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千年陶都(1 / 1)

丝路盐道 杨文远 2572 字 3个月前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它是华夏大地的伟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杰出贡献。

早在欧洲初步掌握制瓷技术1000多年之前,中国已经能够制造出相当精美的瓷器。缘于中国陶器悠久的烧制历史,一般把胎体没有致密烧结的粘土和瓷石制品称为陶器,“硬陶”所指烧制温度较高、烧结程度较好的品种,其中把施釉的一种称为“釉陶”,把经过高温烧成、胎体致密、釉色品质优良的制品则称为“瓷器”。

在遥远的新石器时代,身强力壮的男子一般狩猎山野,妇女则守候在聚落中等待男人们狩猎归来,于是,她们以女性特有的灵感,抟土为泥,然后捏制成葫芦状、半球状等最原始的容器,渐渐她们发现太阳晒干后的容器可使用多日,碰上阴雨天气,性急的妇女会将捏制成的容器放置在火塘上烤,最初的陶器就这样产生,发明创造的大门从此开启。

陶器出现标志着熟食时代的开始,它极大的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再后来逐渐有了彩陶。彩陶是指绘有彩色花纹图案的陶器,是史前满足人类生存需要的器物和宗教礼器。

因为中国古老的制瓷历史,江西景德镇、泉州市德化县、湖南醴陵市历来就有三大瓷都之称。

景德镇以工艺瓷名扬天下,它的青花、粉彩、釉里红、斗彩等皆为上品,一直以来都是中国馈赠外国要人的上等礼品。德化瓷早在宋元时期就随着泉州刺桐港的繁荣而畅销海外。醴陵陶瓷生产也有近两千年历史,远在东汉时期,醴陵就有较大规模的作坊。

除上述瓷都外,其它名闻天下的千年陶都如浙江龙泉窑、江苏宜兴窑址等,这些历史名窑大都位于南方,这和陶瓷发展兴起的时代不无关系。

众所周知,宋代虽然军力积弱,但宋代是陶瓷发展公认最辉煌的时代。北宋年代,北方先后有辽、西夏、和金政权占据,陆上丝绸之路贸易受阻,因此,海上丝绸之路兴起,南方城市泉州刺桐城是这一时期的经济中心。这期间,宋代陶瓷发展达到最鼎盛的时代,当时出现了许多举世闻名的名窑和名瓷,其烧制技艺以色调优雅的单色釉著称,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尤以定窑、汝窑、官窑、龙泉窑、钧窑五大名窑著称于世,在灿若繁星的宋代各大名窑中,景德镇青白瓷以其“如冰似玉”的釉色名满天下。

除上述五大名窑外,福建省建安的建窑,江西省吉州的吉州窑,山西省平阳的平阳窑、陕西省耀州的耀州窑,也可烧制相当上乘的瓷器。这些历史上极有名的瓷窑基本上都是官窑。相对来说,民窑则大多默默无闻,拥有千年历史的民窑能够传承下来的更是少之又少。地处黄河流域,有“西部陶都”之称的白银平川区磁窑沟即属民窑类别,平川的陶瓷生产是最为古老的传统产业。据平川区毛茅沟发现的古陶窑遗迹推断,早在3000多年以前,平川区境内就就开始烧制陶器。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在其流域已发现大量古文化遗址,典型的有代表彩陶的仰韶文化遗址,代表黑陶的龙山文化遗址。

仰韶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最重要考古文化,距今约五、六千年,大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仰韶文化制陶业发达,这一时期的陶器以红陶为主。出现于距今五千七百多年的新石器晚期的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向西发展的典型代表,主要分布于甘肃中南部地区,1923年首先发现于甘肃临洮马家窑村。马家窑文化分布区内主要河流为黄河及其支流洮河、大夏河等,也称之为甘肃仰韶文化。后来,随着学术界对马家窑文化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马家窑文化制陶业非常发达,其彩陶艺术堪称登峰造极。值得一提地是,马家窑类型的彩陶图案上已更多融入了大河的漩涡百转,千层激浪。凡是水纹图案,均显示出奔腾飞动的气势,这应该是母亲河给陶工们带来的灵感。马家窑彩陶器型多变,图案绚烂多彩,创造了中国画最早的形式,可称之为史前“中国画”。它向世人展示了达到世界巅峰的彩陶文化。

马家窑类型彩陶遗址一般接近水源,彩陶上单纯明快的水波纹,即为先民们对水的敬畏和崇拜心态的体现。

白银市平川区即属于马家窑文化范畴。2004年出土过马家窑文化类型陶瓷,有彩陶和灰陶,彩陶多为泥制陶。

在平川陡城发现的距今约6000—4500年的仰韶文化彩陶以及凿于公元3000年前后的岩画表明,早在遥远的新石器时代,平川区境内就是先民们生活的乐园。

平川区位于白银市中部偏北,黄河岸边,是白银市恢复建市而成立的市辖工业区。早在汉武帝时期,平川境内就设有鹯阴县,鹯阴作为会州州治、平凉郡郡治,为会州境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鹯阴口是丝绸之路上最早、最重要的渡口之一。

