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我不懂珍惜(1 / 1)

心梦飞扬 润玉 507 字 5个月前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我,在盛夏的一个夜晚,认识了在街头路灯下摆摊卖报刊杂志的小雯。小雯当时还是个职高在读学生,上街零卖报刊,完全是一种假期社会实践,目的是想锻炼自己。那时候,在校学生总是对神秘的社会生活充满了好奇与向往的,总在努力寻找各种机会亲近社会,学会生活。

那天,晚归的我看见小雯一个人收摊后,推着沉重的自行车吃力地爬坡,我便顺手帮了她,就这样我们成了好朋友。那以后,我每天晚上都尽量去帮她收摊,并送她回家。好在我们同住一条街的尽头,性格又都率真,常常一路有说有笑,很谈得来。那时,我女友在外地工作,业余时间就只能靠看书读报打发。开始,我还从小雯那儿买些《集邮》、《上海集邮》或其它杂志看看,后来就干脆借回去看,或者陪着小雯边卖边看,只要不污损,也不影响出售。

虽然那时我集邮已有些年头了,但读集邮杂志也纯粹只是消遣,泛泛而读,浮光掠影,并没在意学到什么,自然也就没有掌握多少集邮知识,以至于以前买的许多集邮杂志看过就随手丢失了,现在竟然一本无存。有时,我也指着集邮杂志上的新邮遗憾地对小雯说:“这么漂亮的邮票,可惜我们这里没有卖的。”小雯听后似乎也很替我惋惜,眼里满是关切与安慰,那神情,竟有些像女友,我赶忙逃避。

有一天,我照常去给小雯帮忙,她高兴地问我:“猜我给你带了什么?”我猜她一定又带了什么好吃的或好玩的,谁知都没猜对。末了她拿出一本杂志,竟变戏法似地拿出好多邮票,全是新的,有J118、J121、J125等,其中有的是单枚,有的是整套,印象最深的是,J121《第一届全国青少年运动会》有半版多,这在连JT信销票都难收集当时,给我的惊喜不亚于现在送我全套“短腿”邮品。我兴奋地问她哪儿弄来的,她笑而不语。

可叹的是,那时我根本不知道这些邮票今后的价值,更不知道集新邮票。于是我把这些邮票都拿来寄信用了,然后再收回这些信销票积攒起来。更令人抱愧的是,年轻气盛的我后来还辜负了小雯的一片真情。那时候,我被爱情弄糊涂了,什么都不懂珍惜,看到小雯热情的来信,我竟从未想到将这份难得的深情转化为地久天长的友情,拥有一位可亲可敬可信可爱的邮友。我以为不害她就是对她负责,谁知没有尽到关心呵护责任也是无情,留下了难以弥补的遗憾,时时心中引疚愧叹。

唉!小雯,那时我不懂珍惜,你能否原谅?

原载《中国商报·收藏拍卖导报》2003年1月23日第204期(总第4435期)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