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国农业的特征(1 / 1)

随着中国过去30年来的改革,家庭成为农业生产微观决策的基本单位。由于中国的资源状况和社会经济环境,中国农业部门呈现出以下特征。

中国农业的产业地位与作用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尽管用各种指标所衡量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业地位在不断下降。这种变化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

1952年,中国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0.5%,到1978年下降到28.1%。这种变化,一方面是农业本身的发展规律造成的;另一方面是国家优先发展工业,特别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发展战略导致的。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通过矫正产业结构扭曲得以推动。

由于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20世纪80年代初期,农业比重有所回升。1982年,农业比重曾一度回升到33.9%。之后,这一比重呈下降趋势,1995年中国的农业比重为20.5%,2000年中国的农业比重下降到16.4%,2005年为12.5%,2006年为11.8%。

1952年,中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高达87.5%,这一比例在80年代以前一直停留保持在80%以上。80年代以后,农业人口比重稳步下降,但仍然在较高的水平,2003年这一比重仍然接近60%,为59.5%(《中国统计年鉴》各年数据)。从农业从业劳动力的比重看,中国农业劳动力在社会劳动力中的比重呈明显的下降趋势。1952年农业部门从业人员占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为83.5%这一比重在改革开放前一直保持在70%以上。改革开放后,中国农业从业人员比重逐步下降到50%以下,但是比重仍然很高,2000年至2002年均为50%,2005年为44.7%,2006年为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