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 梅花:暗香浮动月黄昏(1 / 1)

小寒节气过后,最开始看到的花儿,是梅花。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载:“始梅花,终楝花,凡二十四番花信风。”二十四番花信风中,梅花最先,楝花最后。

有一年初春,天气尚冷,我因单位事多忙碌而睡眠不佳。先生就说,我带你去植物园走走吧。我说现在太冷,植物园应该没什么花儿。他说,刚刚在网上查到,梅花开了。

于是,就一起来到了植物园看梅花。

彼时开的多是红梅,其实尚未全开,花苞居多。树干上点点深红的小花苞,很是可爱。也有临风绽开两三瓣的,羞涩得如同刚出阁的闺女。梅花的香气并不十分浓郁。凑近花苞深深一闻,闻得到清甜微酸的香气,像是梅子的气息一般。

细细看一枝红梅,梅花虽然花朵小巧,却精致之极,点点梅蕊像是由画笔细细勾勒而成。轻轻抚摸梅花花瓣,梅花的花瓣比桃花要硬一些,毕竟梅花性子坚韧,更有风骨,而桃花更加像软萌妹子一点。梅花有硬萼,这个桃花也没有。此刻百花还未睡醒,只觉整个长沙的春意都凝聚在这枝梅花上了。

于是用相机拍下梅花,便也拍下了整个春天的春意了。从植物园出来之后,心情已经大好了。花儿真是治愈系。

原本以为植物园的梅林算大了。再过了段日子,先生又带我去橘子洲头的梅园,真是惊艳了——这才是大片大片的梅林。

静静在梅林中徜徉,疏影横斜,暗香浮动,心中静默欢喜。 真是恍然自己也成了梅之精灵。梅花此时已是极盛之时,白梅,红梅、朱砂梅、绿萼梅,都有。红白梅花相映,真是恍若香雪染胭脂。宋代晁补之赞梅:“开时似雪,谢时似雪,花中奇绝。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只觉极当。

身在橘子洲,蓝天绿地,梅花馥郁。坐在早春的草地上,一边晒太阳,一边看书,也是人生中温暖的小确幸了。坐了一阵,忍不住又去到梅林里与梅花亲密接触。

料峭春风之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在梅下徜徉一阵,隐隐约约闻得到轻盈馥香,用心去闻,却又闻不见了。待到归去,才觉暗香已经盈了满袖,再回首看那梅花,如少女甜笑满颊,柔情绰态,不由得痴了。“更风流多处,一点梅心,相映远,约略颦轻笑浅。”“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李清照宛妙灵动之词,登时浮上心头。

朱砂梅也很美貌。和红梅相比,朱砂梅花瓣微带紫红,花丝则是淡水红。徐志摩《雪花的快乐》中,有说到朱砂梅:“在半空里娟娟地飞舞,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飞飏,飞飏,飞飏——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于是以为朱砂梅是要香过红梅的,清雅更有过之。。

绿萼梅的香气则是最为馥郁的。但绿萼梅开得最晚。在其他梅花花满枝桠之时,绿萼梅枝头也缀满玉色的花苞。又过了两周去,才看到绿萼梅开。绿萼梅的花萼是绿色的,花瓣是玉色的,带一点绿晕,极清雅。花心里探出密密的花蕊,顶着鹅黄色的花药。绿萼梅毕竟是难得一见的珍稀品种,气质和普通的梅花还是更不一样,可以说,是梅花中的梅花,清雅中的清雅了。

和绿萼梅相比,白梅不免失之寡淡,红梅不免失之娇弱。虽然都是植物美人,一比就比出高下了。在梅花里,绿萼梅的香气是极为浓郁的。而这株绿萼梅又种植在水边,照水而开,暗香浮动,芳气袭人。

夜里也有闻到梅香,只觉比白日里更加馥郁。后来有天晚上去在洋湖湿地公园看灯展。明艳灯展中,有幽幽清香扑面而来。寻香望去,果然是几株红梅。身畔暗香浮动。回来时只觉衣裳上也浸润了梅花的清气。一夜梅香入梦。想起清代顾太清在梦中也见到梅花,可谓“明月梅花一梦”了:“烟笼寒水月笼沙,泛灵槎,访仙家。一路清溪双桨破烟划。才过小桥风景变,明月下,见梅花。”

由于梅花神清骨秀,“秋水为神玉为骨”,古人对梅花青睐有加,关于梅花的诗词大约是花的诗词里最多的了。宋代文人特别钟爱梅花。北宋诗人林逋四十多岁时隐居于西湖孤山,与梅花、仙鹤作伴,称为“梅妻鹤子”,所作《山园小梅》中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被认为是“曲尽梅之体态”。后来南宋词人姜夔在诗人范成大家中做客时更拈出“疏影”、“暗香”二字作下两首清美空灵之词,为范成大所激赏。

范成大也是爱梅成癖之人,晚年退居石湖,筑“石湖别墅”,广收梅种,植于所居之范村,并写下我国最早的梅花专著《范村梅谱》。南宋诗人张镃还将最适合赏梅的时刻归纳为:淡阴、晓日、薄寒、细雨、轻烟、佳月、夕阳、微雪、晚霞……每一时分赏梅,均有不同意境意味,实在是讲究得很。我等俗人,分不了那么细致,只要看到梅花,便已心满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