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突然对二十四节气感兴趣的,个中有两个因缘。
第一个因缘。我看到一位90后学生写的一篇博文,说他上高一第一堂语文课时,80后老师问班上有没有人会背二十四节气歌。全班只有他一人大声地说会背,背后,老师说:好,一字不差!全班几十个学生有一人会背二十四节气歌并不奇怪,我感到奇怪的是这位80后老师对二十四节气太感兴趣了,在她教师生涯的第一堂课里就提到这个问题。
第二个因缘。就在最近的这个冬至,我突然知道了那个说了几十年的“热在三伏,冷在三九”的“九”是从冬至算起的,冬至就是数九的第一天。九九消寒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后来又知道,冬至后的108天一定是清明节,冬至真是太有意思了。在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中,冬至还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在十二辟卦为地雷复卦,称为“冬至一阳生”。同时,闰月的设置也以冬至为标准。
现在,人们还在“过”的二十四节气,其实只有三个,一是清明,再是立春,三就是冬至。我们单位里分管机关的领导是个本地人,这几年,每到冬至这天,单位必给职工每人发几条大青鱼,说冬至是腌鱼腌肉的最佳时间节点。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
冬至交节时间在12月21日至23日期间。
早在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
殷周时期,规定冬至前一天为岁终之日,相当于春节。后来实施夏历,立春是春节,但冬至一直排在二十四节气的首位,称之为“亚岁”。从汉代以来,都要举行庆贺仪式,高峰时期朝廷休假三天,君不听政,民间歇市三天,欢度节日。其热闹程度不亚于过年。 一年中最长的一夜就在冬至日,许多人家在这一夜里,用糯米粉做“冬至圆”,为了区别于后来的春节前夕的“辞岁”,冬节的前一日叫做“添岁”,表示“年”还没过完,但已经长了一岁。冬至作为一个节日,至今已有二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它和夏至一起成为“化石级”传统节日,只是夏至现在没有它”红”了。
冬至的养生指南,格外地垂青女性。中医认为,女性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女属阴,为凉性。因此,女性如果不注意保暖就会出现月经不调、痛经等不适症状。所以,女性更多地需要温暖的呵护,更要加强颈、腹部的保暖。人体的寒气由大地经足部进入,多泡脚能有效帮助女性保暖。泡脚一定要坚持,不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只有长期坚持,才能起到保健养生、防寒保暖的功效。女性是寒性体质,应少吃寒性的食物,尤其是处于生理周期的时候,更要注意饮食的科学性。冬至时节天气寒冷,人体需要足够的能量来抵御寒冷,而肉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有补气活血,温中暖下的功效,是进补的佳品。女性冬至吃些肉类可中和寒气,加快内分泌,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抵御严寒。对于女性,肝脏这个器官格外重要,中医认为,女性肝为主,有疏通经血之用。因此,一旦伤肝,女性就会出现妇科方面的问题。所以,女性要注意养肝护肝,不可动怒。日常应多吃养肝食物,如菠菜、芹菜、莴笋、大蒜等。
据《孟氏宗谱》记载,公元前289年,孟子寿终,享年84岁。孟子逝世的这一天正是冬至日。在山东邹城,冬至日有个祭孟大典活动。冬至日为岁首,有继往开来的意义。冬至祭孟也有继往开来的意义,因为孟子就是一位继往开来的里程碑。
关于冬至的文学作品堪称丰富。韦应物写过《冬至夜寄京师诸弟兼怀崔都水》,白居易写过《邯郸冬至夜思家》。在那些顶级的大诗人中,杜甫是写节气最多的一位,他似乎对冬至更是情有独钟,他写的冬至诗流传下来的就有两首。其中的《小至》诗曰“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