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自信心(1 / 1)

自信心是对自己积极、肯定而又切合实际的评价与体验,它是情绪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越自信的人越容易获得成功,而越成功的人,也越自信。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自信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只有自信,一个人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潜能,也只有自信的人,才能在面对别人的恶意攻击时沉稳以对,在挫折与困难面前不低头、不退缩。可以说,自信是一个人打开生命潜能大门的钥匙,是我们每个人获得成功、幸福人生的保证。

在今天的中国,杨澜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而曾经,杨澜也不过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是什么成就了她今日的非凡呢?杨澜的回答是:自信!正是自信的气质让她获得了一般人所不能企及的成就。

杨澜大学毕业的时候,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节目正招聘主持人,杨澜便去应聘了。在应聘的过程中,杨澜过三关,斩六将,与一位长得非常漂亮的女孩一起冲入了决赛。两个人的最后对决,意味着她们中的一位将有幸成为《正大综艺》节目的主持人。

杨澜的好胜心一下子被激起,她想:“虽然我没有我的竞争对手漂亮,但我会努力来证明我的好口才、好素质,我相信我会取得胜利的。”她带着这种强烈的自信心登场了。

这次考试的两个题目是:你将如何做这个节目的主持人和介绍一下你自己。

杨澜是这样开始的:“我认为主持人的首要标准不应该是容貌,而是要看她是否有强烈的与观众沟通的愿望。我希望做这个节目的主持人,是因为我特别喜欢旅游。人与大自然相亲相近的快感是无与伦比的,我要把这些感受讲给观众听……”

在介绍自己时,杨澜这样说:“父母给我起名为‘澜’,就是希望我能有海一样开阔的胸襟,自强、自立。我相信自己能做到这点……”杨澜一口气讲了半个小时,没有一点文字参考。她的语言流畅,思维缜密,富有思想性,很快就赢得了诸位领导的赏识。人们不再关注她是否是一个漂亮的主持人,而是被她出众的口才、自信的气质、饱满的精神状态吸引住了。

当杨澜再回到那个房间时,她已经被各位评委公认为是这个节目最合适的主持人了。

杨澜的成功来自她内心的自信,凭着这种自信,这股冲劲儿,杨澜把握住了人生中最难得的好机会,为她后来的成功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如果缺乏那份自信和从容,也许今天的杨澜就像她自己说的那样:担任了某个大饭店的某个职位,带着职业的微笑,在一张办公桌前办公了。 对于孩子来说,自信心的培养尤其重要,一个自信的孩子,在被失败或者挫折击倒以后,依然能够高举自信之剑,继续为成功打拼。在自信的驱使下,这些孩子敢于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并在失败中看到成功的希望,鼓励自己不断努力,从而获得最终的成功。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是每一位家长的责任。要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家长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努力:

1.家长应把赞扬和鼓励作为教育孩子的主导方法

孩子是否自信,与家长对他的评价有直接关系。

几乎每个家长都有这样的观念,教育孩子,就是不断地指出孩子的缺点和不足,对孩子的不正确行为提出批评,以为这样孩子就会逐渐变好。事实上,这种做法是极端错误的。人是不会因为批评而变好的。家长平时对孩子只有批评,没有表扬,就会在孩子心目中不知不觉地塑造起不佳的自我形象。所以,建议家长们,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自信,不妨平心静气地坐下来,写出孩子值得欣赏的优点。比如,“很有爱心,对小动物很好”,“很有礼貌,会主动和朋友打招呼”等人格特质。如果要称赞孩子的学习表现,“学习很认真、负责”,“会自我督促学习”等就是很好的理由。多鼓励和肯定孩子,让他对自己时刻充满自信,会让他的情商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2.通过集体活动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任何人都有被激励的愿望,这愿望像一扇门,是从里面反锁的,钥匙在每个孩子的心中,而教育者只有采取一定的措施让孩子主动参与,才能使孩子打开心门,这些措施之一就是集体活动。利用周末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这些活动可大可小,因人而异,能做到“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当然是对集体活动的最好奖赏。

3.告诉孩子:“你能行!”

