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暖还寒又乍暖还寒,春在冬的怀抱里反复挣扎,拼尽全力挣扎的结果是一头撞进了夏的怀抱。这话是说,春天的气候总是反复无常,你还没充分享受春光明媚,他已春意阑珊了。寒冬和炎夏的日子总是长而又长,起码在人们的心理感觉上是这样。所以,立夏是个令人心慌的节气。因此,古人称立夏日为春尽日。
立夏交节时间在5月5日至7日期间。
春日珍贵。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都说春宵一刻值千金。可是,春日却比不了夏日的轰轰烈烈,有道是“春争日,夏争时。”不要说庄稼长得快,还有比庄稼长得更快的东西,那就是杂草,“一天不锄草,三天锄不了。”
人在立夏日,精神消费是谚语,物质享受是美食。吃首先有尝新的意思,因为大地已有一批率先的奉献。立夏又叫尝新节。苏州有“立夏见三新”之谚,三新为樱桃、青梅、麦子。在常熟,尝新的食物更为丰盛,有“九荤十三素”之说。
嵊州人认为立夏日吃蛋拄心、吃笋拄腿、吃豌豆拄眼,秤人拄身。“拄”是支撑的意思。还有的地方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合粳米煮成“五色饭”,称作“立夏饭”。用红茶或胡桃壳煮蛋,称为“立夏蛋”,相互赠送,还用彩线编织蛋套,挂在孩子胸前或挂在帐子上。长沙人立夏日吃糯米粉拌鼠曲草做成的汤丸,名“立夏羹”,民谚云“吃了立夏羹,麻石踩成坑”,“立夏吃个坨,一脚跨过河”。湖北通山民间把立夏作为一个重要节日,通山人立夏吃泡(野草莓)、虾、竹笋,谓之“吃泡亮眼、吃虾大力气、吃竹笋壮脚骨”。闽南地区立夏日,将海虾掺入面条中煮,海虾熟后变红,为吉祥之色,而虾与夏谐音,以此祝愿夏季。
“七家粥”与“七家茶”则是立夏尝新的另一种形式。七家粥是汇集左邻右舍各家的米,再加上各色豆子及红糖,煮成一大锅粥,由大家来分食。七家茶则是各家带了自己新烘焙好的茶叶,混合后烹煮或泡成一大壶茶,再由大家欢聚一堂共饮。这些粥或茶并不是多么美味的东西,但这些仪式,却是过去农村社会中重要的联谊活动。说是吃了“七家粥”,邻里和睦,一心去夏耕夏种。
吃完了立夏饭就是称人了。古诗云:“立夏称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
据说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否则会有病灾缠身。立夏饭后,在横梁上挂一杆大秤,大人双手拉住秤钩、两足悬空秤体重。孩童坐在箩筐内或四脚朝天的凳子上,吊在秤钩上秤体重。若体重增,叫“发福”,体重减,谓“消肉”。吃过马上就称,肯定有增点体重的愿望。现在是肥人遍天下,“三高”扰众生。古时,人们对膘肥、富态、福态是多么地渴望。
我们常常以为中国人是全世界最好吃的人,其实全世界人都好吃,因为吃喝是最重要的生命活动。在荷马史诗里,每次战后,都有描写大吃大喝的场景。似乎是,打仗就是为了吃喝,吃喝就是为了打仗。
美国第42任总统克林顿在《我的生活》里,不厌其烦地写着吃喝的事情:“我们这个大家庭的社交生活就像大多数农村长大的普通收入人群一样,主要内容不外乎吃吃饭,聊聊天,讲讲故事……我小时候最喜欢吃的是巴迪和奥莉家的饭菜,吃饭时大家围坐在厨房的一张大桌子旁。周末典型的午饭我们称之为正餐(晚上那顿则叫做晚饭),包括火腿肠或一块烤肉、玉米饼、菠菜或芥蓝、土豆泥、红薯、豌豆、扁豆或利马豆、水果派,还有怎么也喝不完的冰茶。喝茶时,我们用的是高脚杯那样的杯子。用那样的大杯子喝茶,我感觉自己长大了许多。遇到特别的日子,我们就吃馅饼,吃自己做的冰激凌。要是到巴迪家早一些的话,我也一块儿帮忙做饭,不是剥豆子,就是摇冰激凌机的把儿。饭前、饭中、饭后,大家在一起聊个没完:小镇传闻,家庭琐事,还有各种故事,讲都讲不完。我的亲戚个个都能讲故事。普通人的简单事件、萍水相逢、小小不幸,都能被他们讲得活龙活现,笑声不断。”
在生活当中,半生不熟的人见面,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一起吃过饭”。一起唱歌,有人不会。一起打麻将,也有人不会。只有一起吃饭,大家都会,并且是大家都喜欢的事情。而且,吃饭的机会很多,一天就有三次。林语堂说:“即使最神圣的人,总不能把饮食忘记到四五小时之上。”是的,不管是什么重要会议,就是联合国召开的多国首脑会议,超过了五个小时也会停下来吃饭。
只要是被赋予吃喝的节日,它的幸福指数一定会飙升。人们在餐桌上,最容易精神焕发和妙语连珠。中国人最好吃也最看重吃,孔子向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嗜好,据说他还因为夫人不擅烹饪而把她休掉了。这可能是最奇怪最独特的休妻理由。
立夏日,对于记得起来的人,又是一个可以弄好东西吃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