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空气干燥、沉闷无雨的2013年深冬,想对自己的一年做个总结。不是集邮的事就不管它了吧。生活予以我们太多的事情和记忆,精彩的、平淡的、深刻的、纠结的、感叹的……都能在时间的长河中逐渐融化,消失得无影无踪。唯有集邮,可以凭借那些物化的邮票和邮品,还有文字,留下不灭的痕迹。当然,那里面不一定是我,但一定有我的影子。所以,一如既往地收集邮票和邮品,一如既往地书写集邮文字仍是这一年的生活主旋律。
说到集邮,难免提及集邮以外的事情。风光如画,可景是物非。供给充足,可物价草涨。许多许多商品,价格早已是几年前的数倍;而工资待遇却连续多年未加过一分。这让爱邮之人异常苦闷,看到好的邮票,好的邮书,好的邮品,买吧,没钱。不卖吧,又怕稍纵即逝,再难寻觅。真的很纠结、很苦恼。可生活还得继续呀,只好打压集邮开支,除去必要的邮票与邮报,只能力所能及的买些价廉物美的现代邮品,苦中邮乐。
2013年,工作上的压力比往年略小,此消彼长,松出的时间和精力,自然多投了一些在集邮上。张扬着爱邮的翅膀,循着熟悉的路径,追逐着往日的梦想,把集邮与生活揉捏得亦发和谐自然,犹如一张制作精美、和谐一致的极限片,想想自己都觉得很美、很得意。
春上,应邀参加了省邮协召开的《湖北集邮》杂志读者座谈会,老朋新友一堂欢聚,搅得一池集邮的春水浪花飞扬,邮香四起,在记忆的邮笺上洇下了美好的水印。其后,虽再无外出参与集邮活动,但通过全国各地集邮报刊心驰神往,在集邮网络上指点江山,无形中与许多邮事活动都有耳濡目染。比如全国佳邮评选、全国民间集邮研究会联谊活动、全国集邮学术研讨会、文献集邮研究会东北行等等集邮活动,都让我分享了集邮的快乐,收获了不少集邮师友寄来的集邮封片戳简,堆叠起来,缀成一年的集邮画册,也衬得生活邮情四溢,一片芬芳。
我之集邮,尤在文字。所以这一年,用心的、应景的、凑数的、添乱的集邮文章写得还较频繁,曲指数数,连同此文,计有96篇。内容泛泛,文笔泛泛,既有新邮赏析,也有知识探索;既有学术论文,也有抒情随笔;既有邮话议论,也曾尝试纯粹的集邮文艺。长则洋洋几千言,短则区区数百字。喜欢的专题、极限、文献集邮必不可少,捎带的片、封、戳、简也各有所及。承蒙编辑抬爱关照,到年底,这些文字,多数都已见诸集邮报刊。刊载最多的,自然是我喜爱的《中国集邮报》和《集邮报》。这让我倍感温馨,更万分感激。多年来,这两份集邮大报,给予我的很多很多,知识、信息、经验、情谊和发表邮文的宝贵版面,只要能给的,都给我了。他们的这份信任、关照与支持,倾注的是无私帮助,演绎的是编作深情,诠释的是集邮大爱。还有其它许多关爱我、支持我的邮报邮刊,和他们一样,让我深切享受到集邮耕耘之乐。只是,今年的学术论文,花开依旧,仅得了个全国纪念奖,没为全年邮文写作留下神采一笔,愧对师友和读者!
有人说,集邮就在过程。快乐也好,艰辛也罢,都是一种体验和享受。做任何事,没有人人都成功的历史。也许集邮之于我们,就在于平淡中享受快乐,艰辛中享受幸福。不是吗?那仍然宝贝一样珍藏在老旧邮册中的枚枚信销票,不正默默地演示着一段魂牵梦萦的集邮过去吗?而现在,那段曾经艰辛的集邮年代,却又常常在我们的浏览欣赏中被轻轻翻起,成为青涩但却感觉异常甜蜜的回忆。
集邮就是幸福!不论收获了什么,都是。
原载《襄阳集邮报》2014年3月31日第2期(总第131期)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