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很小的时候,不小心拦倒了,疼得大哭,作为家长,我们可能会说:“好了,宝宝不哭了,妈妈给你打它,把我们宝宝绊倒了,真是讨厌。”接着,家长真的用手使劲拍打地面两下,孩子破涕为笑。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我们把孩子摔跤碰疼的责任推卸给外界,而没有告诉孩子,摔跤是因为你自己不小心,或者你现在走路还不稳,摔跤是必然的。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容易丧失对自己的责任感。一个孩子只有先表现出对自己负责,才会对别人、对社会、对国家负责。
一个有责任心的孩子,才会去努力,也才会有发展。有了责任心,孩子做事才会慎始而善终,不会因一点小挫折就产生懈怠的情绪,导致半途而废。或事事依赖家长,这对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责任心的缺乏却是现在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赵乐乐是家中的独生子,在家非常受宠,从小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
现在,乐乐已经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了,可是,他依然什么事情都不会做,连削铅笔、整理书包、穿衣服、系鞋带这样的小事都还由妈妈和奶奶代劳。
乐乐把这种“恶习”带到了学校中,班里的事情,他从来都不管、不顾,有什么事情问他,他也总是一问三不知,有些时候,甚至不知道自己当天的作业是什么。轮到他做值日,可他还没放学,就已经跑得不见踪影了。老师批评他,他也总是摆出一副满不在乎、不负责任的模样,翻翻白眼,漫不经心地说:“关我什么事情呢?我是来学校学习的。”
由于乐乐太没责任心,所以同学们都不喜欢他,而他的成绩更是差得让人吃惊……
对此,爸爸妈妈困扰极了,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孩子会变成这个样子。
其实,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深深地烙印着成人教育的痕迹,孩子之所以没有责任心,与家庭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归纳起来,导致孩子养成不负责任的性格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家长过度的代理控制和过分保护。家长过度代理控制孩子,让孩子习惯于让父母替自己做决定,没有为自己负责的意识;而家长的过分保护同样让孩子因为缺乏锻炼,而丧失了自己负责的能力。
其次,父母不良、消极的行为的影响。父母自己缺乏责任心,喜欢推卸责任。孩子的责任心是从家庭的环境中来的,一个孩子在缺乏责任心的环境中成长起来,他又怎么可能有责任心呢?
最后,孩子对责任认识不清,甚至错误地认为所谓的责任是别人的事情,跟自己无关。
对孩子来说,什么事情跟自己有关呢?比如作业认真完成,上课专心听讲,班上的值日要做好,家里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都是责任,如果没有完成好,就说明没有责任心。
故事中的乐乐之所以缺乏责任心,是以上几个原因综合形成的。因此,要想孩子变得有担当,变得优秀起来,家长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而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家长必须让他们养成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负责的习惯。具体的做法如下:
1.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首先就要求家长放弃对孩子的溺爱,让孩子去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去为自己多承担一些责任。
2.让孩子学会承担
孩子处于成长之中,对一些事情表现出没有责任感也是正常的。因为许多时候他不知道责任是什么,所以为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家长可以适当地让孩子承受一下办事情不负责任的后果,教孩子如何去面对并接受这次失败的教训,从中获得成长。如孩子在学校违规受罚,一定要支持老师的做法,不要想方设法去替孩子解围。孩子接受了惩罚,承担能力就能逐渐增强了。
3.给孩子一个好的榜样
孩子有对自己喜欢和崇拜的人进行模仿的心理倾向,而父母在小孩子心目中一般都具有绝对的权威。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巨大的。家长的一些所作所为,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长期的耳濡目染,孩子不会不受影响,父母只有在生活中严于律己,给孩子做好表率,才能更好地去影响和教育孩子。
4.约定责任内容
家长应该和孩子约定责任的内容,让孩子明白该做什么、怎样做,否则将会受到哪些惩罚。孩子做事往往是凭兴趣的,要让孩子对某件事负责到底,必须清楚告诉他对完成的要求,并且与处罚联系在一起。如把洗青菜的家务活承包给孩子,要是没做好,便不能吃所有的菜。这样,孩子才知道一个人是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
5.不要让孩子逃避责任
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家长应当要求孩子勇于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不论孩子有什么样的过失,只要他具备承担责任的能力,就要让他去勇敢地面对,不能让他逃避和推卸,更不能由大人出面解决。比如孩子损坏了别的孩子的玩具,家长就应要求孩子自己去帮人修理或照价赔偿;孩子一时冲动打伤了人家,家长就应要求孩子自己去登门道歉,并鼓励孩子去照顾被打伤的孩子等。
6.要求孩子做事有始有终
良好的责任心是要靠坚强的意志力和持之以恒的态度来维持的,而这恰恰是许多孩子所缺失的。孩子好奇心很强,兴趣爱好很广泛,但是缺乏坚持性、自制力,遇到一点困难和挫折就打退堂鼓,不愿意再坚持下去。这是孩子在成长中的问题,而非孩子没有责任心。因此,为了增强孩子的责任心,家长平时就应当注意培养孩子做事有始有终、负责到底的良好习惯。
总之,责任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在长年累月的生活中逐渐培养。无论在何时、何地,家长都要学会在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让孩子充当有意义的角色,使他们感到自己的行为对集体的重要性,增强孩子的主人翁感。这样,孩子才会变得更有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