2014年7月初,“开拓与守护:丝绸之路上的白银”研讨会在白银召开,研讨会期间,我随与会人员考察了平川区新墩附近的两座古城,一起前去考察的还有著名学者刘满教授、李并成教授,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刘再聪教授和黄兆宏教授也一同前往。对这两座古城,民间称西城为柳州,称东城为颤州,东城习惯上被认为就是西汉的鹑阴城和东汉的鹯阴城。民间将“鹯”读作“颤”,故有颤州之说。

鹯阴口是古代的战略要津,是东汉鹯阴县境内黄河上游一个相对固定的古渡口。史籍上所载,建康元年(144),护羌校尉赵冲追击判羌至鹯阴河,遇伏战亡。赵冲是当时最高级别的将领,他的战亡,可以说是震惊朝野的大事件。这足以说明鹯阴口之重要。

颤州城遗存的大量夹砂黑粗陶排水管、老庄汉墓陶灶、陶瓷筒及陡城、牙沟水、黄湾、出土随葬品的食品罐等陶制品,皆为平川本地瓷窑烧制,其制陶工艺均达到较高水平。

平川北嶂山下红土洼陶窑遗迹,从遗存的瓷片看,最迟建于宋代,其工艺制造技术较前已大为改进。

明代以后,随着移民屯边政策的实施,平川区境内人口增长了数十倍,从事陶瓷业的人越来越多,初步形成陶瓷产业声闻西北的格局,距离红土洼以西约6华里的地界,地面开阔,水源充足,邻近宝积山有取之不尽的煤炭资源和陶土资源,大批陶窑开始兴建,当时称之为磁窑。磁窑沟遗址至今仍然可以烧陶,经过近300年的发展,到清代以后,这一带遂形成了一个综合集镇。全国许多省市的人来此谋生,人称码头之地。

2015年8月中旬,《丝绸之路》杂志社决定考察拥有千年历史的平川磁窑沟,冯玉雷社长邀请刘再聪教授、黄兆宏教授一同前去考察,二位教授没有丝毫犹豫,欣然前往。

21日早上8:00,天气晴朗,霞光四射。此时,秋老虎还没有显出足够的威力,天气甚至有微微凉意,我们从兰州出发。

一路,冯玉雷社长和刘再聪教授、黄兆宏教授围绕平川磁窑沟话题不断。冯玉雷社长认为,平川区煤炭、陶土、水资源丰富,陶瓷文化历史悠久,又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在当前的大背景下,应当在工艺瓷产品上多突出丝路元素、敦煌元素等特色。刘教授和黄教授皆表示赞同。

车至白银时,平川陶瓷研究中心主任孙守南来电,他让我们从平川响泉路口出高速。大约10:30,我们即汇合在一起,和孙守南一同前来的还有张克诚老师,平川区文广新局局长李永武、平川电视台副台长李勇以及陶瓷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王尚乾等。张克诚老师曾做过平川西征胜利纪念馆馆长,熟谙平川文化,用平川宣传部部长肖生宝的话说:“张老师是平川区文化界的宝贝。”李勇还带上了可在空中全方位跟拍的遥控直升机拍摄器。

大家分别上车,直达磁窑沟。

磁窑沟位于宝积镇小川村境内,距离平川城区直线距离约17公里,地处北嶂山北麓,东头狭窄,西头渐宽,沟内丰富的煤炭、陶土、水资源刚好满足陶瓷生产的基本要素。

车至尖山村,村庄边的田地里看到最多的是玉米,玉米地里浓浓的绿色、高高的玉米杆、饱满的包谷棒子,足以说明玉米长势喜人。车过小川村村庄后,视野所及,基本上已看不到绿色,道路也由平整的水泥路变为崎岖的山石路。我们爬上一段缓坡后,当我还在土雾中仔细辨认“卧龙山昇云寺”招牌字迹,前面孙守南的车已经停在路边。

分明,磁窑沟到了,我们开始徒步考察。

孙守南介绍说,这是磁窑沟西区遗址,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据前期调查,磁窑沟陶瓷遗址分布在沟内西起大水沟,东至黑石岘,面积约1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元明清时期的窑址多达40余座,初步判断,平川磁窑历史最迟源于北宋时期。

周围漫漫群山环抱,一尊烟囱在沟口高高耸立着,每一座山上几乎都可以看到被开凿的痕迹。山下面有一条惟一的砂石路蜿蜒而入。

根据我们对丝绸古道考察的经验,今人修筑的路多是在古代路基上拓宽开凿,往往重叠。这说明,这条普通砂石路已走了千年以上,无数先民曾在这条古道上留下足迹。大家沿路向东缓行,道路中间露出的一长块高低不平的条石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条石表面已被岁月的痕迹磨得滑溜,条石大部分体积掩藏在路基内,它就像是镶嵌在路基上的岩画,似乎在轻声诉说着什么,它应该是磁窑沟历史真正的见证者。也许真是有感于此,冯玉雷社长建议大家在这里合影留念,当我按动快门的那一刻,我发现每个人的表情都不约而同有些凝重。

