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十四五”期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千方百计稳就业、维护和谐劳动关系、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完善保障措施,努力实现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深化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保障改善民生、提升民生福祉的重要领域,是政府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渠道。新形势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认清新形势、新任务,落实新部署新要求,对于推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集中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
的思想,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关注民生、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民生是保障,是社会稳定的基石,人才是关键,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而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又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民生保障和人才发展是相辅相成、互为支撑。
政府在劳动管理方面加大了立法的力度,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同时,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废止,可以运用民法典维护人民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和水平;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等,构成了较为健全的劳动法律体系格局,内容结构更为充分,程序保障更为规范。
作为法律框架调整下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而言,劳动立法更为强调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正当程序,这也意味着:
第一,用人单位在劳动法律背景下需要承担更多的法律责任。这种责任不仅体现在实体法上严格的加强责任制度,而且还体现在程序法上举证义务分担的倒置处理。所以说,《中
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出台对传统劳动关系规制原则的变革是空前巨大的,尤其对企业而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更是给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在内的企业经营带来了非常重大的挑战。
第二,劳动者有了维权的法律依据。然而,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对这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全面的认识,所以在风险防范和维权方面显得无所适从。为了更好地宣传劳动保护法律法规,指导用人单位正确地执行国家法律规定,增强劳动者的法律意识,维护劳动关系双方的合法权益。我们组织了一些法律方面的专家、学者、一线工作的劳动法专职律师、社会保障实务专家和资深人力资源专家根据实战要求对劳动法领域的常用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司法解释按照实践中的常见节点分门别类地进行了系统编写。以期涵盖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争议处理各个环节要注意的问题,力争成为一部全面的、实用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法规工具书。
本书全面梳理人力资源管理法律法规政策,对人力资源法律法规适用的关键问题进行解读,收录了最新的人力资源案例并进行案例分析。力图有效帮助人力资源从业者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法律法规问题。本书希望集权威性、专业性、可读性、指导性、资料性为一体,成为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党政领导、工会干部、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的速查手册,成为广大劳动者学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维护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合法权益的良师益友。
书稿由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资深律师侯其锋,中国人民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硕士、资深人力资源专家乔继玉,三星电子(惠州)人力资源部高级人力资源专员王健等合作完成。同时,参考了一些国内权威机构对法律法规解读的书籍,也参考了国家和各个省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站的一些资料,尤其是各网站的案例,在此一并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