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通过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嘴巴尝、手触摸等方法来认识周围事物的过程。
不管是谁,没有观察,便不可能有发现,更不可能有创新。历史上许多有成就的人,都以突出的观察力而著称于世。
英国生理学家埃德加·艾德里安从小就非常喜欢解剖小动物,他经常抓一些小动物进行解剖。并且,在解剖的过程中,他不仅细心观察,还把观察的结果描成图画。
有一次,他正在河边解剖一条死狗,恰好被母亲看到了。由于埃德加·艾德里安的父亲是王室的法律顾问,曾荣获第三级巴斯勋章,作为贵妇人的母亲觉得儿子的行为不体面,于是便埋怨起他来。
艾德里安说:“妈妈,这没什么的,我解剖的是一只死狗。我正在观察狗的肚子里都装着些什么。老师告诉我们,观察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
1908年,艾德里安获得科学奖学金,进入剑桥特里尼蒂学院学习生理学。
1932年,艾德里安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观察是创造的基础,具备观察能力对一个人的创造能力发展至关重要。
1975年出生的任寰,7岁写诗,9岁发表作品,10岁出版第一本诗集,12岁加入河北省作家协会,18岁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至今已出版诗、文集7部,发表各类文章近500篇,并多次获国际、国内文学奖。
任寰小时候不爱说话,这与她从小患过敏性哮喘有关。经常住院、打吊针、输氧的生活使她自然形成了善于用眼睛观察的习惯。
任寰上小学二年级时,父亲有意识地培养她观察和描写大自然。上小学三年级时,父亲又教她注意观察周围人物的外貌和心理,进而观察和思考社会和人生。《10岁女孩任寰诗文选》就是她观察、思考生活的结晶。著名诗歌评论家谢冕称她的诗具有思辨性。
任寰的父母在平时还注意开阔孩子的眼界,充实孩子的生活。比如,让任寰观察家里养的花草、小鱼;晚上带任寰观察星空,讲讲简单的天文知识;白天观云,看到云的流动,讲一讲“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披蓑衣”等谚语的简单道理。
任寰的父母不仅经常引导她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接触生活、观察世界、扩大视野,还鼓励她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以启发其思考问题的能力。然而,这些都为任寰后来的成功起了有极大的作用。
俄国生物学家巴甫洛夫曾说过,“在你研究、实验、观察的时候,不要做一个事实的保管人。你应当力图深入事物根源的奥秘,应当百折不挠地探求支配事实的规律。”这就是说,巴甫洛夫主张观察不但要准确,而且还应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
牛顿从小就是一个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善于观察的人。
牛顿从小就喜欢仔细观察周围的各种事情,而且都力图透过现象看本质,把不懂的地方彻底弄明白。
一天晚上,牛顿仰望着夜空中的月亮和星星。心里想,这星星和月亮为什么能挂在天空上呢?书上说,星星和月亮都在天空转动着,那它们为什么不相撞呢?
像牛顿小时候那样,观察能力较强的孩子,才能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比如,有的孩子以“我的妈妈”为题写作文,他不仅能注意到妈妈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这些现象,还能通过这些现象,发掘出妈妈的内心世界来;有的孩子观察大自然的景色时,不仅能注意到花草树木、气温云彩以及鸟类的活动、土壤的变化,还能从这些变化中找出哪些景色是春天到来的象征,哪些景色是寒冬来临的预兆……
观察能力的高低,影响着孩子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程度。只有观察能力较强的孩子,才能善于捕捉瞬息万变的事物,也才能够发现那些看上去细微却十分重要的细节。换句话说,观察是孩子认识世界的基础,更是孩子日后走向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家长应从小注重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小贴士
孩子观察能力强弱的不同表现。
(1)-般情况下,观察能力强的孩子从小就会表现出一般孩子所没有的细心。比如,在写作业的时候,他们从来不会马马虎虎、写出的字也不会有“缺胳膊”、“断腿”的现象;反之,那些不善于观察的孩子则常犯这样的毛病。
(2)由于观察能力强的孩子能比较快地记住一个人或一个物体的特征,因此他们的记忆能力相对较好;反之,一个不善于观察的孩子,总是胡子、眉毛一起抓,做事情也总是凭大概的印象,因此,其记忆能力则相对较差。
(3)观察能力强的孩子善于观察别人的内心活动,带让家长有意想不到的欣喜;而一个不善于观察的孩子则显得大大咧咧,什么事都不放在心上。
当然,孩子观察能力的强弱还表现在其他很多方面,作为家长,只要留心观察,就能发现自己的孩子属于哪一个类型。只有充分地了解孩子,才能更好地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