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话:
“你这人怎么磨磨蹭蹭的!”
“你说话不要唧唧歪歪,行不?”
你定然不想让孩子成为被别人这样说的人,所以你告诫孩子“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快刀斩乱麻,干净利索”“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但是孩子还是没有彻底告别优柔寡断。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拖拉的毛病影响了孩子的行动力。要想让孩子摆脱优柔寡断,培养果决的性格,就要让孩子努力养成立即行动的习惯,克服拖拉的毛病。那么,该怎样让孩子克服拖拉的毛病呢?以下几点可供家长参考:
1.要向孩子分析利弊
家长要引导孩子对目标有意识地加以分析,看看尽快实践有什么好处,拖拉有哪些坏处,这对孩子下定决心立即着手解决问题很有帮助。
2.鼓励孩子今日事、今日毕
家长应该经常告诫孩子,不要将今天的事留到明天再完成。告诉孩子如果今天的事情留到明天,就会占用明天的时间,这样不仅会落后,还会耽误明天的工作。开始可用物质奖励的办法,等到孩子习惯以后,家长可以改用口头表扬的方式,鼓励孩子当天的事情当天完成。此外,每天晚上孩子入睡前,还可以和孩子一起总结每一天的成绩,提升孩子每日的“成就感”。
3.帮助孩子制订每日计划
为孩子制订每日计划,能有效地规范孩子的行为,帮助孩子有目的地完成当天的事情。如果孩子完成了当天的任务以后,一定要让他去玩、去闹,使孩子感受到完成任务的好处。同时,帮助孩子养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的良好习惯。要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孩子的意志,以增强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学会排除干扰,不为无关的外界刺激而分心,以致影响办事效率,妨碍正常工作。
4.要作好榜样
身教大于言教,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关乎孩子的良好行为与观念的养成,所以,家长如果做事情不拖拉,孩子也一定能从家长的行为与言行中受到教益、得到启发。
5.让孩子知道磨蹭的后果
小陶从小就有做事磨蹭的毛病,每天早上慢吞吞起床,然后不紧不慢地穿衣服、吃饭;好不容易到了学校,他也是慢吞吞地取书本、拿笔盒,丝毫没有时间观念;上课时,人家的作业都写完了,而他还有一半的作业没有完成;到了下课该休息的时间了,别人玩,他也玩,丝毫不着急;终于放学了,学校的作业没有完成,得带回去写了,这下可好,课堂作业加上课后作业,那可是双份的作业量呀!怎么完成呢?只好加班加点了。为此,妈妈没少替他着急,可总拿他没有办法。
最后,妈妈索性告诉他,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如果因为磨蹭被批评,那是他自己应该承担的。接受了几次教训后,他自觉多了,做事不敢再磨磨蹭蹭。
6.借助计时器
孩子年龄小,常以自我为中心,有时不按大人的意思去做。这时,不要训斥孩子,更不要帮孩子做,否则会剥夺孩子成长的机会。不妨保持一种豁达、宽容的心境,和孩子一起到商店挑选一个喜欢的计时器,然后每次做事前,让孩子自己选定合理的时间去完成。这样会大大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提高孩子做事的速度,在不知不觉中孩子就会养成做事不拖拉的良好习惯。
7.让孩子立即行动
如果想让孩子做一个积极主动、对自己负责的人,就要让孩子立即行动起来,严格要求自己,当然,父母也要做好孩子的监督工作。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注意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如果孩子的言语中表示出“但愿”“我做不到”或“我不得不”等字词时,就表明孩子的心态是消极的,做事是被动的,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所以应改变这种不良的心态;相反,如果孩子习惯于说“我选择……”“我要……”“我认为……”等句子时,这就表明孩子拥有的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这是孩子应该具备的心态,这种心态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此外,要纠正孩子拖拉的毛病,家长还应该注意一定的原则:
首先,制订作息时间要根据孩子的年龄、个性特点。由于孩子年龄不同、个性不一,每次能够集中精力的时间长短不一样,所以,要从实际出发提要求。比如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每次学习时间以20分钟左右为宜,以后逐渐延长。开始,孩子往往不会掌握时间,家长要指导他,该学时学,该玩儿时玩儿。
其次,给孩子“玩”的时间。有些家长,只要求孩子学习,恨不得能让孩子老坐在书桌前看书、做作业,没有安排孩子休息与放松的时间。这样,反而容易养成孩子磨磨蹭蹭、不讲效率的毛病。
当然,让孩子纠正拖拉的毛病,家长也不要急于求成。因为拖拉的不良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养成的,要改正它,更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因此,家长应及时给以鼓励,让孩子坚持下去,养成习惯,慢慢地,孩子既能纠正拖拉的毛病,又能克服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的性格缺陷,可谓是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