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到达中卫沙坡头时已至傍晚。
这次考察从兰州动身之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冯起教授已经电话告知我,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在沙坡头设有保护站,方便时可联系当地工作人员。
沙坡头地处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古时称沙陀,元代改称沙山。乾隆年间因在黄河北岸形成的大沙堤而得名沙陀头。沙坡头之名来自沙陀头的讹音。每当夏秋季节天气晴朗之时,从沙顶侧身下滑,沙坡上便发出“嗡嗡”的轰鸣声,如金钟奏鸣,悠扬洪亮,故得“沙坡鸣钟”之说,沙坡头也被冠以“中国四大响沙之一”的称谓。
沙坡头古时候有驿站,它濒临黄河,是荒漠与草原的交汇地带。这一带气候干旱而多风。自上世纪80年代面积大约1.3万公顷的沙坡头建立以来,这里集大漠、高山、黄河、绿洲为一体,既具西北风光浩**之雄奇,兼具江南景色之奇秀,人文景观丰厚,被旅游界誉为世界垄断性旅游资源,逐渐以沙漠生态治理与旅游闻名于世。
沙坡头修建初期,有不少国内外专家预言,沙坡头地段有可能成为包兰铁路的盲肠。但沙坡头“麦草方格”治沙的独特创意锁住了风魔的脚步。这一治沙成果成就了沙漠铁路,让世界为之震惊。据说,沙坡头保护区是我国第一个具有沙漠生态特点,并取得良好治沙成果的自然保护区,它有干旱沙漠生物资源“储存库”之说。
沙坡头北面是浩瀚无垠的腾格里沙漠,而沙山南面则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沙漠绿洲。每到夏秋旅游旺季,游客既可在这里观赏大漠景色,眺望山下包兰铁路似一条长蛇向远方蜿蜒而行,还可伴随着悠悠驼铃,骑着骆驼行走沙漠,领略沙漠行旅的滋味。滔滔黄河岸边,古老的运输工具——羊皮筏子,则是这里特殊的交通工具,可直达彼岸。
不过,冬天的沙坡头异常清冷,黄河静静地流淌,大转弯处的水流更显平静,远望沙坡头的萧索气象,心头不觉涌上万千思绪。
遥想2000多年前的汉武帝时期,为屯兵戍边,就曾在沙坡头筑堤引水挖渠,沙坡头因此创造了黄河有堤坝引水的辉煌历史。
再说唐代诗人王维,他的著名诗篇《使至塞上》,写于公元736年。时年,王维奉旨之河西宣慰打了胜仗的将士,途经沙坡头,面对雄奇大漠及黄河壮美的景色,诗人禁不住**澎湃,于是挥毫泼墨,写下“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这首千古诗篇。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也永远定格在我们记忆深处。
暮色渐浓,暮霭沉沉,我们驱车直达今晚的落脚地中卫。【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