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图谋幽云十六州密切相关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迁都洛阳的争论。
赵匡胤夺取政权之后,即因后周之旧京,以东京(今河南开封市)作为都城。
开封是我国的一座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城,始建于春秋时期,当时郑庄公在此建筑此城,起名开封,含有“开拓封疆”之意。后又称大梁、陈留、浚仪、汴州、汴梁、东京。战国时的魏、五代时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和金,均以此为国都,故一向有“七朝都会”之称,是我国著名的古都之一。
华北平原的南端便是“开封”的盘踞地带,是中原的要害之地。北面有波浪滔天的黄河之水为天然屏障,南面有江、淮两大水系通过汴水与之相连,东面是跟它遥遥相望的巍巍泰山,西面又有函谷古道同关中相通,正是地处“咽喉中华,阃域中华”的天下要冲之地。历经朝代变更的开封,到宋建立时,它已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
开封四周是陂泽相望、河流纵横的平原沃野,物产丰富,随着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特别是开凿运河以后,开封作为联系黄、淮两大水系的枢纽,逐渐成为全国的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宋都大梁,有四河可以漕运。曰汴河,曰黄河,曰惠民河,曰广济渠。”开封正处于汴河的中枢,而汴河自隋唐以后就是我国南北水运交通干线,开封往西接黄、渭直达洛阳、长安;往东南可直接于江淮、两浙、荆湖,并联系岭南相通、川蜀广大地区。所谓“汴水横亘中国,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发达开封因此成为经济繁荣,商业繁荣的一大水陆都会。
开封虽然从政治、经济上讲有许多优越和便利条件,但从军事上讲,它不适宜作为都城因其有致命的缺陷。除了一条黄河以外,没有险隘的山川,为四战之地,在战国后期的时候,张仪就曾对魏哀王说:“魏地四平,诸侯四通,条达辐揍,无有名山大川之限。魏之地势,故战场也。”这里所指的“魏地”,就是指今开封一带。在燕云十六州被辽侵占的情况下,辽便可以轻易的南下,冲破宋边防线,**,便可直捣黄河。而黄河一旦失势,那么开封也就处于辽兵的直接威胁之下。
赵匡胤在平定南方之后出于军事上的考虑,即提出了迁都的问题。赵匡胤以为定都长安是上策定,都洛阳是中策定,都开封是下策。因此,他要求先将都城迁到洛阳,再迁到长安。这样做的目的是“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
河南省西部黄河中游以南的伊洛盆地便是洛阳地界,因位于洛水之北得名。这里北依邙山,可与幽燕相通,南对伊阙,可达江汉,西控渑崤关东中,邻齐鲁江淮,适扼我国古代东西南北的交通要道,形势险要,位置优越。曾作为“九朝古都”,在很长的时期内,是我国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周武王灭商后,定都镐京,为谋划如何统领天下,时常夜不能寐,最后选定在黄河以南的伊洛一带建立行都雄邑,也就是洛阳。后来虽因故未能迁都于此,但对此地一直都很看重,为了加强对东方的控制,令周成王长驻于此。到公元前770年周平王终于迁都到这里,史称东周。公元前202年春,刘邦也以洛阳,为国都,但由于比较迷信避诲“水”字,改洛字去水加佳,称为“雒阳”。后来觉得洛阳形势不如长安,才将都城定于长安。东汉建立后,刘秀将都城安在洛阳。经过安史之乱后,“宫室焚烧,十不存一”,洛阳遭到了严重破坏,周围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五代时朱温在开封称帝,后迁都于此。经过重新整修,洛阳又恢复了往日繁荣昌盛的面貌。
长安,也就是西安,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古都之一。它位于关中平原的中央,地当渭水之南,秦岭之北。这里有十分优越自然环境,关中平原北部的条条山脉和丘源,各趋一方,环绕着古老的西安城,其间有渭河、泾河、浐河、灞河、潘河、涝河、沣河、珣河诸水流过,有“****兮八川分流”和“八水绕长安”之说,是我国封建社会前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其战略地位不容忽视。唐以后连遭战火洗劫,加上经济重心的南移,战略地位也随之下降,但依然处于控扼西北,屏蔽中原的重要地位。
赵匡胤之所以要将都城迁到洛阳,除了要“据山河之胜”外,还包含着这样一股浓烈的感情因素在里面。
树高千丈,落叶归根。老来怀旧,人之常情。洛阳是赵匡胤出生的地方,他的童年就是在那里度过的。几十年过去了,虽整日里戎马佐您,南征北战,但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总是梦回洛阳。如今,当年那位默默无闻的少年,摇身变为叱咤风云的皇上,衣锦还乡的念头更加迫切,难以压抑。于是,开宝九年(976)四月中旬,赵匡胤总算是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洛阳。
几十年的时间,在人的生命历程中是一段不算短的光阴。面对着物是人非的洛阳,赵匡胤既陌生又熟悉。既欣喜而又有几分凄凉,也许是老之将至,让人变得脆弱。这里的一山一水、花草树木都让他备感亲切,流连忘返,久久不愿离开,于是决定把都城迁到洛阳。
但是,迁都洛阳的这一想法却遭到了大臣们的一致反对。特别是起居郎李符上书,陈述了八条难以迁都的理由:洛阳凋敝,宫阙残缺,郊庙未修,百官不备,畿内民困,军食不充,壁垒未设,千军万马盛暑难行,等等。对于这些理由,赵匡胤不置可否。直到五月初,在完成了一系列祭祀活动后,赵匡胤依旧没有回开封,铁骑左右厢都指挥使李怀忠又劝说道:“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都下兵数十万人,淮米数百万斛,咸仰给焉。陛下居此,将安取之?且府库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动摇。若遽迁都,臣实未见其便。”最后,晋王赵光义只得亲自出马了。他说:“迁都未便。”赵匡胤回答:“迁河南未已,久当迁长安。”赵光义叩头切谏。赵匡胤解释说:“吾将西迁者无它,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赵光义又说:“在德,不在险。”赵匡胤默然良久,最终放弃了迁都的打算,依依不舍地离开洛阳,回到开封。
一切迁都的风波就这样平息了。赵光义认为保有天下靠的是德政,而不是天然险阻。这话是对的,但是有一点赵光义没有想到,那就是地形却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一个重要因素。尽管长安、洛阳有不足,但开封也同样有致命的缺陷。定都开封,必须将重兵把守在这个京畿重地的周围,守内的结果,必然导致边防的空虚;强干的结果,不可避免地带来边疆的虚弱。这也就导致了后来真宗时被迫同辽签订的城下之盟,徽宗、钦宗成为金兵阶下之囚,就是最好的见证。
对于定都开封给宋边防带来的严重影响,赵匡胤却预见到了,而赵光义没有看到,赵匡胤在被迫放弃迁都的打算后,曾深有感触地对左右说:“定都开封,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后来的历史充分证明,赵匡胤的深谋远虑,他的预见是正确的。抛开这场迁都争论的是非优劣不论,仅此一点,就可以说明赵匡胤的眼光具有独到之处,见识的确高人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