西区遗址形成于元代早期,延续至明代,在对面一座坡度较陡的山头上,分布着多座早期窑址,窑口较小,窑炉和烟囱都是直接在土层中挖成。张克诚老师说,那全是元代早期窑址,明朝时期窑址分布于那座山的北侧山腰处,明时的烧制温度较高,代表性的瓷器是白釉青花瓷。明时是磁窑陶瓷器物制作技艺的**期,其器型大气稳重,釉色品类增多,质地细密坚固,纹饰绘画自然娴熟。大家在西区遗址文化层久久注目。这里多座山峰几乎都是当时废弃的陶瓷碎片堆积而成,最下层是宋瓷、再上来是元瓷,然后便是明清时期的瓷器,历史印痕明显,它是堆积着的活历史。大家所用最多的一个词是震撼。

磁窑沟中区遗址形成于元末,从元、明、清、民国一直至上世纪80年代。街市遗址处平整的条石还完好的铺在那里,周围交易处的滩地开阔平整,据此判断,这一阶段,磁窑陶瓷产能较大,交易繁荣。烧制的器物也多样化,比如杯、花瓶、盏、碟等艺术品,少数青釉瓶腰部两道玄闻之间有水波纹,个别白釉碗绘有褐色彩绘草纹。张克诚老师现场鉴定年代,每每碰到大家捡到有价值的瓷片,孙守南都会小心打包。

我向张克诚老师讨教,为什么他眼力这么好?张老师说,磁窑沟明代器物一般以红柚为主,清代器物则以黑釉为主。清代少数器物外壁黑釉、内壁白釉。宋时产能小,主要以西夏黑瓷为主。

继续向东则是磁窑沟东区遗址群。东区遗址地处磁窑沟东头黑石岘,越过黑石岘即可直通宁夏、陕西等地。东区遗址发端于唐末宋初,延续到宋末元初。据张克诚老师介绍,宋时主要采用套烧方式,底层器物体量相对大,上层体量小,釉色以黑釉为主,有少量青釉。

此刻,已至中午,磁窑沟热浪席卷,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热炉中。孙守南不断催促大家要加快脚步,还有许多待看的遗址。不过,落在后面的人收获倒是不小,李永武就发现了好几块宋元时期青花瓷残片。这时,最难操控的是跟拍的直升机,小小直升机时而压低机身俯视,时而升高机身盘旋。

当王尚乾递给我一瓶矿泉水的瞬间,望着眼前竖立着的烟囱,我忽回想起在上垟青瓷小院喝茶水的情景。

我指的是丽水市龙泉青瓷小镇。

龙泉上垟青瓷的历史,最早始于南朝,宋元时期进入鼎盛阶段,制瓷技艺炉火纯青,规模也是空前绝后,龙泉也因此成为全国著名瓷业中心。到了明代中期以后,龙泉青瓷传入欧洲,身价与黄金一样贵重。上垟镇就有着”青瓷之都“之称。

我和好友玄子于2004年深秋,曾慕名前往。上垟镇高大的烟囱是最为明显的标志,烟囱中已看不到冒出的青烟,它似乎只是在证明这里是青瓷的家乡。清澈溪水从上垟镇潺潺流过,远处是苍翠的披云山以及连绵起伏的竹海,湛蓝的天空下洁白的云朵擦着山顶飘飞。

当时也是正午时分,我和玄子带着好奇走进了一家青瓷小院,一位须发皆白、精神矍铄老者得知来意后,热情地从里屋拿出一套青瓷茶具,在院中央的竹桌旁,冲上一壶茶水,邀我俩一起品茶。浓浓的茶香沁人心脾,相聊得知,老者也是一位制作青瓷的高手。饮茶间隙,老者还约略说起青瓷小镇的过往历史。

当我从绵绵思绪中回转神时,身后漫漫沙尘重又扬起,磁窑沟从视线中逐渐远离。蓝天、白云、烈日、古道,没错,我们正在返回的路上。黄兆宏教授在车上开始打盹,我和刘再聪教授窃窃私语,无非还是臆测磁窑沟宋、元、明、清各时代陶都的状况。对了,宋以前的唐呢?

谁都知道,唐朝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极为兴盛的时期,社会长期稳定,经济高度发展,会州州治就设置在平川水泉镇。凭借宝积山优质的煤炭、红土洼丰富的陶土以及磁窑沟的泉水,磁窑沟极有可能在唐就已经形成了制瓷中心。张克诚老师说,他过去曾在磁窑沟东区捡到过的器物为内挂釉、饼足,这是典型的唐代器物特征。

黄兆宏教授睁开了眼。他没有继续说唐,亦没有提宋,他眼中的平川磁窑沟是一座真正难得的陶瓷历史博物馆。其实,这已经成为我们这次考察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