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多学而识:识,记义。孔子常教弟子博学于文,弟子遂疑孔子当是多学而记识在心者,故孔子试以此为问。
然,非与:与,疑问辞,同欤。子贡初答曰然,随即自疑,因复问。
一以贯之:贯,穿义。一以贯之,如孔子言《诗》,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言礼,曰:“礼,与其奢也宁俭。”
又曰:“殷因于夏礼,周因于殷礼,虽百世可知。”此等皆所谓一以贯之。惟诗礼之上,犹有贯通此诗礼者。多学,即犹言下学。一贯,则上达矣。上达自下学来,一贯自多学来。非多学,则无可贯。如云:“文武之道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夫子焉不学”,是其多学。又曰:“文不在兹乎”,则又一以贯之矣。故求一贯,须先多学。多学当求一贯,不当专务多学而识,亦不当于多学外别求一贯。
本章一以贯之,与“孔子告曾子”章一以贯之,两章“之”字所指微不同。告曾子是吾道一以贯之,“之”指道。本章告子贡多学一以贯之,“之”指学。然道与学仍当一以贯之。道之所得本于学,学之所求即在道。学者当由此两章再深求孔子一贯之义始得。谓孔子告曾子者其义深,告子贡者其义浅,因孔子之言而可以测曾子、子贡两人所学之深浅,则殊未见其诚然。
【白话试译】
先生说:“赐呀!你以为我是多学了而一一记在心的吗?”子贡对道:“是呀。(随又说)
不是吗?”先生说:“不是的。我是在此多学中有个一来贯通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