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圣人之道,在隐与匿(1 / 1)

鬼谷子 陆明 1323 字 3个月前

原文

其身内、其言外者疏;其身外、其言深者危[1]。无以人之所不欲,而强之于人;无以人之所不知,而教之于人。人之有好也,学而顺之;人之有恶也,避而讳之,故**而阳取之[2]也。故去之者从之,从之者乘之[3]。貌者不美,又不恶,故至情托焉[4]。可知者[5],可用也;不可知者,谋者所不用也,故曰事贵制人,而不贵见制于人。制人者握权也,见制于人者制命也。故圣人之道阴,愚人之道阳[6]。智者事易,而不智者事难。以此观之,亡不可以为存,而危不可以为安[7],然而无为而贵智矣;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用于众人之所不能见。既用见可,择事而为之,所以自为也;见不可,择事而为之,所以为人也。故先王之道阴,言有之[8]曰:“天地之化,在高与深;圣人之道,在隐与匿。非独忠、信、仁、义也,中正而已矣。”道理达于此[9]义者,则可与语。由能得此,则可与远近之义。

注释

[1]危:危险。

[2]**而阳取之:悄悄进行谋划,公开进行夺取。

[3]去之者从之,从之者乘之:去,除掉、去掉;纵,放纵、恣肆;乘,利用、趁机会。

[4]貌者不美,又不恶,故至情托焉:不论对任何事物都不立刻把喜怒形于色的人,都是属于冷静而不偏激的人,这种人可以完全信赖他。

[5]可知者:可以了解透的人。

[6]圣人之道阴,愚人之道阳:圣人谋划的事情,隐而不露;愚笨的人谋划事情,张扬外露。

[7]亡不可以为存,而危不可以为安:这里指救亡图存和转危为安都是很难的事。

[8]言有之:古语有这种说法。

[9]道理达于此:能认清此种道理。

译文

虽然是自己人,如果说有利于外人的话,就会被疏远;如果是外人,却知道内情太多,就必然陷入危险。不要强迫别人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拿别人不知道的事情去说教别人。如果对方有某种兴趣爱好,就要仿效以迎合他的兴趣;如果对方厌恶什么,就要加以避讳,以免引起反感。所以,要进行隐密的谋划和公开的夺取。想要除掉的人,就放纵他,任其胡作非为,待其留下把柄时就乘机一举消灭他。那些遇到事情既不喜形于色也不怒目相待的人,是感情深沉的人,可以托之以机密大事。对于了解透彻的人,可以大胆重用;对了解不够透彻的人,有智慧的人是不会重用他们的。所以说,掌握别人的思想最为重要,绝对不要被人家控制。控制人的人是掌握大权的统治者;被人家控制的人,是唯命是从的被统治者。所以圣人运用谋略的原则是隐而不露的,而愚人运用谋略的原则是大肆张扬的。有智慧的人成事容易,没有智慧的人成事困难。由此可以看出,一旦国家灭亡了就很难复兴;一旦国家骚乱了就很难安定,所以无为与智慧是最重要的。智慧是用在众人所不知道的地方,用在众人所看不见的地方。在施展智谋以及才干之后,如果证明是可行的,就要选择相应的时机来实行,这是为自己;如果发现是不可行的,也要选择相应的时机来实行,这是为别人。所以古代的先王所推行的大道是属于“阴”的,古语说:“天地的造化在于高与深,圣人的治道在于隐与匿,并不是单纯讲求仁慈、义理、忠诚、信守,不过是在维护不偏不倚的正道而已。”如果能彻底认清这种道理的真义,就可以与人交谈,假如双方谈得很投机,就可以发展长远的和目前的关系。

鬼谷锦囊

鹰立如睡,虎行似病。在现实生活中用“藏巧于拙,用晦而明、聪明不露,才华不逞”等韬略来隐蔽自己的行动,可以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表现低调些,做事情过于张扬就会泄露“事机”,就会让对手警觉,就会过早地把目标暴露出来,成为对手攻击和围剿的“靶子”。保护自己的最好方式就是不暴露,尽管这样做会有损失,却能避免更多不可预知的风险。

延伸阅读

控制者,是拥有一定智慧的人,而被控制者,命运只能永远掌握在他人手里。愚人运用智慧是大肆张扬的,而圣人运用智慧却是隐而不露的。隐而不露是一种谋略,是为了达到某种目标,故意将自己的内心隐藏起来以麻痹对方,而一旦时机成熟,条件具备,就会露出利牙,刀枪出鞘,置对手于死地。

在运用智慧时,不仅要运用在对方所看不见的地方,还要时刻观察事物的规律性,探索事物变化的征兆,分析引起变化的原因,制定隐秘又合理的应变措施,并通过适当的时机,将措施得以实施。如果条件不够成熟,切莫仓促实施计划。此时,可以做一些对方喜欢的或完全为他人服务的事,要让对方感觉你是在全心全意为他服务,等到对方对你另眼相待开始接受你时,再寻找机会实施计划。

公元73年(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的一天晚上。疏星淡月,万籁俱寂。云中(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太守廉范在军营帐篷内一会儿踱步苦苦思索,一会儿翻阅着已经读得熟烂的兵书。最近北方匈奴又大举进攻,云中太守廉范奉命抵抗。当时手下部队只有匈奴的一半,形势很是危急。

一位部将建议道:“廉大人,依小人之见,还是向四周友邻求救,才是上策。”

廉范摇摇头,说:“请求增援当然可以一试,但匈奴这次是大举进攻,万一友邻不肯增援,或者确实分不开兵力呢?我们应该立足于自己的力量去抗击强敌才是啊!”

那个部将说:“可眼下我们的兵力实在是太少了。”

“兵不厌诈!”廉范突然说,“我们用假象欺骗敌人,对!就用无中生有之计。”

“无中生有?”部将疑惑地问,“如何无中生有?”

这时廉范两眼闪闪生辉,对部将耳语一阵,部将点点头,马上照廉太守的计谋去办。

门口,几个哨兵举着火炬在来回巡逻,火炬的一头是火,另一头握在手中。可是,一会儿,军营中所有的兵士都出来了,每人手里拿一个十字形火炬,用手握住一头,其余三头都点着火,然后在军营里分散站开。这样,一个人就“变”成了三个人。

在和汉兵对峙的匈奴人的军营中,主帅闻报说:“廉范的军营里到处是举着火炬的士兵。”主帅以为汉朝的增援部队已经赶到,不久就要发动攻击,因此很是害怕。天色微明,群星消失,大地一片苍茫,匈奴部队急急收起帐篷,向北撤退。廉范命令士兵们紧擂战鼓,喊杀声惊天动地,一个冲锋,杀敌数百。匈奴兵慌忙中自相践踏,又抛下1000多具尸体,让他们做“异乡鬼”了。

“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见。”“圣人之道,在隐与匿。”廉范的这招无中生有之计就是如此,计谋隐秘又合理,时机又恰到好处,可谓“奇谋”。

大凡智慧者,都应该“隐而不露”。过分地张扬自己,就会经受更多的风吹雨打,一个人在社会上,如果不合时宜地过分张扬、卖弄,那么不管多么优秀,都难免会遭到明枪暗箭的打击和攻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