!他们研究的第一步是检查矿苗,把组成铀沥青矿的各种元素分开,然后测量各种元素的放射性。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后,他们断定放射性主要集中在铀沥青矿的两个化学部分里,这即是两个未被发现的新元素。1898年7月,居里夫妇已经找到了这两种元素的其中之一,比埃尔请妻子为这个新元素起名,玛丽想到多灾多难的祖国,于是决定叫它钋。

暑假来临,居里夫妇带着女儿外出游历。他们租住农民的房屋,呼吸乡野新鲜的空气。他们爬山游泳,也时常谈到他们的“钋”和尚未找到的那种新元素。假期过后,他们重新回到潮湿的工作室,继续他们的科学研究。1898年12月26日,居里夫妇及其合作者贝蒙共同在给理科博士学院的报告书中宣布:在铀沥青矿里含有第二种放射性化学元素,他们建议叫它镭。

镭和钋的发现及特性引起不少科学家的极大兴趣,但是要完全有把握确认这两种新物质的存在,必须使人们能看见它、触摸它,把它放在瓶子里,而且能测定它的原子量。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居里夫妇还必须继续工作,以便能提炼出纯镭和纯钋。现在,摆在面前的最大困难是:如何获得炼制工作所需的原料和费用?含有镭和钋的铀沥青矿是很贵重的矿物,居里夫妇无力购买。他们决定购买经过提炼铀之后的残渣,因为他们知道:即使提出了铀之后,这种矿物里的钋和镭一定还存在。于是,经人介绍,他们同圣约阿希姆斯塔尔矿的经理接洽,希望廉价购买相当数量的残渣。第一个问题有了着落,接下来就是寻找工作室。经过几番徒劳的尝试之后,居里夫妇又无奈地回到了他们最初的简陋的工作室。这间工作室对着一个院子,院子另一边有一间残破的小棚屋,屋里没有地板,只有一个旧的铁制火炉和几张破损不堪的厨桌。没有人愿意来这种地方工作,但居里夫妇获得校长同意后,决定在这里进行提炼工作。与此同时,奥地利传来出人意料的好消息:经过绪斯教授和维也纳科学院的斡旋,奥地利政府决定把一吨铀沥青矿残渣赠给他们使用,而且表示,如果将来他们还继续需要这种材料,奥地利方面将优惠供应。不久,一辆载重马车将这吨残渣运到理化学校门前。玛丽看到人们卸下装有残渣的口袋兴奋不已,珍贵的镭就藏在口袋里面,无论付出多大代价,她和丈夫也要把它提炼出来。

艰苦的工作开始了。居里夫妇的工作环境简陋到了极点!这间破旧的木板屋,因为顶棚是玻璃的,所以夏天热得像温室,冬天冷得似冰窖,而且还漏雨。由于没有安装放出有害气体的“烟罩”,大部分炼制工作只能在院子里做,每当下雨时,夫妇俩不得不把仪器搬到屋里,为了不被烟熏倒,必须敞开门窗,就是在这种恶劣条件下,居里夫妇连续工作了4年。最初,他们一起进行镭和钋的化学分析,后来觉得分工合作的效率较高,比埃尔便去确定镭的特性,玛丽则继续提炼纯镭盐。玛丽选择的工作是艰辛的,她穿着沾满灰尘污渍的工作服,在烟雾弥漫的院子里,从事她的提炼工作。她描述当时的情景:“我一次制炼20公斤材料,棚屋里塞满了装着沉淀物和溶液的大瓶子。我搬运蒸馏器,倒出溶液,并且连续几小时搅动冶锅里的沸腾材料,这真是一种极累人的工作。”镭的含量太少了,要把它从与它密切的混合的矿渣中分开似乎是不可能的。时光一天天流逝,玛丽一公斤又一公斤地提炼铀沥青矿的残渣。此时的她具有多重的身份,既是学者,又是技师,还是工人;既要进行脑力劳动,又要从事体力劳动。这个瘦弱的身躯里蕴藏着多么巨大的力量啊!比埃尔看到妻子费尽力气,得到的结果微乎其微,便产生疑问:为什么不暂时放弃对纯镭的提炼?为什么不等条件好些再重新开始工作?因此他劝妻子暂时休战。但是,性格倔强的玛丽却不肯就此罢手。她想要做成的事,无论困难多么大,也要去做!正像她多年前给哥哥信中所说的那样:“我们的天赋是要用来做某种事情的,无论代价多么大,这种事情必须做到。”

