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五百四十四章 立营青阳宫(1 / 1)

隋末阴雄 指云笑天道1 1188 字 1个月前

李世民点了点头,说道:“封侍郎,你说的很有道理,王世充确实不太可能五六万人杀出来,洛阳的城门也就这么大,他不可能象在河阳那样推倒整面城墙出阵,所以,两到三万人,应该是他出兵的极限了,这么一说,他和我们决战的地点,也只能在城西了,前提是,我们要在城西扎营,诱他来攻,对吗?”

封伦满意地点了点头:“不错,在我看来,秦王殿下来这里已经有一个多月了,按说王老邪的各路援军也应该来了,但无论是田瓒还是荆州的李靖,都是不发一兵一卒,尤其是李靖,这说明,他们也是在观望,王世充若是没有办法自己打退秦王的大军,或者说不能取得一场胜利的话,只怕他们是会转而投降大唐的。”

长孙无忌摇了摇头:“李靖曾经献策刨了陛下的祖坟,他是不可能得到宽恕的,而且,前一阵他还偷袭了庞将军,让我们经略巴蜀的军队彻底失败,这个帐我们还没跟他算呢。”

封伦微微一笑:“成大事者不拘于小节啊,陛下是有这个心胸和气度的,当年晋阳起兵的时候,攻打霍邑时,那大将常达曾经险些危及陛下性命,事后也给赦免了,还有攻下长安的时候,连下令主持挖陛下祖坟的那个卫玄,陛下也没有斩杀,李靖现在坐拥巴蜀和荆州之地,恐怕是有自立之心的,如果能名义上臣服,显然不会失王候之位。”

李世民点了点头:“所以封侍郎的意思,是要给李靖封官许愿,争取他至少是不是现在帮着王世充?”

封伦点了点头:“正是,李靖是聪明人,也是人中龙凤,绝不甘于长期地给他人做臣子,他从巴蜀起兵,攻取了荆州,但在当地他全无势力,需要时间来巩固和经营,现在王世充一定是叫他带兵去救,而他一直没有出兵,一方面是想观望,另一方面嘛,嘿嘿,也是在为了他在荆州的经营争取时间。”

“我来的时候,就听说他不仅没有派兵北上,反而是分出一军,由那个刘洎率领,南下去广州那里了,我看,他是想要抢占能产生高额海外贸易的广州港,以解决军需的问题。”

李世民微微一笑:“广州港自南朝以来就一直是对海外诸国贸易的头号商港,也是异国的奇珍异品进入中原的第一站,听说历任岭南的主官,多半都是因为这个广州港的海贸而大贪特贪,以至于在广州城外弄了个贪泉,饮泉中之水,说不是因为自己贪,而是喝了这个泉水而贪的。”

此言一出,帐内众人都笑了起来,封伦一边摸着自己的胡子,一边笑道:“虽然是个笑话,但也说明这个广州港是非常富裕的,李靖不去救王世充,却派兵南下占广州港,就证明他对王世充根本无忠诚可言,所图不过是自立而已。”

李世民长长地舒了口气:“不过,我们也不能完全信任李靖,毕竟他也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不会让我们这么快就消灭王世充的,王世充要是真的撑不住了,只怕他也会提兵来救,对他来说,维持王世充和我们大唐的均势,起码让王世充能在中原顶着我们,不至于南下进攻荆湘,是必须的。”

久未开口的杜如晦勾了勾嘴角,说道:“大王,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属下以为,不可以越过郑国仓城,进攻南阳盆地。”

李世民不动声色,轻轻地“哦”了一声:“杜参军,你这又是何意呢?”

杜如晦正色道:“南阳盆地扼着武关的出口,可以说,是连接洛阳与荆州的通道,也是关中方向出蓝田,青泥,从武关出兵的要道,谁如果占了此处,不仅可以北边包抄王世充的洛阳,也可以隔开跟荆州的关系,甚至连江陵,都处于威胁之下,李靖现在可以不救王世充,但如果南阳变成了我们大唐的势力,他是不会坐视的。”

封伦点了点头:“杜参军所言极是,这一来,会让李靖感受到很大的压力,可能会刺激他来援救王世充,所以我也同意杜参军的意见,只要攻取郑国仓城就行,不要再向南发展。”

李世民微微一笑:“既然如此,那就按杜参军说的办,不过,要实现这些计划,首先得在青阳宫扎营,打退王世充出城反扑的一波。现在传我帅令。”

帐中的几位参军全都正色肃立,长孙无忌到了一边的文案之上,拿起毛笔,准备开始纪录起来。

李世民沉声道:“第一,派使者前往显州田瓒处,向其晓以祸福,若归唐,则加其国公之职,并委任其为显州道行台大总管,都督汉东四郡十七州诸军事。”

长孙无忌奋笔疾书,头也不抬地说道:“此事属下会亲自办理。”

李世民继续说道:“第二,即日起,回洛仓城的罗士信所部,每天派出五千骑兵,沿通济渠一带巡河,挑衅,让洛阳守军以为我们将有所动作。而氓山大营,则前出三十里地,离洛阳城北十五里处扎营,限三天内完成。”

李世民看了一眼封伦,说道:“第三,窦抗,屈突通,李世绩三部,各率本部人马共两万人,从明天开始,在城门一带巡视,以掩护大营的建立,当城北大营建设完成之后,则在西边的青阳宫一带开始建营。而玄甲军在内的我军诸部精锐五万人,则随时整装待发,一旦王世充有出城决战的意图,则坚决将之消灭!”

说到这里,李世民的眼中冷芒一闪,神色变得坚毅起来:“这一战,关系我们是不是能包围洛阳城,也是我们和王老邪的关键一战,一旦青阳宫大营立起,洛阳城,就是我们的囊中之物!”

在场的几人全都神采飞扬,就连记录文书的长孙无忌,也都长身而起,齐齐地拱手道:“诺!”

当放下叉着的双手时,长孙无忌的眼睛有意无意地落在了站在前排,一脸激动的杜如晦身上,嘴角边勾起了一丝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