许多家长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事先假定孩子什么也不会做,什么也做不好,所以,事事都会阻止他们自己做,都要替他们做好。殊不知,这么做的结果是使孩子慢慢地对自己失去信心,失去自己努力去探索、去追求、去锻炼的自觉性。这样,大人们也忘记了只有通过各种锻炼和磨炼才能使孩子成为一个有用之人的道理。所以,要尽量避免这样一种先人为主的错误观念,用激励的办法促使孩子主动做事情,而不是以年龄为由阻止孩子做某件事情。

“你能做好”,这是家长大脑中首先要设定的一个前提。应该相信,孩子和大人一样也能把事情做好,孩子随时随地都应该学习生活的本领。虽然有成功也有失败,但不能因为失败而贬低孩子自身的价值,关键在于孩子是否敢于尝试,敢于面对失败,同时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会受到影响。所以,应该鼓励孩子主动做事情,既不能打击孩子,也不要过分表扬,因为过分表扬容易使孩子产生骄傲的情绪。总之,适当地对孩子进行鼓励和表扬,让孩子得到一种自我满足,增强自尊心和成就感,从而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4.帮助信心不足的孩子树立自信心

俗话说“笨鸟先飞”,“勤能补拙”。家长提前让孩子掌握一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等到与同伴一起学习的时候,孩子就会感觉到“这很好学”,在别的同伴面前就会觉得扬眉吐气,孩子可能比其他同伴学得还快,自然就会信心十足了。

5.让孩子体验成功

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说,要创造一些可以达到成功的机会,使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这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用“低起点、小步子”的方法逐步实施。所谓“低起点”,就是根据孩子的相关准备、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的水平,把孩子再努力一下就可以达到的水平,确定为起点,编者认为实验小学的期中、期末考试出题的难易度把握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它使绝大多数学生在考试结束后都产生了一种积极的、成功的体验。“小步子”就是把事情要求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分解成循序渐进的层次系列,把产生挫折事件的频率减少到最低程度,从而使孩子层层有进步,处处有成功,不断提高自信心和学习的动机。

6.正确对待孩子的失败与挫折

当孩子考试失败或遇到其他挫折,他们需要的不是家长劈头盖脸的一顿训斥,或者阴阳怪气的嘲讽。他们也不需要家长无原则的安慰与同情。他们最需要的是,对他们最重要的人的理解、支持与鼓励。

很多家长,在遇到孩子考试失败时,会因为“孩子给自己丢面子”而生气。在这种情绪的作用下,家长往往会失去理智地做出一些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行为,这对正承受失败打击的孩子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家长一定要正确、理智地对待孩子的失败与挫折,具体做法是:

(1)冷静地对待孩子的挫折与失败,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谈心,找出孩子失败的原因。

(2)理解孩子的心情与苦恼,让孩子知道,失败与挫折是人生必不可少的内容,是一个人成功之前须经历的过程,并且,作为家长,不会因为此事而减少对孩子的爱。

(3)鼓励孩子继续努力。家长首先必须对孩子有信心,孩子才能对自己产生信心。当家长满怀信心和热情鼓励孩子时,会极大地激发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恢复孩子的自信心。

7.避免拿别的孩子跟自己孩子作比较

很多家长,为教育孩子,总是拿班上学习好的孩子来和自己孩子作比较,或拿自己单位同事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作比较,试图让自己孩子能够学习别人孩子的优点,以此激发孩子的上进心。这种做法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有害的。

首先,家长经常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进行比较,会让孩子产生“我”不如他人的感觉,这种感觉会让孩子看不起自己,感到自卑。

其次,家长经常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进行比较,还会让孩子产生嫉妒的心理,当一个人把精力用在嫉妒别人时,他就没有足够的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最后,家长通过比较即使激发起自己孩子向别的孩子学习的欲望,可是,盲目地学习别的孩子,会使你的孩子失掉他自己的特点与个性,成为别的孩,子的复制品。这样的孩子永远都难以赶上或超过别的孩子,从而产生劣等感,最终丧失自信心。

家长应该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独特长处和与众不同的个性,每个孩子只有在他自己实际的基础上发展,才能成才。家长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孩子找出他的长处,发展他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