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一家商场的玩具柜台前,站着一对父女。5岁的小女孩怯生生地拉住父亲的衣襟,恳求父亲再玩一会儿。其实,她并不是贪玩的孩子,她只是让柜台里漂亮的娃娃吸引住了,眼睛里全是想要得到的渴望。
父亲却故意装作看不出女儿的心思,他决定女儿不说出来她想要什么,他就不去主动买给她。他认为,女儿想要什么,应该有说出来的勇气,而不应畏畏缩缩。
小女孩在柜台前不肯离开,想说出要求,又怕父亲拒绝,一脸的忧郁。终于忍不住了,小女孩用细若蚊蝇的声音说:“爸爸,我……我想要一个娃娃。”
“什么?说话别吞吞吐吐,想买什么就大声说出来。”
“我要洋娃娃!”小女孩大声说。爸爸笑了,于是小女孩得到了一个洋娃娃。从这件事中,小女孩也得到了一个经验,在以后的日子里,无论对父母有什么要求,她都会直言不讳地提出来。
这父女俩,就是香港著名财经作家梁凤仪和她的父亲梁卓先生。
梁卓早年单枪匹马开创事业的经历,使他养成了敢说敢做的坚毅性格。他认为一个人要想成功,就不能唯唯诺诺、人云亦云,懦弱不言的人不但令人无法与他交流,也难以表现他自己的能力。
出于这样的考虑,梁卓在教育女儿梁凤仪时,首先就是培养女儿坚决、果断的性格。在成长的过程中,每当梁凤仪让父亲帮忙出谋划策时,梁卓就说:“你想做的事情,你自己决定。”父亲的坚定态度,使梁凤仪养成了一切都靠自己的习惯。
上大学时,梁凤仪表现非常突出,性格泼辣外向、敢作敢为。她写剧本、演戏、当电视主持人,都做得有板有眼。毕业后,她进入香港大公司新鸿基集团,照样无畏地打拼,最终成为最高层领导,在男人的霸业中,赢得了一席之地。
正如一位哲人曾经说的:“勇敢和智慧,是一对孪生兄弟,你如果没有勇气叩开你想走进的那扇大门,那么,你永远都不可能知道那门后的秘密。”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当然,对于孩子来说,勇敢不仅能为他们赢得成功的机会,更蕴含着生的希望。因为“勇敢减轻了命运的打击”。
那么,家长应如何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勇敢的人呢?专家建议:
1.教孩子正视自己畏惧的事物,认清它的真面目,并且坚定地抗拒它
让孩子在面对自己畏惧的事物时,采取坚强的行动,径直地迎向让自己害怕的人或者物,同时辅之以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激励。如“这点区区小事不值得害怕”,“别人能做到我也能做到”,从而为自己打气、壮胆。在困难与阻力面前要有一股敢斗的勇气和气势,从而战胜自己的畏惧怯懦,迎着困难与压力迈出关键的第一步,并义无反顾地大胆往前走。
2.让孩子提高勇气,大胆走出个人的小天地
在平时让孩子模仿和学习一些泰然自若、活跃开朗的人的言谈举止,使其养成镇定、从容、落落大方的习惯。只要能这样做,在今后的各种社交场合里,孩子才不会脸红心跳、瞠目结舌、言不达意了。
3.让孩子重新树立信心
信心的力量就好像身体里的肾上腺素,可以在危机中发挥出你故有的令人惊异的潜力来。恐惧之所以能打败我们,使我们不敢前进,自觉虚弱渺小,那是因为我们的心智受到了恐惧的左右。但一旦危机出现,信心就会使我们冒出一种以前一直隐藏着而没有发挥出来的超级力量,使我们做出前所未有的事来。
4.让孩子时刻保持内心的平静
心中不要有任何妄念和冲突,用正常的、自然的态度来处理情况。事先做一些准备和采取一些预防措施,相信自己,也相信别人,然后正常地、毫无畏惧地做自己该做的事。
5.教孩子不要把忧虑和惧怕隐藏在心中
许多人有忧虑与不安时,总是深藏于心间,不肯坦白地说出来,其实,这种办法是很愚蠢的。内心有忧虑烦闷,应该尽量坦白地讲出来,这不但可以给自己从心理上找出一条出路,而且也有助于恢复头脑的理智,把不必要的忧虑除去,同时找出消除忧虑、抵抗恐惧的方法。
6.激励孩子不要怕困难
人遇到困难,往往是成功的先兆,只有不怕困难的人,才可以战胜任何的忧虑和恐惧。
7.引导孩子把自己力所不及之事暂抛一边
因为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并且每个人的擅长不同,不能相提并论。对于自己的力所不能及之事,何必去想它呢?时时想去做一时所办不到的事,就会令人忧虑不安,因此不妨先暂时罢手,把它抛在一边。
8.告诉孩子,不要在别人面前诉苦
当然心中有什么苦闷,是可以向要好的亲朋诉说的,可是过多地在别人面前诉苦,博取别人的同情,更会觉得自己遭遇不幸。
值得家长们注意的是,培养孩子的勇敢之心,并不等于说强迫孩子做他们不喜欢做的事情,事实上,强迫不能培育出勇气。
有这样一则新闻:
一个年轻的父亲将3岁的儿子放在摩托车前面的踏板上,让他自己站着,抓紧车座,父亲则骑着摩托车左摇右晃地飞驰,儿子被吓得哇哇大哭,行人惊呼危险,父亲也不顾。终于有人强行将摩托车拦下,那位父亲斥之日,儿子爱哭,此举就是要为他练胆,怪来人“管得宽”。
孩子为什么爱哭?就是因为没有安全感!而他为什么没有安全感?从这位父亲“练胆”的方式上,就可以推测出孩子平时的生活恐怕难以得到细致的呵护,更遑论心理上的支持和人格上的尊重了。孩子并非天生胆小,是世界让他感到危险,他才有了恐惧和退缩之心。作为父母,如果不去寻找孩子的恐惧之源加以安抚,反而施以更大的恐惧,就显得有些“南辕北辙”了。
因此,如果你的孩子在某些时候表现出胆怯,家长一定不要责备孩子,应该了解孩子,关注孩子的需要,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