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应养成“专注”的习惯(1 / 1)

所谓“专注”,就是集中精力、全神贯注,把意识集中在某种特定的行为上。一个专注的人,往往能够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智慧凝聚到所要干的事情上,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对于孩子来说,“专注”不仅仅是一种习惯,一种做事的态度,更是他们获得优质人生的一大重要因素。一个善于控制自我、管理自我的孩子,才能做到“专注”。因此,要想孩子做事专注,家长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家长以身作则

家长的言行举止、行为方式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示范作用。由此,家长培养孩子专注的习惯,首先要从自身做起。例如,做事情的时候专心投入,玩的时候也能尽情尽兴。家长的这些做法会给孩子留下很深的印象,并以此为做事的准则加以遵循。

2.让孩子集中精力做一件事

家长除了自身示范之外,还应该要求孩子集中精力,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家长需要让孩子知道,一次只做一件事情的意义所在: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并且认真做的话,就可以省去做错了重新再徽的麻烦,这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办事效率。此外,这种只关注自己完成情况的工作态度,会帮助我们获得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在自己的成就感中快乐地完成任务。

3.要求孩子做事不要三心二意

很多孩子都有做事三心二意的坏毛病,比如,他们喜欢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一边写作业一边听音乐;手里做着功课,可心里想的却是课外活动。做事情三心二意最终将一事无成。因此,家长要告诫孩子,一定要一心一意地做事情,比如,做作业的时候不要想着玩,而玩的时候则要痛痛快快地玩,不必想自己的功课有没有完成,会不会被爸爸妈妈批评等。孩子一旦养成一心一意做事情的习惯,就能防止自己走神、不专注。

4.排除分心因素

为了让孩子养成专注做事的习惯,家长一定要将那些容易使孩子分心的诱因排除,使孩子能够专心于一件事情上。比如,孩子进餐的时间可能正好是电视里播放动画片的时间,于是许多孩子会不时地被动画片所吸引,情不自禁地边吃边看起来了,这样一来孩子当然会吃得很慢,这时,家长的正确做法是,关掉电视机,或者把进餐的时间提前或推后。再如,在孩子学习时,家长应当尽量给他创造一个较为安静的、不受干扰的学习环境,这时家长不要上网玩游戏,不要给朋友打电话聊天,不要不时地去嘘寒问暖,即使是在做家务也要尽量防止发出很响的声音。

5.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孩子专注的习惯建立在自我控制能力上,因此,家长应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

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计划地进行。应从帮助孩子控制外部行为做起,要求孩子在一段时间内专心做一件事,不要一会儿干这,一会儿干那(如不要边吃饭边玩);看书、绘画时要保持正确的姿势,不乱动、不**。还可以让孩子通过某项专门训练,如练琴、书法、绘画等来培养自制力。训练时最好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因为这样可以形成心理活动定向,即每当孩子在习惯了的时间和地点坐下时,精神便条件反射地集中起来。

还可以用奖励的办法鼓励孩子提高自制力。例如,一个平时写字总是拖拖拉拉、漫不经心的孩子,如果你许诺他认真写字,按时完成任务之后就送一件他一直想得到的礼物,他一定会安下心来,集中注意力认真地写字。

6.孩子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

如果家长要求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家庭作业,孩子就会按照家长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在这一限定的时间内,他就会集中注意力,努力认真地完成作业。

研究表明:不同年龄的孩子的注意力稳定时间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5~10岁的孩子能集中注意力20分钟左右;10~12岁的孩子能集中注意力25分钟左右;12岁以上的孩子可以集中注意力半小时以上。可见,如果让一个10岁的孩子坐在那里60分钟,专注地完成作业几乎是不可能的。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给孩子安排合理的时间,让孩子在适当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以保证完成作业或学习任务。

如果家长给孩子布置的作业过多,超过了孩子注意力稳定的时间,则应该让孩子一部分一部分地完成,使孩子的学习有张有弛,这样有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如果家长不允许孩子中途休息,长时间地让孩子做作业,甚至坐在孩子的旁边监督,还唠叨个不停,这样容易使孩子产生抵触的心理,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注意力越来越不集中。

7.教给孩子专注的方法

刘炜的爸爸听老师说,刘炜在上课的时候经常精神不集中,很多时候,对于老师的问题他都答非所问。为此,爸爸给刘炜下了死命令,要求他上课的时候必须全神贯注,具体地讲,就是:

(1)眼睛盯着老师。老师的动作、老师的板书、老师的推导和演算过程,一样都不许落下。

(2)耳朵跟着老师。老师突出的重点、讲解的难点、强调的细节都必须听清楚,弄明白。

(3)笔头要跟上。听课时的一些要点、联想、感受,甚至迸出的火花要随手记下来,在书上也要有标注。

(4)注意力集中。要边看边听边琢磨,注意相关知识的联系,想得广一点、深一点,总结出规律和方法。

爸爸意味深长地对刘炜说:“眼在、耳在、神在,那才叫上课。”

刘炜按照爸爸说的那样,上课注意力集中以后,再认真做作业,到了期末考试,好像不用怎么复习,拿出课本和笔记本一翻,老师讲的就都在眼前了。正因为如此,刘炜的学习成绩直线上升。

为此,刘炜深有感触地说:“如果我的爸爸与其他人一样只会要求我说‘上课要集中精神,要听老师的话,考试要考100分’却不告诉我具体怎么做,我想我必定一头雾水。爸爸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告诉我怎么做才是全神贯注的表现。而我按照爸爸说的做了,自然也就做到了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刘炜的例子告诉我们,只有教给孩子专注的方法,孩子才能更好地执行,并使之成为一种习惯。

总之,孩子专注的习惯是在学习和生活中循序渐进,慢慢养成的。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要有个梯度,不能要求孩子一下子就做到“心无旁骛”。如果孩子一时还不能达到自己的要求,家长应耐心引导,给予信任。只有经过长期的训练,孩子的注意之窗才能洒入更多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