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开明宽仁唐太宗(1 / 1)

“真羡慕太宗你啊,跟开国大臣也好,后来的重臣也好,君臣善始善终,很少发生屠杀开国功臣,兔死狗烹的景象。”

赵匡胤目光幽幽的开口,说不出来是羡慕还是无奈。

“若是咱也有你这样的自信,那该多少,也就不用为了后人继承问题,而杀死那么多人了。”

朱元璋感慨,有些五味杂陈的样子。

“确实,如果能做到跟开国大臣善始善终的话,这真的很了不起。”

杨坚也开口,刘邦亦是颔首。

因为这太难了!

要求君王有足够的自信,足够的威严,足够的胸襟!

能够容忍的了功绩卓著的大臣,能够完美驾驭住所有大臣,不让他们产生非分之想。

能震慑住所有不臣之心的臣子!

并能在发生叛乱的时候,拥有快速镇压叛乱的能力。

一众帝王思来想去…

好像能真正做到这一切的,他们最熟悉的几个帝王之中,也就只有始皇帝,李世民两人了。

就是汉武帝都忌惮卫青!

“说了这么多,我倒是有一个问题…”

始皇帝突然开口,他看了在场一众帝王一眼,“我想知道,他为什么如此自信?这似乎不是当皇帝能够带来的吧。”

作为皇帝不自信,猜忌手下大臣的人多了去了。

更何况…

许多掌控军政大权的帝王,也不见得有李世民这样的自信。

刘邦闻言,也露出了求知之色。

真的!

李世民这个人,跟他见过的所有帝王都不一样。

自信几乎就是蕴藏在每一寸肌肤上的。

根本掩饰不住。

从容,自信,有一种让人忍不住想要了解他的魔力。

刘彻亦是看去…

看着这个后世帝王,评价比自己都高的男人,也有些好奇。

“那我来回答吧!”

赵匡胤开口,有些无奈之色,“太宗李世民之所以这么自信,从容,跟大臣们,尤其是功绩卓著的开国功臣也能和平相处的原因,其实是因为…”

说到这里,赵匡胤叹了口气,“他正是整个大唐江山功绩最强的开国功臣!”

“他当初还是秦王的时候,就被授予‘天策上/将’的称号,是军队的最高上司…”

“他手底下的那些武将,大臣,几乎都是跟着他南征北战的人,偏偏他打仗厉害,治政也很有一手…”

赵匡胤再次叹了口气,“面对这种妖孽的君上,相信应该不会有任何一个大臣有非分之想。”

“论治政,没有几个人比他厉害。论打仗,也没有几个人比得上他的滔天功绩。”

“这样的情况下,太宗有必要猜忌大臣么?”

“他的自信来自于他的泼天功绩,来自于他的杰出能力,他根本不怕臣下武将功劳盖过他,因为他才是大唐武功最强的人,自然没必要清洗武将。”

“至于文臣,恐怕感激太宗的知人善任都来不及,造反?大概想都不会想。”

听的赵匡胤的回答…

刘邦,始皇帝惊讶的看着李世民…

一副像见鬼了一样的表情。

“这么…强悍?!”

尤其是刘邦,他震惊的看着李世民。

万万没想到,这个看起来如此年轻的李世民,居然是个武将。

功劳还那么恐怖!

李世民羞涩一笑,“其实,在我大唐,没有灭国之功,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武将。”

刘邦:…

始皇帝:…

他们此刻就只有一个想法:李世民,你过分了。

【进一步完善沿袭自隋的制度,确立三省六部制,设‘政事堂’便于合议问政,提升政务处理效率的同时,也加强了君主专制】

【实行府兵制,寓兵于农,完善均田制,租庸调制】

【太宗提出‘以史为镜,可正衣冠’的观点,积极吸取隋亡的教训,从善如流,虚心纳谏,扩大谏官的权力,并鼓励群臣批指出他的决策错误】

“这么一看,我的大隋倒是为你做了嫁衣!”

杨坚看着这两条,有些不爽的说。

“嘿嘿,姨公,你创立的一些政事制度还是很好用的,虽然没给我留下经济上的财富,但政治上的财富还是有不少的。”

李世民笑嘻嘻的回答道。

杨坚却脸一黑,“我说的可不是这个。”

“你把朕的大隋当教训吸取是怎么回事,朕不要面子的吗?”

语气颇有些气急败坏,甚至是激动。

李世民只是笑笑不说话。

他能怎么办…

一切都是为了大唐!

要不是为了复苏大唐,谁想励精图治,做一个明君的。

做一个贪图享乐,沉溺酒色的昏君不好么。

【虽然晚年因为国家富强,纳谏的气度不如初期,偶尔也因为被直言上谏而愤怒杀人,但还算克制,大体上保有纳言的风范】

见的这一条…

李世民直接吓了一跳,他看着光幕上的那一行字,呢喃着:“我晚年也昏庸了?”

“居然不虚心纳谏了,不是吧,难道我也要步李隆基那小子的后尘?”

“居然还乱杀人?不是吧,我啥时候这么昏庸了?怎么可以乱杀人呢?”

听的李世民这嘀咕之声,在场的帝王们都不禁嘴皮子一抽。

什么叫乱杀人就昏庸了。

你对昏庸两个字的理解是不是有什么误解。

尤其是李隆基…

什么叫步他的后尘!

拜托,你可是大唐文皇帝,能得到这个称号你觉得你可能是昏庸的君主吗?

你给我爷爷李治留下了那么丰厚的一块疆域,那么繁荣的国家。

你告诉我,你要步我的后尘?

你是不是太看不起自己了?

你知不知道…

有多少人想学你,有多少人治理国家很有成效,然后会被人说有贞观遗风。

你现在告诉我…

你觉得自己昏庸?

能不能再离谱一些?

【重视法治建设,在太宗与大臣的共同努力下,大唐社会出现了夜不闭户,道不拾遗的景象】

虽然觉得有些扯…

但也从侧面反应了一些大唐的繁华景象,一众帝王也就不吐槽了。

他们心里都清楚。

路不拾遗有可能,但夜不闭户,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听听就好!

人嘛…

都是贪婪的,哪有这么好的事情,看着一个敞开了大门的人家,不进去顺几点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