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面对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文化日益多元化在教育领域的反映,学院更加关注对学生的服务精神与市场意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与创新应对变革世界的挑战。
教育创新
为进一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院近年来在课程建设上大规模重构了各专业的学术课程,以加强课程的跨学科性与课程信息化建设。一方面,一些新开设的学科基本属于跨学科类型,如语言、社会与学校教育研究课程。另一方面,课程信息化建设的课程资源管理系统(ClassWeb)则极大地方便了师生教学活动的开展。概而言之,ClassWeb主要包括以下数个功能:课程大纲,所选课程材料的上传与下载、作业发布、网络讨论区、教学评价、教学软件下载、信息通告、个人信息设置等。此外,学院为减轻现有教员的课程负担,同时为弥补新设课程的师资短缺,学院从纽约市地区的其他高校,尤其是从哥大其他院系聘请了大量兼职教授前来授课讲学。
其二,学院积极依据学生特点开展灵活授课。有鉴于所招学生之中73%为在职学员,合理的授课时间安排对这部分学生而言尤为重要,是故学院将大部分教学时间安排在下午3点以后及晚间授课,部分短期课程还会集中安排于周末开展。此外,学院还为在职学生开设了大量混合型课程,即将现场上课与网络课程相结合,以满足在职学生的学习需要。
其三,新设课程中心满足市场需求。为整合学院各类教科研资源,为社会尤其是纽约地区提供更好的专业服务,学院新设成立了教育超越与创新中心,主要开展继续教育、专业发展培训、企业学习解决方案等三
类专业服务,每年为非注册入学学员提供250门不同类别的终身学习型课程。其课程形式包括现场教学课程、远程教学课程、讲习班、讲座、座谈会、学术前沿会议、影片观摩与探讨等多种,获得了社会效益、学员效益与学院效益的多赢。
其四,近年来学院在组织内部创新上同样频频出手,尤以围绕图书馆为核心的学术资源建设最为引人瞩目。首先,对图书馆进行了大规模改建并进行了信息化改造,尤其是在图书馆内建置了大量4—20人规模不一的合作学习室,依据不同学习室的功能划分,配备了各种多媒体设备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提供服务,所有学生可依据需求在图书馆主页上免费预定学习室。其次,近年来学院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化软件建设方面创新层出不穷,极大地方便了师生们的科研与教学:EdLab是一个集教育研究、教学创新、在线出版、信息共享、未来图书馆发展探究于一体的教育实验网络;AfterEd则是一个类似于YouTube的教育视频媒体资源库与博客网,内容主要是由教员与研究生提供的全球教育现场考察视频与全球教育新闻周播,颇具学术价值;随身知识库PocketKnowledge则是一个学术资源存储与共享数据库,个人可自由上传与分享各类学术资源,其中学院100余年历史的档案资料与数万份本院硕博士学位论文尽囊括其中,极具史料价值;以及远程课程教学网BlackBoard与Moddle等。
近年来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等三个视角对哥大师范学院作为世界一流教育研究生院所作的分析。事实上,任何一所世界一流的教育研究生院,其教科研与服务特征远非本文所述的三个视角可完全透视,有待更为系统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教育理念
哥大对语言能力的强调,使得这里70%的毕业生能流利地讲几门外语。每天早晨,都要有一个学生在同学面前演讲以锻炼当众讲话的能力,这已经形成了哥大的传统。随着“中国热”的升温,哥大学生对中文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来哥大一个学期认识的3个朋友,依次是博士、硕士、本科生的Sala,Jelemy和Lillian,虽然都是地地道道的美国人,但如果不看他们的脸只听他们说的话,其语音语调语速会完完全全让你误认为是中国同胞。最小的Lillian还到中国参加过中文辩论赛。哥大最初的建校目标是:“在已知的语言、人文和科学领域内教导和教育青年。”
哥伦比亚大学小百科
哥伦比亚大学的教师及课程设置都必须围绕以下3个问题来展开:一、让学生学习什么?二、用什么方法教育学生?三、毕业时,学生除了学位和所学的知识外还具备何种世界观?哥大最强调的一点是实践,注重学校与社会结合,鼓励教师走出课堂和学校,学以致用。哥大还经常举办研究生论坛,主席、评委都由学生自己充当,但会议程序和规格则完全和正式的研讨会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