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只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1 / 1)

有一个《猴子掰包谷》的寓言,说的是:

有一只猴子在地里掰包谷,刚掰下一个,觉得前面的更好,就扔下手里的去掰另一个。另一个到手,觉得还有更好的,到手的又扔掉,去掰那个“更好的”。不知不觉走到了地的尽头,这时候,天色已晚,这只猴子只得慌慌张张随便掰了一个回去。回家一看,发现自己摘到的竟是一个烂苞谷,可是,后悔又有什么用呢?

看了这个故事,我们也许会笑那个猴子太傻。其实,猴子犯傻,不是智力问题,而是做事的态度问题,是它做事态度太浮躁。生活中,有很多孩子就像这猴子一样,做什么事情都毛毛躁躁,根本无法专心做一件事情。比如,做作业时,他们会一会儿做做数学,一会儿做做语文,一会儿又看看课外书,因为老是边做边玩,或者做着这件事情又想着那件事情,以至于他们做作业的效率低,本来一个小时就能完成的作业,往往要拖到两三个小时才能完成。

那么,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其实,要改变这种状况并不难,家长只要教给孩子正确的做事态度即可。一般来说,要想孩子把一件事情做好,家长应要求孩子一次只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情,当这一目标完成以后,再做另一件事情,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总是做着这个,想着那个,其效果自然不佳。当孩子认识到这一道理,并将之付诸行动中,自然就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从而取得优秀的成绩。

要想孩子改变浮躁的做事态度,一次只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情,家长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作业的难易程度给孩子安排作业顺序

研究表明,孩子开始学习的头几分钟,一般效率都较低,随后上升,15分钟后达到顶点。根据这一规律,家长可建议孩子先做一些较为容易的作业,在孩子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做较复杂的作业。如此一来,孩子的注意力也就跟了上去,学习的效率也因此得到了提高。

2.培养孩子的耐心

要想让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家长还要培养孩子的耐心。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自觉性和坚持性是与他们的耐心相联系的。一个越有耐心的孩子,他的自觉性和坚持性就越高,办事能力也就越强。

在日常生活中,当孩子出现缺乏耐力的表现时,往往是培养耐性的最好时机。家长可以抓住机会与孩子做几个能够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游戏,引导孩子加强耐性。

游戏1:玩拼图

拼图是一种趣味性较强的智力游戏,不仅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也可以提高孩子的思考力。对于年幼的孩子,可以先玩一些小的、简单的拼图,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成就感,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逐渐玩一些大的、复杂的拼图。

游戏2:找不同

比较两张图或者两件相似的事物,找出不一样的地方。

游戏3:扮鬼脸

与孩子一起扮鬼脸,看谁扮同一个鬼脸的时间长。

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家长应该陪同孩子一起进行。当孩子的耐性增强的时候,家长要及时鼓励孩子,可以给孩子设立奖励卡片或奖励表格,让孩子对于自己的进步获得成就感。

3.从小培养及督促

从孩子能理解大人的话开始,家长就要注意帮助孩子逐步学会正确评价和判别自己行为的适宜度,让孩子慢慢明白,什么事应该做,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家长可从小就教育孩子,不管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只有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情,才能把事情做好。此外,家长还可以用《小猫钓鱼》等故事教育孩子,启发孩子。

4.让孩子明白一次只做一件事情,且认真做的好处

家长应该告诉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情,而且认真做的话,就可以省去做错了重新再做的麻烦,这能提高自己的办事效率。此外,这种只关注自己完成情况的工作态度,会帮助孩子建立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在自己的成就中快乐地完成任务。

5.家长做出表率

有人做过一个试验:给幼儿看有关妈妈耐心做一件事情的录像。结果,这部分的幼儿比没有看过录像的幼儿更能专心致志地画画或者写作业。可见,要想让孩子一次只集中做好一件事情,家长是孩子做好的榜样。如果家长自己能以身作则,一次只专心做好一件事情,那么,孩子的做事态度将随之而变得不再浮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