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时候,四川江知县接到一起田地诉讼案。原告小张是一个普通的收赋税的小吏,他状告自己的邻居小王无故霸占自家良田20亩。
被告小王申辩道:“大人明鉴,根本没有这样的事情。这20亩良田是我的爷爷留下来的。去年,小张来我家收税,但是我当时根本交不出赋税。这时小张提议说,如果我将自己家的田产划归到他的名下,就可以不交赋税了。当时我只能同意了,所以在字据上写着我的田产划归给他,但是实际上这20亩地依然是我的。”
小张听到对方反驳赶忙说:“大人,他说谎,10年前,王家遇见急事,所以主动将20亩地卖给了我,我这里有字据作证。”
小张边说边呈上证据给知县,知县大人仔细观察发现,这张叠起来的字据是使用白宣纸写的,纸张已经完全发黄,边缘也磨损很多,一看就是年代久远。江知县反复将字据叠起展开,突然,灵光一闪,大声说道:“大胆小张,竟敢伪造字据,诬告小王,还不从实招来!”
江知县究竟从这张发黄的字据上发现了什么,从而认定小张是在说谎呢?
参考答案
原来,江知县发现这张字据整个都是发黄的,但是由于字据是折叠起来存放的,所以被折叠起来的里面应该相对白一些才对,而现在这样均匀的黄色肯定就是有人故意为之。既然字据是假的,显然小张的整个供词都是假的,所以江知县才马上断定了此案的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