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马寅初(1882-1982),字元善,浙江嵊州市人,早年就读于天津北洋大学。后来接受了蔡元培聘请,任北大教授。
马寅初是北大历史上第一任教务长,又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任北大校长,“文革”结束后,又任名誉校长,这是北大历史上仅有的一种文化现象。他三进北大,在北大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五四”运动前后,马寅初已是北大的著名教授。在北大任教期间,他先后讲授过银行学、货币学、财政学、保险学、交易所、汇兑论等应用经济学课程。他讲课深入浅出,生动活泼,联系实际,有启发性,备受学生欢迎。他一向重视研究实际问题,把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倡导学生创办了学生银行。
马寅初还积极支持学生成立各种学术性研究会,并经常应学生邀请发表演讲。他在教育园地里辛勤耕耘了六十余个春秋,桃李满天下。
马寅初不仅是杰出的教育家,更被人们称为不畏权势、坚持真理的经济学家、人口学家。20世纪50年代中期,马寅初提出以节制生育提高人口素质为中心的“新人口论”和综合平衡、按比例发展的经济理论。
他当时却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在康生、陈伯达等人的策划鼓动下,他的正确主张受到了批评。后来又从学术上的批判升格为政治上的批判。这位当时年近80的老人,不服“权威”,孤军作战,又被撤去了北京大学校长的职务,随后,又离开人大常委会。
在学术问题上,他不唯上、不唯书、不唯风,只唯实,敢于坚持自己认定的真理,舌战名家不曾退却,为我国学术争鸣开创了一代新风,也为后来的学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马寅初先生的一生,是追求光明、坚持真理的一生。他不仅以他那卓然自立的、先于时代的独立思想,而且以他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和他坚定的人格,把他毕生所崇尚的“北大精神”予以了淋漓尽致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