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杜绝世家形成的基础(1 / 1)

“御史者,级别暂定为俸禄三百石,主要监察地方上的大小官吏,全数归朝廷的直接管辖。

譬如监察为祸百姓、受他人贿赂等现象,在证据属实的基础之下,皆可上奏于朝廷展开弹劫。

说着,赢睿扫视一眼殿内的文武众臣,较为简略的一道。

赐予御史全新的职责,从今天起才刚刚改变过来,基础和威力方面~还没有形成。

故而,增设监察朝中文武百官的权力,说起来还为时尚早,至少要等新出现的御史发展起-来再说。拥有监察权力的御史?

听闻,在场的一众文武纷纷愣住,只负责竹简分类,整理书籍的御史还能这么用。

“俸禄三百石的御史,比之县丞的级别还要小不少,却是接受朝廷方面的管辖,拥有着弹劫地方大小官吏的权力。”

几句话听下来,丞相蔡泽一下子得出结论,那就是位小而权重的职位,可谓是王上的又一大手笔。

“原本是闲职的御史,经过这一次的告御状事件,一时倒是成了实权的全新御史,监察加弹劾比自己官大的人。

当思索到此处,熊古带着几分诡异望了过去,当今王上是一时兴起,还是早早在谋划着增设监察御史?

如果是后者的话,那么,只能说比秦昭襄王还要可怕,腰斩赢輝和赢文两父子作为增设的基础。

这么一来,将会极大避免地方官吏为恶为祸,朝廷还得不到半点风声的情况有效改良庇护到各方的老百姓。

处理完告御状一事的尉缭,感触要比其余文武多一点,明白监察御史的出现,对于Е百姓意味着什么。

怪不得王上专门叫我跑一趟,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把原本闲职的御史,改动为拥有监察权力的全新御史。

回想起王上命自己宣见朝臣的一幕,楼缓在恍然大悟之余,又为君王的奇思妙想而叫好起来。

这么一来,名为监察地方的大小官吏,实则相当于朝廷的一双眼睛,对于地方的掌控力加强不少。

“诸卿以为增设监察御史,以为如何?

等臣子们差不多理解完,端坐首位边的赢睿,这才缓缓的开口。

“王上,最近发生的蜀民告御状一事,充分透露出地方官吏缺乏监察,全新御史的出现则是填补了空缺。

作为曾经的南下大军统帅,对于蜀地百姓的遭遇,一直想为他们做点什么的王乾,第一个站出来力挺全新御史的增设。

只要有了可以弹劾地方大小官吏,时刻监察他们的御史们,相信不敢再乱来和为祸一方百姓。

王老将军所言不虚,除此之外,将会大大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掌控力。”

自从正式效忠当今王上,只要是正确的政策,丞相蔡泽的上奏开始活跃起来,看上去就是王权的一铁杆拥护者。

“王上,蔡丞相和将军之言,臣附议。

见此,尉缭自然也不会落后,当即上前朝君王附议道。

“臣等附议!”

接连几位重要文武出列,即将实施的政策利国利民,其余大臣没有过多的犹豫。

这是朝廷加强地方掌控力,监督地方官吏作不作为的有效政策,非常利于治下的老百姓们受到更好庇护。

考虑到是新增设的官职,监察御史初设为十五人,以观后效再议人员扩展。

监察御史可少不可多,关键在于有效监察和威慑地方官吏,赢睿稍作一番思索之后,接着继续说道。

王上,十五名监察御史从内部组建,还是在大秦境内全范围招选?

王缩的一句正常请示,却是引起众臣们的莫大关注,因为初步可以断定,监察御史是位小而权重的官职。

倘若从内部里挑出官员进行组建,他们还是很意动的,抛开那弹劾的权柄不说,对于自家子弟积累名望和资历是有益处的。

当然了,一切还是得看王上的意思,从内部当中组建起来,还是各凭本事成为监察御史之一。

“在大秦境内全范围招选,以秦律为主要题目,众卿亦可以举荐有用的人才,一并参加监察御史的考核。

从内部组建正合众臣的心思,却是不符合王室的利益,赢睿以十分明确的语气说道。

无论是什么官职,必须像老传统一样全范围招选,而举荐只是少了一些流程,该考还是要考。

……求鲜花0这样的首例千万不能开先河,一旦后世人效仿并流传起来,那就是世家形成的前提基础,一个牢牢把控朝廷的毒瘤集团。

没有极其强悍的手段在身,一时间根本对付不了他们,比如原历史里的李渊和李世民父子,一直到李治都是无可奈何。

“诺,王上。

君王的意思再寻常不过,凭借真本事当上监察御史,举荐依然还是少走了流程。

“说起来,确实有点可惜了

虽说在场的文武众臣有点可惜,不过,对于一如既往的老传统招选方式,并没有人去加以反对

“此外,寡人还准备增设御史中丞一职,用来管辖磨下的监察御史。

“俸禄暂定为七百石,但是,有资格和文武百官位居朝堂之中。

说到御史中丞这里,赢睿稍微顿了一顿,而后才一道。

御史中丞,俸禄七百石,有资格和文武百官位居朝堂,如此看来,王上是有意抬高御史们的地位。”

对于即将展开的监察御史招选,其地位自然是越高越好,而引起文武众臣最大关注的是,那七百石的御史中丞之位。

“在此次的告御状案里,尉卿迅速查实证据起到关键作用,说明足以堪当大用,由他担任御史中丞,众卿以为如何?

不待一众臣子们有所反应,没有为此停下来的赢容,以不紧不慢的语气阐述。“尉缭担任御史中丞一职,由此可见,王上是想通过御史们,间接加强对地方上的掌控力度。”

直至现在,蒙骜、蔡泽和楼缓等文武,这才明白君王背后的后招是什么,一个个不免感到莫大的心惊。

而尉缭从上卿到御史中丞的过渡,这样的调任说起来还算合理,看似职位变小很多,实则权利增加了至少一倍。

“王上,尉大人从上卿调任为御史中丞,臣认为足以胜任。

尉缭作为处理告御状案的副手,尚且有了个实打实的御史中丞,更何况是自己本身,蔡泽有心在丞相的基础上再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