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1840年,在英国一个偏僻的乡村里,有一位名叫艾丽丝·布朗的姑娘收到了一封远方来信。她看了看信封,便对送信人说:“对不起,我没钱收信,请退回吧。”于是,送信人与这位姑娘发生了争执。这时,一位绅士罗兰·希尔散步过来,见此情景,为姑娘代付了邮费。姑娘对绅土说:“我家里很穷,付不起邮费。哥哥出远门做工时,我们事先约好,如果他平安无事,就在信封上画个圆圈。刚才我已经看到了信封上标记,就不必付钱取信了。”
事后,罗兰·希尔向政府建议:由寄信人购买一张凭据贴在信封上,以示邮资已付。英国政府很快采纳了他的建议。1840年5月6日由罗兰·希尔设计的世界上第一枚邮资凭据即邮票在英国诞生,并迅速被各国邮政机构广泛采用。
最早,邮票一词是从英文postagestamp直译来的,意思就是邮资凭证。
1840年,英国最早发行的邮票印有女王的肖像,继而各国仿效,纷纷发行图像大多是君王将相头像的邮票,流传到我国后便叫人头。1879年上海《申报》上就曾刊登一则广告:收买信封老人头:部局书信馆人头每百个价二角;海关人头每百个价二角;东洋人头每百个价三角……6年后,《申报》上刊出又一则告:“收买信面旧人头”。1878年(清光绪四年)发行中国第一套以“云龙”为主图的邮票,接着发行小龙、蟠龙邮票。我国早期的邮票上多带有“龙”的图案,民间俗称为“龙头”,直至民国期间,人们还这样习惯地称呼。1880年,上海清心书馆编印的《花图新报》曾刊登一篇“各国信馆之印图”的文章,称邮票为“邮钞”。
这一时期,在邮局往来的正式公文中,常称邮票为“图记纸”。清国家邮政公布的邮政章程中规定——邮政局制造信票,以便粘信面,称邮票为“信票”。表示该票是寄信专用的,因上面有图案,又称为“信资图记”。在我国台湾省,邮票曾被称为“士担纸”,即英文stamp的音译。1888年,台湾设立文报总局,在其颁布的《台湾邮政票章程》中,首次出现“邮票”二字。总局印发了两联单式的台湾邮票,用以在传递公文中分清职责和传递时间,官用的称“邮票”,民用的称“商票”。但这里所说的邮票与现在的意义不同。在我国邮政史上,正式使用“邮票”一词是从1899年开始的,这时邮政汇总已开办,邮政业务扩大了,“信票”上的“信”字已不能包括全部邮政业务。1912年,我国发行的“光复纪念”邮票上。第一次印上了“邮票”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