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平民政府之產生(1 / 1)

国史大纲:全2册 钱穆 432 字 3个月前

秦滅六國,二世而亡,此乃古代貴族封建勢力之逐步崩潰,而秦亡為其最後之一幕。直至漢興,始為中國史上平民政權之初創。

高祖父稱太公,無名。母曰劉媼,並亡其性。高袓行三,故曰劉季,既有天下,因名邦。一時羣臣,如蕭何為沛主吏掾,曹參為獄掾,任敖獄吏,周苛泗水卒史,申屠嘉材官,陳平、王陵、陸買、酈商等皆白徒,周勃織薄曲、吹簫給喪事,樊噲屠狗,灌嬰販繒,婁敬挽車,惟張良為韓相貴胄。漢初王后亦多出微賤。項羽、田橫之徒皆責族,而皆不能成事,此可以覘世變。

平民政府必然創建,殆為當時歷史趨勢一種不可抗之進程。然在平民政府創建的過程中,卻屢次有「封建」思想之復活。

秦始皇二十六年丞相王綰等議複封建,三十四年博士淳于越等又議複封建。至二世皇帝元年,東方革命軍起,各為六國立後。漢高平項王,封韓信、彭越、黥布諸人為王;迨異姓諸王逐漸鏟滅,又封宗室同姓諸王。

直到景帝削平吳、楚七國之亂,平民政府之統一事業始告完成。當時平民政府的第二個反動思想則為「無為而治」。

漢初政府純悴代表一種農民素撲的精神,無為主義即為農民社會政治思想之反映。因此恭儉無為、與民休息,遂為漢初政府之兩大信念。因亂後社會經濟破產,人心厭亂,戰國晚年黃老一派消極思想,遂最先在農民政府裡面得勢。

「無為」之實則為「因循」。因此漢初制度、法律一切全依秦舊。即如蕭何定律,而夷三族、訞言令、挾書律等皆存在。至孝惠、高後、文帝時逐漸廢除,惟精神上漢則恭儉,秦則驕奢,此其異。戰國晚年申韓一派的法家思想,遂繼黃老而為漢冶之指導。太史公謂申韓本於黃老,亦自就漢代情形言之。

此種趨勢,在文、景時逐漸開展。一面漢廷削平吳、楚七國之亂,一面又漸漸有所謂「酷吏」出現,用朝廷法令來裁抑社會上的「遊俠」與「商人」。功臣、列侯、宰相、大臣,亦不斷受朝廷法令制裁。中央統一政府之權力與尊嚴,逐漸鞏固,而後醞孕出漢武一朝之變法。

平民政府有其必須完成之兩大任務,首先要完成統一,其次為完成文治。漢政府之實際統一,始於景帝。漢政府文治之蒸,則始於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