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未来人斗草,黄昏疏雨湿秋千”。那个时候,没有邮票,没有集邮,也没有“马片”,纯情浪漫而又多愁善感的李清照,百无聊赖之际,只能拈花玩草,秋千也没心思去坐,让它独自在薄暮细雨里空自晃悠。
对李清照,我是爱慕的。我不知道她心中装着多少爱恨情愁,但从她清丽婉约而伤感的词里,流出的始终是扣人心弦的美艳与情愁。初中时,第一次读她,她就在我心中住留下来。我觉得她实在是个可爱也值得去爱的女子,文采飞扬,艳光照人,仿佛她本身就是一阙词,一阙优美而音韵绕梁不绝的仙曲。
因为爱她,很早我就想,如果那个时代有缤纷的邮票,有多彩的“马片”,她肯定就不会那么寂寞,那么无聊了。甚至,她的诗词里,也会注满集邮的情结,“斗”邮的欢乐,以及“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美艳与清丽。
我就深情的凝注着楚楚动人的李清照,在她皓首轻垂,娥眉低戚的愁怨里,找寻逝去的可爱与纯真。或许喜爱她的人不止我。所以,人们记住了她,读她的文字,出版她的著作,编注她的词文,与她沟通和交心,把她作为一个偶像,装在心里,又流露出来,变成一种永久的情愫。还寻根访迹,为她修建故居,尽管仅仅只是象征意义的屋宇。现在,爱她的人们,又把她印上明信片,用一种集邮人喜欢的形式,莲步轻移,曳裙飞袖地走进“马帮”的视线,定格成亘古不变的美丽妖娆。
这是齐鲁邮学会为第二届济南一框邮集全国邀请展申请印发的马踏飞燕邮资参观券,背面主图是李清照故居正门建筑,左侧印着李清照线描图像。人物清丽温婉,低眉垂首,似沉思吟哦斟酌词句,又似心愁绕萦难以排遣。我很喜欢这枚“马片”,从收到的那天起,就发现她带给我的,不仅有“马片”的情趣,集邮的况味,还有许多集邮之外的欣喜与慰籍。仿佛通过这枚小小的明信片,我已青衫长袖地走进了一个遥远的时代,焚香煮酒,红烛高烧地与易安居士谈邮论诗,一起吟唱:“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原载《马踏飞燕邮资片研究》2010年9月1日第6期(总第6期)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