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大学教育的真正目的(1 / 1)

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

在一次关于“大学教育的真正目标是什么”问题的讨论会上,中国台湾社会学家杨国枢教授曾提出:大学教育必须同时达成五大类目标:培养大学生对自己内在身心特质的了解;培养大学生求取新知的方法与能力;培养大学生适应个人生活所需要之较高品质的能力、情操及行为;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所需之较高品质的能力、情操及行为;培养大学生理解与关怀全世界、全人类所需之较高品质的能力、情操及行为。

由浅入深,杨教授对大学教育所应当达到的目标作出了客观的展望。在这展望中,我们发现,一种好的教育中,应当包含一种德识兼备的人文理念和关注全球的大人生目标。而且,通过人本化的教育,大学生无论在思想、知识还是人格方面都应该获得均衡的发展,使他们不仅对身心禀赋与潜能、个人志向与人生目标有深刻的认知,还要延伸到关怀他人,服务社会和关心全人类的意识和行动中去。

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李·C·伯林格教授就曾在一次题为“全球化与现代大学”的演讲中提到,当今全球化正在迅猛和根本地改变着世界。大规模通信技术的发展,商业及其大量新理念的产生和流动等,都在根本性地改变着我们日常的生活和工作的方式。但是大学的主要力量及其所产生的知识进步都局限在校园围墙内部,滞后于全球化发展的速度。世界的变化给大学提出如此巨大的挑战,如果大学不立即采取相应的行动来应对,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则必然要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脚步。

“大学教育不仅仅是简单地向学生传播知识,更要通过其广泛革新的跨学科领域认真探讨全球性难题,引导学生增强对问题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以使其能够应对未来生活的挑战。”

伯林格教授认为,虽然在全球化过程中的许多变化是令人惊慌失措、一时难以应对的,但无论我们愿不愿意,这些变化都会逐个到来。如果没有一个对各个领域的广泛认知,没有一个对全局的总体把握,对于个人来说,就无法在一个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中好好地把握自己,积极应对或者进行防御,挑战现实。

对于学校,本着相同的道理,自然要积极制定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政策,以期能够更好地适应这些变化,使之培养的人才更具国际化视野和远见卓识,进而能够积极地挑战这些变化。

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这么说:“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可见他对“大学”的理解同哥伦比亚大学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

早前,曾有学者对哥伦比亚大学及美国其他一些学校做比较,发现在一段时间里,美国很多企业更喜欢崇尚实用教育学校的学生,因为在进入工作后,这些人会很快就能进入角色,而哥大学生在初始并没有显示出特别突出的优势,但假以时日,哥大学生却整体地表现出思路开阔、合作能力强、后劲足、善融合的特点。于是,人们开始反思大学教育“最主要的目的到底是培养怎么样的学生”这个问题。

哥大教育者认为,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要为我所用,也不可能做到所有知识都为人所用,但无论是思想的探索还是知识的繁荣,都需要一种宏观的眼光、宽广的视界。如此,所培养的人才才能真正地站到一个高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也更能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中站稳脚跟,不断开拓进取。

所以,哥伦比亚大学坚持它独特的“以‘核心课程'为基础的通才教育”理念,重视各个科目的融会贯通,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视各类兴趣的引导,让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学习和培养焦点。

不过,对于美国大学,尤其是名校来说,他们向来都十分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专才和通才的结合。这从美国大学的录取方式就能看出端倪。

一般说来,在美国,名牌大学的录取主要会参考:

高中成绩(年级排名、课程的选择等等)和标准考试成绩(SAT、SATI、AP,等等)。这条标准并不很高,一般85%—90%的申请者都会过线。是否具备个性特长,例如某项体育运动,位列世界前列的,或是国家队队员,州内前几名的。这属于“明星效应”,一般都给予特别录取。

是否具有学业获奖经历,例如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冠军,西屋科学奖得主,SpellingBee最后的优胜者,等等,包括各式各类的不太有名的科学比赛的前几名。有此类经历的多半能给予加分、提级优先录取。

参与社区的活动、课外活动。

老师们的推荐信和自己的大学作文。一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二来通过论文写作形式看学生的写作水平、语法词汇,看学生的个性,看是否能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

