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记(1 / 1)

乡关峥嵘 润玉 1164 字 3个月前

太阳显然有些疲倦,开始从山顶缓缓下坠,日暮就要悄悄关闭一天的大门。忙乱繁琐的生活总让人感到时光紧张,很多事来不及展开或叙述,就匆忙结束。在平淡生活锲而不舍的浸泡下,文字变得异常沉重,纷纷沉进日常的湖底。似乎,我们的空间里,已容不下一本书,一段文字。湖面动**着数不清的欲望,每一个涟漪似乎都可以将我淹没。

没有人试图捞我一下。我还能自由地呼吸缘于沉入湖底的那些文字,它们竭尽全力地托举着我的身体,还有灵魂。灵魂带着早已严重世俗化的身体在乡关的山水中游**,报答那些托举我的文字,因此有了这本同样面临沉入湖底的小册子。

我很感激!文字救了我,故乡的山水给了我审视内心的安静。

生活在这里,我感到幸福,所有视线的碰触,除了山水,就是草木和土地。这让我感到亲切、安稳与满足,就像每天面对自己的父母亲友和每一个熟悉或陌生的人。我把这当作珍贵而难得的财富,一次次伸出贪得无厌的笔墨。这些养育我的山水太美,柳眼梅腮,环肥燕瘦。我贪婪地亲近她们,在她们的包容下纵容情怀。如果你从前面这些文字中读不出丝毫感觉,看不到保康山川的壮美与俊秀,品不出荆楚乡村的况味与风情。别怪山水。怪我。不是这里的山水不美,也不是文字不好看,而是我陈述心境的语言不够娴熟,组合文字的技巧过于拙劣。很多的美,你得亲自来看,来品读。

更多的时候,我是在乡关的怀抱中安睡,静立,读书,眺望,或者借着一缕幽静的月色,洗涤满身的疲惫、倦怠、困惑和世俗蒙蔽的灵魂。不论什么时候,总有灵魂不甘沉沦。如果灵魂都沉沦了,世界是不是又会像盘古开天之前一样,一片混沌。那这些美丽的山水,纯洁的草木,该往何处去?

乡关峥嵘。每一片山水,都值得我眷恋。那些从小就非常熟悉的乡土和草木,赵家山,木板桥,五道峡,九路寨……还有故乡的红枣树、苞谷花、老土屋和狗尾草,都镌刻在记忆深处,值得我用心去热爱,去书写。在这些美丽的山水中行走,明媚的阳光照亮着我留下的每一步脚印,无边的恬静让我心底盛满坦然和放心。在她们面前,日渐苍老的我,孩子般年轻,额上逐渐丰满的皱纹,仿佛也被迎面抚过的风填平。

感谢常常带我陪我看山水的朋友,秋波、和和、祖华、俊楚、太学、泉霖,还有香、兰、敏、谭、蓉等许多帅哥美女以及春风夏雨。我们在家乡的山水里徜徉,情感在乡关的土地上浓郁。盘旋于头顶上空的鹰开始俯冲,把滋生于饥饿的羡慕和嫉妒转化为愤怒。可怜的野兔在草丛中发抖,恐惧让它忘了逃遁。文人的良知让我气血上涌,可我没有羽翼,一块石头的速度和力量,不足以施展侠义。这样的事丛林里天天发生,林外有的法律,这里没有。这里有的法则,林外照单全收。孱弱是书生的通病。而很多时候,我宁愿多退一步,把善良孕育成的忍让,也无意去叱咤风云,笑傲江湖。

我的武器是文字,但又没有周树人那般犀利与有力,也欠缺徐志摩的浪漫、温柔与缠绵。所以笔下的文字,努力以自己的认识见解展露乡关的美丽、过去和变迁。很遗憾,心有余而力不足,写下的这些文字高不成低不就,不像鹿,也绝不是马。美丽的乡关是不是感到委屈,关心关爱我的师友是不是失望,我真的没有信心。好在时光砥砺了心性,柔弱拧揉成坚韧,即使生活并非风调雨顺,我也努力化作家乡青山绿水中的一草一木,一石一露。在我眼里,乡关的每一处山水,每一片田园,每一幕弥漫的烟雨,都如诗如画。我用心尽力地在早已磨得光滑如镜的键盘上敲击,目的也是表达我对这方山水、土地、草木的眷恋和热爱,对平淡生活、平凡岁月的态度与姿势。

也常常一个人在居住小城附近的山上行走,或者外出所到之处周边有名无名的山里转悠。山林的风光,田园的精致,常常让我留连忘返,眼中星光灿烂。一些文字,也就在心里翻涌,感动而感概。自然,一个人的跋涉,孤独、艰辛、迷茫会贯穿整个过程。无数的险阻也会考验一个瘦弱书生的体魄、心性和定力。就像对文字的学习与探索,一切全靠自己。

很感激,一路上还是幸运的遇到很多好人,素不相识的,依然在我攀登的途中拉我一把,困惑疲累时指引鼓励,就像那些伟岸的树木,给我依靠,牵引我前行。这些好人,有报刊编缉,有作家朋友。一些行走乡关的小文字,蒙编辑老师抬爱,偶尔也会占了刊物的宝贵版面。真的很感激!一面不识的编辑老师,您刊发的不仅仅是篇免强可用的拙劣的文字,更是一个非专业文字爱好者一心向文的**和信心。身边的文朋诗友也常给予温暖宽厚地支持和帮助,激励我愈发沿着文学爱好这条路继续在家乡的山水间跋涉,用文字不停丈量脚步。

可非老师是微信结识的家乡作家,作品、名气、身份、地位……哪一样,在我眼里都是巍峨巨峰。意外的是,同样素未谋面的可非老师毫无睥睨之意,一口应允我的冒昧请求,欣然作序,令我十分感动。文字之外,我的另一个爱好是集邮,也曾为邮坛师友大著写过乡间狗尾草一样的小序,多少了解少许作序的难处。阅读,理解,交流,字斟句酌地潜心于别人的文字、性情、心境之中,费时费力,为人作嫁衣,挺辛苦。谢谢您!可非老师。

还应感谢很多读者和朋友,本不值一读的文字,能得到大家的喜欢和关注,对我也是莫大的鞭策与鼓励,我很高兴。

最后想说,文学如山,是我眼中傲然挺立的珠穆朗玛峰,风光旖旎却也充满艰难险阻。我的天资和禀赋不足以成为作家,也永远难以抵达那样的高度。能够写下这些清汤淡水似的文字,既缘于对家乡这方山水的挚爱与欣赏,也缘于内心对文字的钟情和坚守。坚守有时候异常枯燥寂寞,尤其对文学的坚守,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收获,但困惑与苦恼一定会伴随,试探着一个人对文字的虔诚和毅力。我希望自己能够坚持一路行走下去,在乡关与乡关以外的山水中,以一个书生的视角,边走边记,告慰故乡,告慰山河。仅此而已。

2020年夏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