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作家马克·吐温相信大家都是知道的,这个大作家过去其实只是一家叫作《密苏里州报》报社的一名小雇员。而且他在报社工作的时间里,因为自己思维非常独特又不会变通引起了主编的不满。这位主编亲手写了一封解雇书给马克·吐温。马克·吐温收到解雇书一看,大概是因为主编很生气,所以整封解雇书除了主编的签名其余部分都非常非常潦草。他好好地收起了这封解雇书,然后没有争执,收拾了自己的东西就离开了报社。
过了很多年,马克·吐温因为《黄金时代》这本书的出版,成为美国人人皆知的现实主义作家。当年的主编非常后悔自己曾经写了一封解雇书给这位大作家,所以一直希望能够有机会好好地向马克·吐温解释一下,当年是太激动造成的。正在主编觉得自己找不到机会好好道歉的时候,马克·吐温竟然主动地回到了报社找到了主编。
“主编先生,我是特意来向您表示感谢的。”马克·吐温非常热情地对主编说。
“谢谢?”原本心里就非常不安的主编听到马克·吐温这样说,就更加不知道怎么办了,就小心地问道:“我当年解雇了您,一定给您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我非常抱歉。您从这里离开之后,生活的还好吗?”
马克·吐温高兴地说:“非常好!因为主编先生您亲自给我写了一封推荐信,所以我找到了一个比这里还要好的工作。”
"推荐信?"主编更加奇怪地问道,"我只是写了一封解雇你的通知书啊!"
你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吗?无中生有的推荐信是从哪里来的?
参考答案
其实马克·吐温是充分利用了自己的求异思维,既然这是一封潦草得看不出内容的解雇书,那么为什么他不能成为一封看不出内容的推荐信呢?从相反的角度思考,就会发现这封解雇书用途非常广。因为主编很有名,笔迹也很特别,同行的人只要一看就知道是他的笔迹。但是由于只有名字清晰,马克·吐温就对大家宣称:“这是鼎鼎有名的主编先生亲手为我写的推荐信。”看不懂信的内容的人自然不好意思询问,也就信以为真了,马克·吐温就这样利用求异思维得到了一个再好不过的工作。怎么样,你生活里有没有和这个相似的例子呢,你是怎么解决的,现在有更好的想法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