与中国的“一考定终身”完全不同,美国对申请人大学的学生采用复合评价,不仅要看你“大学入学资格考试”(SAT)的成绩如何,你平时的成绩也占一定的比例,还要看你有什么特长,甚至做过多少时间的社会公益工作,中学老师的评价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注重综合素质的哥伦比亚大学,每年都会对提交入学申请者的综合素质进行认真的评估,从知识的适应能力到创造精神,从博雅文化到领袖气质,从鲜明的个性到学术精神,因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要培养的是国家未来的精英,是在政治、法律、金融、管理和学术各个领域的顶尖精英。他们不需要只会考试的应试机器。

记得曾经看到一篇报道,说“美国全球SAT考试(即美国高考)成绩揭晓,武汉外国语学校学生徐柠汐取得2330分的成绩(满分2400分),名列全球第一。"

一名中国学生在美国高考中的成绩接近满分,几乎相当于美国学生在中国高考中的成绩接近满分,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不过徐柠汐并不是历年美国高考中成绩最好的中国学生,前一年,在美国念高中的中国女孩安娜,也在美国考了个全球第一。

与之相比,请美国人来做中国高考的英语试卷,恐怕都很难及格。湖北省就曾做过这样的“试验”,让五名“老外”做中国高考英语试题,结果,平均成绩为79分。

看来中国学生确实能应对各类的书面考试。但这则新闻的背后告诉我们什么?值得我们沾沾自喜吗?

与美国学生相比,由于教育方式不同,中国的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

普遍较强,并且习惯钻研考试的技巧,所以常常出现“××

考试全球第一”,但这并不表明我们的教育水平比美国高,相反中国的人才培养质量不如美国。

一个习惯于钻研考试技巧,擅长应对考试的学生并不代表就是精英式的人才。所以,在诺贝尔的领奖台上,总是频频出现美国人的身影,却难以看到中国人的身影。

根据2005年常春藤大学录取调查,3200位SAT满分的学生申请哈佛大学。结果哈佛大学录取的学生中56%SAT在1500分以下。在哈佛招生中,每年都有三分之二的“状元”学生被拒收。

一个白人女孩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富裕到她一辈子不工作也可以衣食无忧。这个女孩学习一般,因为她几乎把全部的课余时间用来做志愿工作了。

另外,高中的暑假,她也没有去哈佛大学暑期班、哥伦比亚大学暑期班、宾州大学的暑期班学什么大学预科,她天天到DunkinDonuts去打工,挣钱。挣了钱,也不是攒学费,而是捐给拉美州两个穷苦的孩子上学了。

这个女孩在大学essay里写道:是的,我的父母有钱,但如果我从他们那里要了,捐出去,那是他们的慈善而不是我的。这三个暑假是我对社会的贡献。

她以1300多分的SAT被哈佛大学录取,并且被记录在学校的特别录取记录中。

这则资料反映了美国名校选拔人才的普遍理念和标准。在美国的名牌大学,录取的并非是考试优秀的学生,而是将要贡献社会,贡献世界的人。因为他们认为,许多情况下,所谓的“状元”除高分外,“一无所有”。

而在极力提倡“通才教育”“综合素质”的哥伦比亚大学看来,SAT是标准,但不是必要条件。SAT2100与2340没什么区别,在众多申请者中,可能有几千人跟你同样的分数。哥大真正看重的是综合素质,培养的是有核心能力的通用人才!

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历史上,曾招收过各类成绩一般,但领导能力或动手能力或社会活动能力等等方面突出的学生。在他们看来,这些都是人才,都符合:**、热情(passion);领导才能的素质(leadership);动力、上进心

(detennination);正直(integrity)。

这是哥伦比亚大学十分看重的四项素质,也是美国名牌大学看重的四种素质,如果学生能表现出其中的一个方面就可以加分了。

俗话说:有什么样的教育,就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精英之所以能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同大学时期乃至整个学生阶段所受的教育皆密不可分。或许大学普及率,研究生数量,教育经费的多寡都是中国与美国大学精英教育的差距所在,但是更重要的差距还在于选才标准和育才手段。

哥伦比亚大学小百科

哥伦比亚大学对本科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培养方法就是学生思辨的精神。哥大本科生有83%的课程上课学生都在20人以下,而且学生学习的一个主要方法就是课堂讨论和辩论。从古希腊的柏拉图·苏格拉底到当代的哲学和文学,都是课堂热烈讨论的话题。学生在这种活跃的受到鼓舞的人文氛围里,知识分子的素质得到很好的培养。哥大图书馆里藏有哥大自编的核心课程的教材,其中包括了像柏拉图《理想国》这样的核心课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