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蒙古国时期,烽火不息征战频繁,为传达紧急军事情报,开始设置驿站。
忽必烈统一全国后,为了“通达边情,布宣号令”,把这一制度推行到全国各地,分布区域之广、组织之严密、制度之完整,皆为前所未有。
忽必烈确立的驿站制度,以首都大都为中心,遍布全国各地,四通八达,东北可以通到黑龙江口的奴儿干地区,北方通到叶尼塞河上游吉利吉思部落,西南通到今西藏地区的乌思藏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辖境。
具体做法是在大约每隔五六十里或百数十里的驿路上设置一个驿站,每个驿站由若干站户管理,繁忙的驿站多至二三千户,一般为百余户。驿站备有马匹、车辆、船只、床铺以及各种饮食等。
忽必烈确立的驿站分陆站和水站两种,陆站主要有马站、牛站、车站、轿站、步站等,使用马、牛、驴、车等交通工具,东北地区还有狗站,用狗拉雪橇奔驰在冰封雪盖的大地上,往来运载使者及各种的货物。
水站主要设置在南方沿海地区,以舟船为主要交通工具。
传达紧急军事情报等公事,使者要有圆牌作为乘驿凭证。圆牌也称圆符,专为传递军情等紧急事务而做,由朝廷铸造和掌管。诸王公主驸马以及出征守边将帅和地方官府,亦视其地位或需要颁给若干面圆牌,以备随时差遣,但与朝廷颁发圆牌有所区别。朝廷所遣使者佩金字圆牌,诸王公主和地方官府所遣使者佩银字圆牌。
起初,圆牌上铸有海东青图像,称海青牌或海青符。
至元七年(1270),忽必烈重新改换牌面,不用海东青,改铸忽必烈任用八思巴所创造的蒙古新字,汉语意为“长生天气力里皇帝圣旨:违者治罪”。
如果遇有紧急军事情报,使者包头束腰,带上圆牌,腰系小铃,乘上快马,用最快的速度奔向下一个驿站。
下一个驿站的站户,听到铃声,马上穿戴整齐,扎好铜铃,备好良马,等到使者飞驰而来,立即接过文书和圆牌,打马飞驰至下一站。
路上行人和车辆见到圆牌或听到铃声,应立即让路。
使者如果遇到所乘马匹疲乏或其他障碍时,可以在路上夺取马匹,所有人不得抗拒。这样,使者就可以经常得到良马以供奔驰。如果此辗转传递,军情战报等紧急公事就可以惊人的速度传到指定地点。
一般公事差遣人员,不持圆牌,主要持“铺马圣旨”,或“札子”作为凭证,各驿站也必须供给马匹和饮食等。
同驿站相辅而行的,还有急递铺,每隔三里、十里、十五里或二十五里设置一铺,每铺置铺卒五人,用徒步奔跑的形式传递朝廷及州县的军政机要文书和其他紧急文书。
凡传递省、台、院及边关紧要文书,用木匣封锁,用黑釉红字书写号码并标明发送承受衙门及入递时刻,随到随送。
一般公文则按所投下处分类装封,每件系一牌,用绿釉黄字书写号码。
在传递紧急文书时,铺卒腰系革带,上悬铜铃,用最快的速度跑向下一铺,下铺的铺卒听到铃声,马上扎好腰带和铜铃,在铺前等候,等到上铺铺卒来到铺前,立即接过文书奔向下一铺,下一铺亦如此接递。
铺卒经过之处,车马行人都要让路。夜间要手持火炬,照常奔跑。按照此种方式传递,每昼夜需行程四百里或五百里,紧急文书,一昼夜要行十日之程,“百日路程之文书消息,十日可以递至”。
元世祖忽必烈通过四通八达的驿站,及时传递了军政机要文书,了解了边疆情况,迅速传递中央的号令等。
后来,驿站又发展成为运送货物的重要交通运输线,对促进中央和地方的联系以及经济文化交流等,起到了重要作用。
忽必烈完善的这种驿站制度,对当时的俄罗斯、波斯、埃及等中亚、西亚诸国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俄罗斯竟沿用了数百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