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浩今年读五年级了,他做事认真,学习成绩好,但性格不够稳定。他心中常常只有自己,不大考虑别人,达不到自己愿望时,就乱发脾气。与同学发生矛盾后,常常怀恨在心,有时还会把一些陈年旧账翻出来,诋毁、威胁同学,因此与同学关系处得不好。
有一次,班长在管理时冤枉了他,他因此和班长发生矛盾冲突,产生报复心理,对班长大打出手,幸亏班主任及时赶到解了围。小浩觉得非常委屈,明明是自已有理,为什么老师还批评自己呢?从此以后,对班主任非常不满,学习成绩也因此下降了很多。
家长为此非常困惑。为什么自己的孩子这么锱铢必较?为什么他老是觉得别人对不住自己?为什么自己的孩子不能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呢?归根到底,就是孩子太爱较真了,不懂得宽容。
那么,家长应如何引导孩子克服爱较真、斤斤计较的心理呢?一般来说,要帮助孩子爱较真、斤斤计较的心理,家长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让孩子淡化自我中心意识,与人友好相处
家长应让孩子知道“我”与“他人”的含义,懂得蛮横不讲理、任性和霸道是行不通的,必须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具体有:
(1)让孩子懂得家庭中要“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心中有他人,对孩子不娇惯、溺爱。
(2)让孩子理解和尊重父母,体谅父母的辛苦。
(3)让孩子体验到只有宽容谦让,才能与别人享受共同的快乐,必要时让孩子体验一下吃亏的感受,以锻炼孩子的克制能力。
2.多讲“宽容”的故事,让孩子理解宽容的真谛
幼儿园阿姨让班上的孩子们玩一个游戏。她让孩子们每人从家里带一个塑料口袋,里面要装上土豆,每一个土豆上都写上自己最讨厌的人的名字,讨厌的人越多,口袋里的土豆数量也就越多。
第二天,每一个孩子都带来了一些土豆,有的是2个,有的是3个,最多的是5个。
老师不动声色地告诉孩子们,无论到什么地方都要带着这个土豆袋子,即便是上厕所的时候也一样。
日子一天天过去,孩子们开始抱怨,因为发霉的土豆散发出难闻的气味。一周后,游戏结束了,孩子们终于解放了,他们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只是不明白老师为什么要他们这么做。
这时候,老师问他们:“在这一周里,你们对随身带着土豆有什么感觉?”
孩子们纷纷表示,带着土豆袋子行动不方便,还有土豆发霉后散发出的气味很难闻。
这时,老师说:“这就和你们心里记恨着自己讨厌的人一样。记恨的毒气将会侵蚀你们的心灵,而你们无论到什么地方都要带着它,如果你们连腐烂土豆的气味都无法忍受一个星期,你们又怎么能忍受记恨的毒气占据你们的一生呢?”
孩子们听了,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这个聪明的老师,正是通过生动的生活实例告诉孩子,要想让自己过得开开心心,不被“记恨的毒气”占据自己的生活,就应该放下“发霉的土豆”轻轻松松地生活。这样的教育方式生动而有趣,更让孩子一生铭记。作为家长,同样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教育孩子,让孩子学会宽容。
3.让孩子勇于承认错误,抛弃积怨
告诉孩子:有宽大的度量容人,不念旧恶,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加快乐。父母要了解孩子的能力、爱好、性格和心态,对孩子循循善诱,有意识地教孩子学会发现错误,唤醒孩子的责任心,让孩子学会自我反省,承认错误,化“敌”为友,抛弃积怨。尤其要疏导、转移孩子对矛盾结果的注意力,只有这样,才能反思起因,检讨自己的过失,宽容别人的缺点与失误行为,帮助别人改正错误,有利于增进彼此的友谊。
4.让孩子不苛求别人,不斤斤计较小事
人与人相处,难免会有误会或摩擦的事情产生,只要能有忍耐、包容、体谅的心态,不斤斤计较、患得患失;能将心比心,多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能把度量放宽、眼界放远,就能很好地化解矛盾。
5.做孩子的榜样,让孩子学会感恩
首先,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遇到矛盾或冲突时能宽宏大量,不计较得失,能够高姿态,不怕吃点亏,得饶人处且饶人,以此使孩子受到熏染与教育,孩子才能做到宽容对人。
其次,父母要以身作则,为孩子营造一个和睦温馨、相互宽容的家庭环境。孩子从小生活在一个温馨和谐、宽容友爱的家庭环境中,潜移默化,将逐步形成孩子稳定的宽容忍让、懂得感恩的良好品质。
再次,让孩子做一些必要的家务劳动,互换角色,学会站在父母的角度来理解父母,让孩子感到对父母的回报也是应该的。
6.让孩子乐观向上,争取优秀
宽容别人首先要自己乐观。悲观之人总是心情压抑、郁闷,容易想到人或事物不利的一面,所以常常对别人不满或者发脾气。乐观之人总是心态宁静,相信自己,鼓励自己,成就自己。另外,宽容大度之人一般做得比较优秀。真正优秀的人,容易坦然地接受他人的过失,与人为友。
此外,要帮助孩子克服斤斤计较的心理,家长还应该注意自身的教育原则。
(1)让孩子从犯过失的痛苦中走出来,不要老盯着孩子的过失不放,应该去赞美孩子们尝试中的努力和勇气。
(2)多赞美孩子的宽容心,多肯定孩子的思想与行为,让孩子变得更加自信与美好。唯有自信的孩子才不会对自己、对他人都苛刻。
(3)让孩子学会欣赏。心中有善的孩子,才能看到美丽的风景。一个懂得欣赏别人的孩子,同样能够得到他人的欣赏;一个对别人宽容、不斤斤计较的孩子,也能得到别人的宽容。
(4)家长在帮助孩子纠正错误时,切忌简单粗暴。要循循善诱,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问题所在,这样才能达到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