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你缸里的鱼(1 / 1)

序 言

我与徐国平相识多年,尽管见面不多,但也一直交往到了现在。回想一下这种缘分的结成和交往的持续,竟然全都和小小说有关。现在他的小小说集《我不是你鱼缸里的鱼》即将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了,他要求我给写篇文章放在序言的位置,我有些惶恐。但我又觉得凭我们的交往,却之也是不恭的,所以只好勉强为之了。

最早和他见面应该是2004年。当时《沂蒙生活报》编辑张斌以不俗的眼光和独到的魄力在报纸副刊开始推出“临沂小小说六家”专版。4月11日的报纸在第21版“郁金香”副刊整版推出了“徐国平小小说专版”,发表了他的《比小鸟自由的小玉》《硌脚的新鞋》《染血的玫瑰》《腐烂的苹果》等四篇小小说,并配发了他的照片和创作简介。那时候他写小小说已经几年了,也产生了一些影响。我经常在一些报刊上看到他发表的作品,很为我们这里又出了一个小小说作者而感到高兴。由于我也忝列“六家”之中,所以后来好像是在张斌紧接着组织的“临沂小小说六家”作品研讨座谈会上,我们第一次见面了。徐国平给我留下的初步印象是为人老实,说话低调,从不多言,不掺和别人说的任何事情。后来,我们也不时会通个电话,偶尔碰巧了也能在一些场合见个面。

这些年来,他一直坚持创作,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他的小小说创作呈现出了井喷现象,发表的多,选载也不少。《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等这些有重要影响的期刊多次选载他的作品,他的一些作品也被收入了一些经典选本。从2012年5月开始,我应邀为《山东文学》“小小说擂台”栏目编发稿子,他也会有间隔地为我提供一些作品让我选择,我也为他编发过几篇小说。所以我们的交流就多了一些,我对他的认识也加深了一些。

这次他要我为他的小说集作序言,而我一直在为《中国当代文学年鉴》撰写长文《2016年中国小小说综述》,所以一直抽不出时间动笔。完成《综述》的任务后,我才集中时间和精力认真阅读了他的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也才开始了这篇序言的写作。

小小说尽管篇幅短小,但也要尽量写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来,徐国平在这个向度上有着自己不懈的追求。阅读他的作品,只见一个个具有个性特点的人物迎面走来,我们在与这些人物擦肩而过后,总是忍不住回过头去再看他们几眼,有的人物甚至过了很长时间还会突然浮现在我们的脑海里。小说写到这一步,应该说是值得充分肯定了。比如《那年上学的路》里面的母亲是那么有特色,爱孩子但绝对不溺爱而是努力培养甚至逼着孩子逐渐“长出汉子毛”来,一两句话几个细节就让母亲的形象站立了起来。《齐好收》写过去生活困难时期齐好收爱车如命的故事。他从省城带回来一辆永久牌自行车,因爱护从来是概不外借。老婆骑车摔倒,他对老婆的伤视而不见,心疼的却是车。村里有人得急病,他不借给车,硬是一口气把病人背着跑到医院。结果病人无恙,他却累死了。原来是他已经找到了生活在城里的生母,生母拿出积蓄为他买了这辆自行车。小说凸显出人物的鲜明性格,把一个弃儿对母亲的深沉大爱表现得淋漓尽致。《挨饿是个啥滋味》中父亲王升对孙子小宝吃饭挑肥拣瘦绝不妥协将就,而是人为地让他体会了一次挨饿的滋味,让孙子体验到了另一种生活,改掉了毛病。王升的所作所为在当下显得很异类,但也很难能可贵,所以让人过目难忘。《民工王乐的幸福》中的王乐和女主人,《一头牵不上楼的驴》中的古大车,《张小青的天堂》中的张小青等等,都被他写出了鲜明的个性特点。更难能可贵的是,徐国平还能努力有意识地写出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来。《那年上学的路》里面的“我”由懦弱逐渐变得勇敢起来,能自己去处理好一些人生关系,并逐步成长为一个小男子汉。《关东少年》中的徐东本来带着刀子是找“我”报仇的,但后来却为“我”吓唬跑了欺负人的外村少年,并由鄙视“我”到主动和“我”平等交流。《我不是你鱼缸里的鱼》中王一杰由桀骜不驯、性格独特的纪检书记逐渐变得随波逐流,最后再次意识到自己不是鱼缸里的鱼,这种变化颇多意味。徐国平很善于令人信服地写出人物的转变和变化,这让他的小说体现着他的艺术自觉,同时有了一种鲜明的文体特色。他的小说人物,不是贴着标签的僵化人物,而是充满着生机和活力。

