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就是李二这二货喜欢信任不会打仗人说的话,要是没记错,高句丽降将高延寿等人给李世民其实出了个一劳永逸的法子。】
【好像是让李世民直接攻打高句丽王都,结果被长孙无忌等文臣激烈反对,说什么不利于李世民的安全,简直可笑。】
【李二这二货自己都认为高句丽的军队不是唐军的对手,却又稳扎稳打,自相矛盾的打法更让前线将士无所适从,不败才怪了。】
呃……李世民有些方,他是准备御驾亲征的,可是一听大臣们反对的这么多,就一时没敢说出口。
本来李世民的打算是想让大臣们同意东征,然后再让大臣们同意让自己亲征,可结果还没来得及说,李福居然连他出征后的结果都说出来了。
以李世民对李福的了解,这家伙的心声虽然不知来处,但绝对都是对的。
自己过于相信自己,但是到了前线那种地方,自己的存在对于唐军而言就是累赘,而高句丽绝非自己想象中那么容易打。
如果说高句丽容易打,那为什么隋炀帝三次征伐高句丽都败了呢?
李世民现在已经有所明悟,高句丽确实不能打,至少是现在不适合打,否则真要是出了什么岔子,吐蕃那边骑兵冲下高原,大唐腹背受敌,遭殃的可都是老百姓!
这么些年来,大唐好容易恢复点元气,可不能因为自己一时图痛快,而毁于一旦,所以此事还是要重新计议一番。
想到这里,李世民又是王霸之气大开,“左右武卫开拔前往秦州与松洲,准备与吐蕃开战,高句丽那边,需要探查具体敌情,等情况他探明后,再做计较。”
我去,还能这样啊!群臣一听李世民这话,瞬间都无语了,特么知道你任性,但也不能任性到这种地步吧!
皇帝不是金口玉言,说什么就是什么,怎么到你这里就成朝令夕改了?
不对,还不是朝令夕改,前一刻说后一刻改,特么翻脸都没你这么快的!
大臣们内心里疯狂吐槽着,可是表面上却都纷纷恭维着说道:“陛下英明,臣等拜服!”
李福瘪瘪嘴,对大臣们的举动,嗤之以鼻,内心里想的还是打高句丽的事情。
【李二这选择算是中规中矩,不过高句丽肯定还是要打的,毕竟那些不服王化的家伙,留着始终会是个祸患。】
【但李二绝对不能够亲征,亲征就会出大事,最好还是赶紧找到薛仁贵,有了那饭桶,这一战绝对稳了!】
薛仁贵是谁?饭桶又是谁?李世民一脸懵,听李福这意思,好像只要有了这个人,高句丽被灭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照历史进程,老薛现在当兵没有?应该已经从军了吧。】
【那货现在应该是目前大唐新生代最强的存在,除了李靖怕是没谁能跟他相提并论。】
【历史上的他可不一般,但现在应该还是个少年郎,嗯,赶紧拉过来给我当苦力,然后好好培养,等李二挂了我就能用他灭高句丽!】
逆子,老子还没死就已经开始惦记着老子死,有人才都不推荐给老子,简直就是个孽畜!
李世民在内心里骂翻天,但同时还有许多激动,因为李福说的这个薛仁贵,竟然能够得到他如此赞誉,那绝对是一等一的人才!
大唐如今虽然强者一抓一大把,可是毕竟都老了,而且像李靖那样能为帅的人才,除了李勣和唐俭之外,也没几个了,新生代更是没一个能入李世民的眼。
所以李福将薛仁贵视为李靖的接班人,自然让李世民对其有了兴趣。
这么好的苗子,不留在自己身边培养,给太子当苦力,那不是暴殄天物吗?
所以李世民才不会给李福机会,薛仁贵他是收定了。
“好,那就这么定了。”李世民直接大手一挥,“卫国公为秦州行军大总管,英国公为松洲行军大总管,牛进达、唐俭为副将,调拨武卫大军十万,分兵两路前往秦州与松洲。”
李靖等人闻言,立刻轰然应诺,随后就朝李福玩味看了过去,咧着嘴笑了起来。
李福翻了个白眼,“行了,卫国公,你别笑了,让人瘆得慌,答应你的事情,本太子绝对会兑现,绝不反悔!”
“这次你与英国公与吐蕃大战所用军饷粮草,本太子包了,但是战利品你们都给本太子留好了,可别贪墨了。”
“这个太子放心,绝对不会少太子一针一线!”李靖和李勣闻言,顿时大喜。
太子既然答应帮忙,那么接下来就只用放心大胆攻略吐蕃就行了,有太子做后勤,那绝对比户部那些官员更让人放心。
“好了,没别的事就都退下吧!”李世民现在真有些头疼了,让众臣子离开。
等到众臣退下,李世民起身看着辽东地图,心里莫名一阵难受。
他又想起刚刚李福的心声,他是很想御驾亲征的,想超越隋炀帝,成为真正的千古一帝。
可是李世民心中又有另外一个声音,在告诉他不要亲征,亲征就是对整个国家,前线将士的不负责任。
“唉,到底是可惜了,终究不能如杨广那般肆意妄为,也罢,让朕的将士们去征服它,也是一样的。”
“对了,那个薛仁贵!”李世民突然心神一紧,赶紧招来李君羡。
李君羡进来一听李世民要他找个叫薛仁贵的家伙,顿然有点懵,最近陛下找人真的有点多,而且找的人实在是奇怪,竟是百骑一个都找不到。
“朕说的都记好了,这个人一定要赶紧找到,别的事情都可以放一放。”
听李世民说得这么认真,李君羡不敢怠慢,赶紧答应退下,立刻召集百骑,将任务分派下去。
三日后,李靖和李勣等人,率领十万大军开拔,太子李福代替李世民前往送行。
等送完人回到东宫,李福意外看到李成彤和沈万三等在东宫门口,心头猛地一跳,快步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