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有意注意训练(1 / 1)

爱因斯坦25岁生日那天,他的朋友知道他早就想尝尝美味的鱼子酱,于是给他买了鱼子酱作为礼物。

爱因斯坦一边吃一边兴致勃勃地与朋友谈论着白炽灯。正当讨论进行得最激烈的时候,鱼子酱上来了,爱因斯坦一边讲灯丝的材料,一边把鱼子酱送进了嘴里。

吃完后,朋友问爱因斯坦:“你知道吃的是什么吗?”

“是什么啊?”爱因斯坦问。

“就是你一直想品尝的鱼子酱呀!”

“啊?是鱼子酱?”爱因斯坦不好意思地叫了起来。

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经验,许多事物在我们眼前出现了许多次,但是我们总是“视而不见”。为什么呢?那是因为,这些事物不符合自己的需要,我们的大脑感到没有必要去理睬它们。上例中的爱因斯坦就是因为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讨论问题上而没有把注意力放在鱼子酱上,因此吃了鱼子酱也不知道。

可见,不管要注意什么,首先要主动去注意,只有“有意注意”,才会真正注意到。如果爱因斯坦的朋友之前告诉他这是鱼子酱,爱因斯坦就会有目的地去注意鱼子酱了,这种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就是有意注意。它是注意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形式,服从于一定的活动任务,并受人的意识自觉调节和支配。

任何成功的活动除了一些知识经验、能力等基本条件外,还需要一种“精神上”的准备和坚持到底的品质,这就是我们说的有意注意。只有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件事情上,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要培养孩子的有意注意,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提高孩子对活动的兴趣

兴趣是引起注意的关键。没有兴趣的注意是枯燥的,也是没有效果的。

小羽是个聪明的孩子,妈妈教给她的东西,她总是一学就会。小羽一岁多的时候,妈妈带小羽去商场,出人意料的是,小羽居然能看着商场的价格牌念出“1、2、3……”妈妈欣喜之余,开始认认真真地教小羽学数字。

为了对小羽进行启蒙教育,妈妈特地去书店专门买来了数字图,这些数字图的数字后面都配着鲜艳的花朵、小动物,很好看。小羽看了一眼数字图就喜欢上了。妈妈看到这副情形,愈加高兴了。她认认真真地教起了小羽,即便是吃饭的时候也不错过机会。

可是,小羽的新鲜劲儿并没有持续很久,几天之后,她就再也不愿去认识那些枯燥的数字了,只要妈妈提到让她说数字,她就会心不在焉地岔开话题,妈妈要是强迫,她索性就溜了。小羽为什么会这样呢?小羽的妈妈甚是不理解。

事实上,小羽之所以不再喜欢数字,是因为枯燥的数字教学让她对数字失去了兴趣。因此,要想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家长首先要从兴趣入手,用兴趣激发孩子长久的注意力。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性的活动来让孩子保持比较长的热情。

如果孩子年龄较大,已经有了相对不错的自制力,家长就应该让孩子学会自己寻找乐趣。如,上课时,努力找出老师讲课有趣的地方,提高听课的兴趣,这样,注意就会比较主动和集中。

2.家长应让孩子认识到活动的重要性

如果一些老师的课实在不怎么有趣,很难让孩子感兴趣,这时候,家长不妨从听课的目的性入手,告诉孩子集中注意力的重要性。或者,教孩子告诫自己,如果今天能把这位老师的课认真听下来,表明自己的控制能力是非常强的。这可以促进孩子的有意注意。

3.让孩子学会有计划地组织自己的活动

让孩子有计划地组织自己的活动,就是要使孩子所做的一切活动都要服从于当前的任务和目标,这种努力是非常重要的。当孩子多次成功地组织活动以后,他的自我控制能力会越来越强,对活动的组织能力也越来越容易,有意注意也就能更顺利地进行。

【练一练】

(1)端坐在椅子上,闭上眼睛,把注意力集中到声音上来。仔细地听听周围有什么声音?这些声音是从哪里发出来的?这些声音有什么特点?每天坚持五分钟,你会发现自己的注意力提高了很多。

(2)与爸爸妈妈或者同学一起做一个有趣的练习。练习规则:

一个人发出命令,其他人做动作。

右手为有效命令,左手为无效命令。

当发命令者举起右手并说出命令时,其他人跟着做。

当发命令都举起左手并说出命令时,其他人可做任何动作,但不能做发命令要求做的动作。

这个练习可以让孩子的大脑适当地放松并更快地进入角色,从而锻炼有意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