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善于纳谏善于虚心听取臣下意见,从善如流,从不刚愎自用,独断专行,这是太祖很重要的一个优点。太祖在位期间,曾经发生这样一件事。翰林学士欧阳炯性情坦率,不拘小节。太祖知道他有雅喜长笛的特长,于是召他到便殿演奏乐曲。御史中丞刘温叟知道这件事后叩开殿门,请求见太祖。他劝谏太祖说:“禁署之职,典司法命,不可做伶人事。”太祖解释说:“朕近来听说孟昶君臣溺于声乐,欧阳炯官至宰相,尚习此拔,因而被我擒获。所以召欧阳炯演奏,是想验证一下此语是否虚妄。”刘温叟谦虚地辞谢说:“臣愚不识陛下鉴戒之微旨。”从此以后,太祖再也没有召欧阳炯奏曲。又有一次,刘温叟晚上回家,途中要路过宫门。宋太祖正与几个内侍在明德门登楼。在前边引路的侍役将这一情况报告给刘温叟。刘温叟下令引路侍役继续前行如同往常一样从宫门经过。第二天,刘温叟请求召对,对太祖说道:“人主非时登,那么近侍都希望得到恩惠,京城诸军也希望得到赏赐。臣所以在宫门前用仪仗队呼喝开路而过,是想让大家明白陛下非时不登楼。”实际上,刘温叟的意思是提醒太祖今后不要随便登楼,太祖虚心接受了刘温叟的建议。
宋太祖虚心纳谏,其中赵普和赵光义的建议和意见被采纳得最多。赵普经常纠正宋太祖错误或有失身份的言行。开宝二年(969),宋太祖亲征北汉,驻跸潞州。当时各地转运的军需物资全部在那里集中,城中车乘大增,造成道路堵塞。宋太祖听说后,以为是故意稽留,准备治转运使的罪。赵普急忙劝谏太祖说:“军队刚到,而转运使获罪,敌人知道后,一定以为我军储备不足,无法威慑敌人,应当选择善于处理繁重难办事务的官吏治理此州。”宋太祖接受赵普的劝谏,没有治转运使的罪,任命王祜管理潞州。王祜很快到任,发遣车乘,行路畅通无阻。
地方文武官吏的意见和建议,宋太祖也予以广泛采纳。李谦溥为隰州刺史十年,敌人不敢侵犯边境。他招收的将领刘进,勇力绝人。由于李谦溥待之甚厚,故得其死力,经常往来巡边,以少胜多。北汉统治者视刘进为心腹之患,遂打算实施反间计除掉刘进。晋州节度使赵赞得到了北汉的反间蜡书,上报朝廷。太祖命令将刘进押送朝廷。李谦溥先把刘进找来盘问事情缘由,刘进请求一死。李谦溥表示要以宗族四十口人命保全刘进,于是上书太祖说:“刘进为北汉人所恶,此乃反间计。”奏书送到朝廷,宋太祖恍然大悟,急忙命令释放刘进,并对他进行赏赐。
为了便于听取意见,了解民情,宋太祖经常鼓励大臣或平民百姓上书言事,并形成制度,“每五日内殿起居,百官以次转对,并必须指陈时政得失,朝廷急务,或刑狱冤滥,百姓疾苦,咸采访以闻,仍须直书其事,不在广有牵引。事关急切者,许非时诣阁上章,不得候次对。”转对制度无疑有利于广开言路,下情上达。
宋太祖经常就治国安邦的有关事宜召来相关的人员来讨论、咨询,从中寻找解决的办法。黄河历来肆虐为患,治理黄河成为国家当务之急。宋太祖曾专门发布诏书:“凡搢绅多士,草泽之伦,有素习河渠之书,深知疏导之策,若为经久,可免重劳,并许诣阙上书,附驿条奏。”并表示一定亲自阅览有关建议,用其所优,予以嘉奖。当时东鲁逸人回合著有《禹元经》十二篇,宋太祖闻悉召见田告,向他询问治水之道,田告的回答令宋太祖十分满意。宋太祖准备授予官职,因田告本人要求回家奉养老父而罢官。
治国之策也是宋太祖经常求访的内容。真定隆兴观善于养生的道士苏澄,后唐、后晋数次被召见,都没有应召。契丹国主也曾对他加以笼络,苏澄也对其置之不理。宋太祖即位后,召见苏澄,对他说:“朕作建隆观,思得有道之士居之,师岂有意乎?”苏澄回答说京师人多喧闹,不适宜居住。太祖并没有勉强他。开宝二年(969),宋太祖亲征太原未果,在返回途中到真定隆兴观向苏澄探访养生之术,苏澄回答说:“臣养生,不过精思炼气耳。帝王养生,则异于是。老子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欲而民自正。’无为无欲,凝神太和。昔黄帝、唐尧享国永年,用此道也。”宋太祖听了苏澄“无为无欲”的阐述耳目为之一新,非常高兴。处士王昭素对《易经》颇有研究,著《易论》三十三篇,学者多从之游学。宋太祖闻其声名,决定召见他。王昭素当时已年届古稀,太祖问他:“为什么不做官?以致相见恨晚。”要求王昭素讲解《乾卦》。当讲到“九五飞龙在天”句时,王昭素严肃地说:“此爻正当陛下今日之事。”并援引证据,议论朝政。太祖非常高兴,乘势以民事民生求访。王照素诚实无隐,一一道来。太祖更加赞赏。又问治世养身之术,王昭素说:“治世莫若爱民,养身莫若寡欲。”太祖十分欣赏这两句话,将其书写在屏风上,时刻警醒自己。无为无欲、爱民寡欲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宋太祖制定政策、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刑乱世用重法”,加强中央集权,扭转唐末五代以来的混乱局面,当然离不开严刑峻法,但涉及民生问题时,宋太祖基本上做到了轻徭薄赋,给人们生活出路。这既是安定人心的需要,又是巩固政权、长治久安的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