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矫世变俗之志的王安石,如愿以偿于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高中进士。其后,在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等职位上,皆有政绩,可谓春风得意,仕途腾达。唯一遗憾的是,担任知制诰这一官职时,与一同事祖无泽因意见不和,产生隔阂。此事一直搁在王安石心里,令其不安。
为出人头地,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王安石绞尽脑汁,苦思良策。
嘉祐三年(1058),王安石由江南东路提点刑狱调任三可度支判官,任上,满情信心地写下《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文中列举了北宋王朝当时面临的严重间题,以及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所在,要求对政治有所“改易更革”,未受朝庭重视。
王安石没有泄气。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他又向神宗上《本朝百年无事札子》,指出本朝累世因循未俗之弊,改革政治已刻不容缓,而“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
宋神宗终于被王安石的政治才华和执着精神所感动,熙宁二年(1069),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副相),开始执行变法。
即使在变法过程中,王安石心中依然耿耿于怀祖无泽。
有一次,与监察官员饮洒交谈时,王安石有意提及此事,并暗示手下官员搜集祖无泽的过失与罪状。
御史王子韶奴颜卑膝,争得头功,第一个揭发祖无泽贪污之事,宋神宗即刻下诏,逮捕祖无泽。
后来,又有人诬谄祖无泽有谋反野心。
宋神宗龙颜大怒,下令处斩祖无泽。
王安石这才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连夜拜见宋神宗,替祖无泽求情。调查结果亦证明,祖无泽既没有贪污之事,更没有谋反之说,只有借贷官钱和乘船违反规格等几件琐事。后来,宋神宗就汤下面,赶了一个顺水人情,降祖无泽为忠军节瘦副使,虚以闲职,不用了事。不过,祖无泽好歹捡回了一条命。
王安石的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新法遭到了以司马光为代表的旧党的激烈反对,王安石先后两次罢相,最后,退居江宁。
宋哲宗元韦占元年(1086),司马光任宰相,新法全部被废,王安石亦遭报复。是年,王安石忧愤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