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陈勇和他的小小说新作集《紫砂壶》(1 / 1)

紫砂壶 陈勇 1023 字 3个月前

口赵禹宾

陈勇是当今小小说文坛不可多得的一员闯将,又是公认的“拚命三郎”。他于小小说创作。不仅仅是业余爱好,更是殚精竭虑、潜心铭志,几尽全力去拚,去搏。为此,他为自己的小小说创作提出了终身的奋斗目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出百部书”,并遵奉“生命有限、文学永恒”的格言。应该承认,他的理想之高,气魄之大,令我辈汗颜。然而,他的这种宣谕式的“布道”,使他的小小说创作更像一位命定的护法使者,在为自己理想奋斗的过程中,注入了一种“苦行”的色彩。虽然,这样的写作姿态,未必值得我们大力提倡,但他这种对于小小说创伤近乎“狂热”的信仰、理念和追求,使陈勇一开始便区别大多数业余作者,这就为他日后自觉探求的勇气和承载挫折的耐力,做了一种绝好的铺垫。

1995年,陈勇以处女作出道,短短几年时间,他就发表了1000多篇作品,共计100万字之多。并结集出版了、、、等四部小小说专集。作为一个长年生活在基层,以律师为主业的业余小小说创作者,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连续出版四部小小说专集,这样的高产和速度,即便是在当今快手如林、英才辈出的小小说文坛,也鲜有望其项背者。并且,他还讲求质量。他的这四部专集,我都陆续读过,一部比一部要好,一部比一部要成熟、老到。当然,我这样说,决非是他的作品已到了炉水纯青、出神人化的境地,但起码不是浪得虚名,自吹自擂,已确属难得。所以,一时之间“洛阳纸贵”,他的小小创作,被各种专业报刊僻出专版予以介绍。“陈勇现象”遂成了当今小小说文坛一道独特的风景。

目前,陈勇的第五部小小说专集又已付梓杀青,年内即将出版。在衷心祝愿他的同时,我想就“陈勇现象”的生成和他的小小说新集的特色,做一简单的介绍。

我以为陈勇之所以能成就“陈勇现象”,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即他能够充分利用自己身在基层,与广大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优势,清醒地做到“以人为本,身体力行;多方体验,持之以恒”。他善察人情、世态、民心变化的细微之处,及各色人等的音容笑貌、喜怒哀乐,内心世界,举止特征等,做到烂熟于心,为己所用,且心无旁婺,持之以恒,走了一个由量到质的积累与转变过程。

陈勇的小小说创作取材广泛,且多以描写处于社会底层的众生相为擅。这得益于他丰厚的人生积累。他待过业,当过工人和厂行政干部,到大学读书,并自考上律师。曲折的社会经历,使他积累了大量的创作素材,为他在创作上多角度地反映生活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出道之初的陈勇,他的作品主要以农村题材与针砭时弊为主,其中尤以揭露乡镇两级的官场与司法腐败为重。这跟他的律师职业有关。但陈勇与大多数业余作者不同,他对自己的创作一开始就有着刻意而清醒的认识,自觉而拚命地追求。一方面,他能明确打出自己的文学旗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出百部书”,“生命有限、文学永恒”。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文学信念与理想。另一方面,他能深刻领悟“小说是以人为本”的理念,自觉地参以“以文为本”去追求,去磨炼对于小小说创作技巧的方方面面。

臂如,陈勇能用较多的笔墨写人,写人的内心世界,写人的性格冲突,写人的喜怒哀乐,写人的七情六欲等,能用含而不露的立意,生动形象的人物刻画去观照主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陈勇能自觉而有意识地磨炼自己的创作语言。他追求一种生动、活泼、简洁、明快、平易、亲和、不假修饰的、近乎方言的口语化的个性语言。他甚至尝试运用家乡化的俚语、歇后语,多用主谓语句,注重动词的特色运用,摒弃多层修饰的长句,注重句型、词语间的巧妙搭配,因此,行文间有檄文般的节奏与力度,有散文般的抒情与洒脱,有诗歌般的韵律与奔放。这些属于文本与技巧方面的意识与自觉,使陈勇进步飞快。近年,他已初步形成了地缘化的经验写作模式。这应该是一个小小说创作者走向成熟的表现。

恰为这种超越的转折点和出发点;其二,从经验式创作模式到艺术感悟式创作模式的转变,在陈勇是经历了一个艰难备尝,苦苦寻觅的阵痛过程。所以,他格外看重这部新集;其三,为虚拟现实,提高自己的小小说创作品格,陈勇调动起了想象的翅膀。他植根荆楚文化的丰厚土壤,借家乡邮票大的一块宝地,掘出一口属于自己的深井。要从地域化的人物经验与体验的表层描摹,上升至地缘文化的意象、蕴含、哲理及生命本层的边缘化抒写来表现人物。这种创作主体意识的新的觉醒,在这部小小说新作集里表现的尤为突出。

多年来:陈勇正是凭着这种对小小说创作的狂热信仰和理念,以奋争者的姿态,实力者的支撑,去圆自己的文学之梦。使他逐步跻身于当代小小说百家的行列。说到这里,我想特别强调一点,不管他将来是否真的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他的这种献身事业的精神和韧性,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因为,我们的小小说文坛,并不缺乏灵性和悟性的创新之辈,缺的是,一以贯之、不屈不挠的拚劲和韧劲。所以,要讲陈勇何以能够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在小小说创作领域出道并站住了脚跟,他成功的秘决也许就在于此。

(本文作者系河北省文联杂志社主编,国家一级作家、著名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