1902年,玛丽经过4年英勇奋斗,终于打赢了这场持久战:她以非凡的毅力提炼出1克纯镭,并初步测定这个新元素的原子量是225。

这是怎样的4年啊!居里夫妇在这4年中,不仅要在简陋的实验室里进行研究,还要为生计而奔忙。比埃尔每月500法郎的工资,过去是可以维持家用的。可是自从女儿出生后,增加了一个女孩和一个保姆。这使他们的开支大大增加,他们一年需要有两三千法郎的收入才能维持家庭的开支。为此他们进行一种笨拙的努力。这两个天才的科学家,从来不懂如何运用心计为自己谋取利益,所以他们的努力注定毫无结果。他们的生活没有改善。比埃尔希望有一间自己的实验室的要求也得不到满足。唯一成功的是,玛丽请求到赛福尔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执教之事有了令人满意的答复,该校副校长很快便给她送来骋书。这虽然使他们的经济收入情况有所好转,但却占用了玛丽的不少时间。紧张的生活和工作使居里夫妇的体质明显下降,比埃尔常常因四肢突如其来的剧烈疼痛而被迫卧床休息。至于玛丽,4年的艰苦生活使她的体重减轻7公斤,她的脸色苍白。一位青年物理家不得不写信给比埃尔,郑重地劝他爱惜妻子的身体,同时自己也应该保重。为了他们所喜爱的科学研究,他们付出了全部心血,他们在用生命书写新的科学报告。

1902年5月,玛丽的父亲因病去世,她火速赶回波兰参加葬礼。10月又同丈夫返回巴黎的实验室,一方面继续进行研究,另一方面动手撰写提炼纯镭工作的报告。镭的神秘特性逐渐被学者所认识,而它最伟大的功用则是可以治疗一种残酷的病症——癌肿。这就使提取这种新元素不仅有理论价值,而且可以造福人类。制镭工业即将诞生,而居里夫妇是这一工业的先行者。他们从8吨铀沥青矿滓中提炼出1克镭,玛丽将它赠给自己的实验室,而正式出售镭的价格是:每克75万法郎。1902年,理科博士院给居里夫妇拨2万法郎补助金,“用以提炼有放射性的材料”。不久,一些想在美国创立制镭业的技师,寄信给居里夫妇,询问制镭的具体手续,请求给予指导。这无疑是个极好机会,居里夫妇完全有理由可以以发明家的身份,申请此项技术的专利权,并获得大笔财富。当比埃尔向妻子提到这个问题时,玛丽立即表示“不能借此求利”,因为那么做“是违反科学精神的”。最后他们一致同意不取报酬,毫无保留地公开发表研究结果及制镭方法。

1903年6月25日,在索尔本的一间小教室里,玛丽·居里出色完成了关于放射性物质的研究的博士论文答辩,荣获巴黎大学授予的物理学博士学位。1904年,法国实业家阿尔麦·得·李斯罗着手创办制镭工厂。他邀请居里夫妇合作,为医院生产治疗恶性肿瘤的镭制品。同年12月6日,玛丽生下另一个女儿:艾芙。随着镭的诞生,荣誉也接踵而来。1903年11月,英国伦敦皇家学会将该会最高奖赏戴维奖章授予居里夫妇;1903年12月10日,瑞典斯德哥尔摩科学院宣布:当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金一半赠予柏克勒尔,另一半赠予居里夫妇,奖励他们在放射性研究方面的重大贡献。但居里夫妇因为身体欠佳未能参加这次光荣、盛大的聚会,法国公使代表他们从瑞典国王手中领取奖状和金质奖章。居里夫妇一时间声名大振,各种宴会邀请应接不暇,美国还建议他们前去工作讲演。新闻记者更是穷追不舍,不仅居里夫妇成了报纸上的新闻人物,连家里的小花猫的照片也刊登在报纸上。各式各样的信件更是不可胜数,这就扰乱了他们的宁静生活。为了逃避名声带来的麻烦,居里夫妇不得不“化装”出门。如果住旅店,也用假名登记。一次,某位聪明的美国记者跟踪居里夫妇来到浦罗居,在一间渔家房舍门前,看到了光脚坐在石阶上的玛丽·居里。他如获至宝,急忙掏出记事本,准备采访这位著名女学者个人生活的隐密情况。结果玛丽用严肃的、富有哲理性的语言结束这次访谈:"在科学上,我们应该注意事,不应该注意人。"

1905年6月,居里夫妇到瑞典斯德哥尔摩去做诺贝尔讲演。同年7月3日,比埃尔被选为理科博士学院院士,他开始有了3个合作者:实验室主任——玛丽担任,还有一个助手和一个工人。玛丽从此正式进入丈夫的实验室;这一对亲密的伴侣又开始了伟大的合作。玛丽为自己有这样“差不多是绝世无双”的丈夫而感到无比幸福,而比埃尔也时常对他挚爱的妻子这样说:“在你身旁,生活是甜蜜的,玛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