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内部之后,为解决蒙元残余势力,维护国家安定】
【朱棣五次御驾亲征蒙元,开疆拓土,并刻字为碑“翰海为镡,天山为锷“,基本解决明朝北方问题,使鞑靼,瓦剌成为明朝附属国,自此不再承认蒙元政权,具有跨时代意义】
【并保证蒙元在永乐一代鲜有南下掳掠,确保社会足够安定,为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
【派遣义子镇守北方哈密,维护国家边疆安全】
【但平定安南一战中,食言而肥,导致安南独立叛乱,持续二十年之久,将大明财政拖进深渊】
看到安南之战里朱棣的表现,朱元璋脸色又难看了下去。
这事就没做好!
【设立奴儿干都司,开拓了东北方的领土,并防备辽东来自海上的倭寇之患】
【为宣扬大明威名,并搜捕建文帝下落,派遣宦官郑和七次下西洋】
【经过三十多个国家,动辄人数几万,号称“威德遐被,四方宾服,受朝命入贡者殆三十国,幅员之广,远迈汉唐”】
【但实际产生效果甚微,反倒白白损耗了人力物力,对大明财政造成重大负担】
【不过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海外交流,开拓了了海上丝绸之路,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业繁荣】
朱棣总算能够体会,被夸赞的好好的时候,突然又被指责的滋味了。
真的很难受!
【大力发展和完善军事屯田制度,保证军粮和边饷的供给。】
【派大臣治水江南,疏浚吴淞河道,鼓励百姓垦种荒闲田土,实行迁民宽乡,督民耕作等法以促进生产,并注意蠲免赈济,防止农民破产,保证了赋役征派】
【永乐二十二年间,税粮总入达六万九千一百三十一万两千六百石】
【为保证北京粮资正常运输,永乐九年下令疏浚会通河段,贯通了大运河,使之成为大明重要的生命线,促进了经济商业繁荣,大大减少了挽运之苦】
看着自己的功绩,朱棣原本紧绷的身体终于放松了。
虽然少部分时候被批评的体无完肤,但总体而言是很有作为的。
这就让朱棣很开心!
“怎么样,父皇,我做的还可以吧!”
“马马虎虎吧!”
朱元璋撇了朱棣一眼,戏谑道:“劳民伤财也要七次下西洋,真威风啊!”
朱棣脸色顿时一僵。
下西洋可是他最得意之作,却被朱元璋嘲讽了,他有点难接受。
“还有收复安南为何食言而肥?”
“搞不定就不要强行去执行,结果持续了二十年也没有搞定,还加重了财政负担!”
朱元璋冷脸看着朱棣:“仙家对你的评价确实很准确,的确好大喜功!”
“有一点功绩就得意忘形了。”
“驱逐蒙元,降服瓦剌,鞑靼很威风是吗?”
“身为皇帝,搞什么御驾亲征,浪费人力物力不说,还任性危险,真当自己还是燕王么?千金之躯不宜涉险的道理都不懂?”
面对朱元璋的批评,朱棣眼神波动不止。
看得出,他很不高兴。
朱元璋见状冷哼了一声,“刚愎自用!”
朱棣捏紧着拳头,心里燃烧着怒火。
【文化上,通过科举和编书等举动,笼络了大批人才,了编成有《永乐大典》,《文华宝鉴》,《圣学心法》,《五经四书大全》等多部重要书籍。】
【其中,《永乐大典》包罗经、史、子、集、百家、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各类理论,是当时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
【崇信道教,尊崇儒家,限制佛教,为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维护国家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对待少数民族采取多封众建,因俗以治的政策,用军事打压,用经济控制,用文化教化,稳定了少数民族,为社会安定做出贡献】
【外交上,为解决朝贡使者住行安全等问题,重置市舶司,并设置了四夷馆,接待,翻译各类朝贡使者,以便更好进行交流,并设置会同馆接待外国使臣】
这些功绩一览而来。
纵然是李世民等一众帝王们,也只能赞叹不已。
他们光是通过文字描述,都能想象到那是一副什么样的盛大场面。
忍不住热血激**!
朱棣更是一脸不服的模样,像是在对朱元璋说。
你看,我虽然有很多毛病,但你也不能就因此而否认我的功绩!
【统览永乐一朝,成祖皇帝好大喜功,残暴好杀,冷酷刚烈,宠信宦官,可谓暴君】
【然雄才大略,征讨四方,开疆拓土,稳定四方边境,打造了一个皇权高度集中,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都鼎盛稳定的璀璨帝国,可谓一代天骄帝王】
【他自信富有侵略性,武德旺盛,率领着臣民开创了一个无可挑剔的灿烂时代,军事开拓,外交非凡,享有时代最强的威望】
【单论功绩,功大于过,不逊色唐宗明祖任何一人,天选的大明帝王】
“不逊色…唐宗明祖,天选的大明帝王!”
看着光幕对自己的评价,朱棣忍不住瞪大了双眸,呼吸一下子急促起来,激动的血液沸腾。
刚才的愤怒一下子烟消云散。
“朕是天选的帝王,哈哈哈,仙家果然懂我,仙家懂我啊!”
朱棣仰天大笑出声,脸颊上泪流而下,胡须都震**不止。
一直以来,他都受夺位不正的指责的困扰。
所以!
他御驾亲征征服鞑靼,瓦剌,驱逐蒙元大军,作为帝王达成武将燕然勒石的成就。
就是想洗刷自己的名声。
但天下文人就是不认可他,任由他做出再大成就亦是如此。
但如今…
不需要了,他朱棣已经得到了想要的认可。
天下认不认可他,已经不重要了!
“跟朕很像啊!”
李世民看着朱棣,有点感同身受。
同样都是兵变上位,同样的开疆拓土,同样的雄才大略。
都只是想洗刷自己身上的骂名。
“朕…会被得到认可吗?”
李世民看向光幕,心中忍不住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