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毛病(1 / 1)

培养出一个充满自信、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尊重自我的孩子是每一位家长共同的心愿,因为,一个有良好的自我意识、自信的孩子能够创造出精彩的人生。如果孩子过于自我,难免就会落入以“自我为中心”的陷阱里,变得任性、刁蛮、狂傲无羁,甚至冷酷无情,这就背离了家长的原意,变得令人担忧了!

事实上,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并不是说要纵容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坏毛病。以“自我为中心”是孩子对自己过于重视的表现,他们自以为是自己的“主导者”和“控制者”,谁都必须听自己的,如果有谁不顺从自己的意愿,就觉得自己的“权利”受到了侵犯,变得郁郁寡欢。为了保住“中心”这一位置,许多孩子不惜用哭闹、纠缠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这不但影响了孩子与人的正常交往,还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对其今后的发展是不利的!作为家长,既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自我意识,也要防止孩子过于自我,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因此,要把握好教育的“度”。

对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家长需要学习并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在正确认识孩子自我意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做以下努力:

1.让孩子形成人人平等的意识

要改变孩子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家长应该取消孩子在家中的“特殊”地位,合理满足孩子的需求,让孩子知道自己在家庭中与其他成员是平等的,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家长应坚决拒绝,以消除其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家长应该通过各种方式使孩子懂得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需要分担共享,并使其懂得应该经常关心他人,而不能放任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同时应帮助孩子树立群体思想,这样可以使孩子以自我中心的行为逐渐减少。

2.千万不要以孩子为“中心”

家里人不要整天围绕着孩子转,万事不能以孩子为中心,当孩子形成了以“我”为中心的性格,那么,他是不知道如何关心别人的。

3.给予孩子充分的关注

有时候,孩子无理取闹仅仅是想要家长多陪陪他,如果是这种情况,家长可以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给孩子足够的爱和关注。当然,在关注孩子的同时,家长还应该让孩子认识到,家长因为爱他,所以关注他,但他并不是这个世界的中心,其他人的需求也同样需要得到尊重。当孩子逐渐形成这一意识以后,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毛病就会慢慢得以克服。

4.制定规矩拒绝孩子不合理的要求

家长可以制定一些规矩,并耐心、详细地向孩子讲解这些规矩,让孩子在遵守这些规矩的过程中明白,他是家庭与社会的一员,遵守一定的规矩是必须的。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不管孩子如何哭闹,一旦规矩设立,家长就一定要坚持原则,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明白,无论如何,他必须遵守这些规矩。如果家长因为孩子的哭闹而轻易地将规矩抛到一边,那么,这些规矩就会形同虚设,同时家长的威信也会在孩子的眼里大打折扣。

5.教孩子运用“角色互换”,弱化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

“角色互换”就是转换与他人的位置,实际体会别人的需求、感受与悲欢苦愁。如孩子做了对不住别人的事,家长应要求孩子站在别人的角度想一想:如果另一方是自己会是什么感受,这样就会使孩子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不安、羞愧。“角色互换”能很好地起到弱化以“自我为中心”的作用,帮助孩子从自己角度出发转为能考虑别人的感受和需要。

让孩子知道,当他为别人着想的时候,你会感到很欣慰,并表扬他,告诉他:“你学会关心别人了,我感到很高兴。”有时,还可给予适当的奖励,久而久之,孩子的行为就会得到巩固和强化。

6.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

如附近的露营、广播体操、看露天电影等集体活动都应该让孩子参加,以增长孩子的社会知识。当然,孩子在活动的过程中难免会感到不如意,作为家长,不要想着孩子事事都不能吃亏,其实让孩子经受一些挫折会更加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生活中的挫折会让孩子变得更加成熟与坚强,没有经过挫折的孩子永远长不大。孩子与人交往有问题,在与人交往中受了委屈未必是坏事,那种担心孩子与人交往存在问题就不允许孩子与人交往的做法只能使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对于孩子来说,多参加社会活动,开阔眼界,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7.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

教育孩子虚心学习伙伴的长处,尊重别人的意见,珍惜与小伙伴之间的友谊,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可以制止他的某些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家长应帮助孩子从狭隘的圈子中跳出来,引导孩子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以求理解他人,并教孩子学会尊重、关心、帮助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