小说作为一种以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细节描写显得非常重要。小说的人物形象需要由新鲜的细节支撑起来,平常阅读中最让人审美疲劳的是一些作家在整本书中甚至都写不出一个自己发现的生活细节,扑面而来的都是似曾相识的平庸生活碎片。徐国平的写作是有意识地注意了这一点的,他总是努力去挖掘一些有自己独特发现的接地气的生活细节,并让一个个有独特爆发力的细节来震撼读者。你看《断藕》中父亲在荷塘里捡起一只藕用力掰断,用藕的雪白本质教育儿子的细节,能通过刻画外在的形象和内在的心理来引发读者对于主人公的判断与思考。《魏民升官记》中那砸向政府牌子的鸡蛋,那砸到魏民胸口和肩上的鸡蛋等,是多么具有浓郁生活气息,这一细节知微见著,以小见大,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扣动着读者的心弦。《坠落的鸟蛋》中的毛猴用安全帽接鸟蛋的画面,起到了烘托心情、设置悬念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完成人物刻画的作用。《一头牵不上楼的驴》中古大车牵驴上楼的细节,通过极力渲染情境,很好地深化了小说主题。无论是人物性格的刻画,还是故事情节的展开,典型环境的描绘,都离不开真实而又生动的细节描写。有出息的小说作家,应该在细节寻求和精细描写方面体现出自己的不懈追求。

小说的质量高低,其实还直接链接着作者对生活的认识水平。在合唱中跳动着自己的音符或者拒绝合唱,应该是作家的毕生追求。写作者的思想如果有深度,作品自然会有精准的切入点。生活需要思想的透视,才能烛照出那些清晰的骨骼轮廓来。随声紧跟大合唱和盲目唱赞歌的发音方式是需要警惕的,即使合唱和唱赞歌,也要有自己的音色而不是泯灭于众声喧哗中。徐国平长在农村,后来出门在外经商,但骨子里对农村爱得深沉,农村的纤毫变化都会牵动他敏感的神经。很多人在高声吟诵田园诗的时候,徐国平却写出了很多有思想深度带有批判倾向的作品。《一村荒凉》写母亲留守老家,“我”出外打工,除夕夜“我”回到家乡,看到老家成了残垣断壁,流浪猫和狗在随处游逛。一家人在老房子里过大年夜,电视信号不好,只能埋头玩手机。第二天给三叔拜年,三叔因不同意拆迁受了伤。三叔最终还是坚决不住楼房,住在了儿子新居的车库里,并把车库里满满地摆放上农具和家堂轴子。过完年,人们陆续走出新的居民楼,“我”也走出了老屋,再次出远门了。尽管建起了新的居民楼,但农村的凋敝景象还是让人感到触目惊心!小说在朴素的叙述中,显示着深刻的主题。《一头牵不上楼的驴》设置让驴子上楼,在巨大的反差中,以黑驴没有地方栖息为由头,显示旧村改造盲目建设楼房与有些地方的农村现实是不匹配的,官员热心做表面文章受到生活和心理伤害的是农民。《坠落的鸟蛋》在欢天喜地的分钱中,让我们看到的是“没有了在晨风中梳理绿云的大树,没有了鸟儿的啼鸣,整个村野像是被掏空了心脏,干瘪苍凉”。《找不到家的芒种》中,作为从农村中走出来的房产开发商,后来在城里找不到家,回到农村还是找不到家,痛彻心扉中直击开发、拆迁等病灶点。这类写农村的小说,在他的作品中,最具有特色。应该说,这不仅是艺术的力量,更是思想的力量。

总之,《我不是你鱼缸里的鱼》一书,在写作上有特色,在表现形式上不拘一格,是一本值得阅读的文学作品,我愿意推荐给喜欢小小说的读者。

是为序。

2017年1月12日

(作者高军简介:山东沂南人。系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在百余家报刊发表文学作品近百万字。多次被《小说选刊》《读者》《传奇文学选刊》《青年博览》《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作品收入百余个权威选本,其中《石蛹》收入《中国新文学大系》(1976-2000)“微型小说卷”,《紫桑葚》收入语文出版社的全国通用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已出版小说集《紫桑葚》《一辈子也不说》《真爱不留缝隙》《租用蓝天》《红唇印》《青苹果》《咱们来个约定》《重新学话》、文学评论集《小小说内外》《山东小小说作家研究》《对话或漫游》《沂南文学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