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的孩子一般都不善于与人交往,因此,家长应鼓励孩子走出自己狭小的天地,放开胆子,学会与人交往。只要学会交往,孩子一定能够改变过于内向的缺点。
有一个8岁的孩子,长着一副并不漂亮,甚至有些丑陋的面孔,他个子不高,很是胆小,同学们看了都觉得他很好笑。他的腿先天就有毛病,细小无力。在课堂上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时,更是扭扭捏捏,站在那里腿直哆嗦,说话含糊不清,几乎没人听得懂。
认识他的人几乎都认定他将来不会有什么出息,然而父亲对他说:“男孩子都应该有一番志向,你的志向是什么?”
小男孩想了想,回答说:“我想当总统。”
父亲并没有嘲笑他的狂妄,而是严肃地说:“当总统,当然可以,但是你首先要改变自己,成为一个能影响别人的人。”
于是,这个内向、胆小、害羞的孩子,开始默默努力。他主动和别人说话,即使受到了别人的嘲笑,也毫不退缩;他不再经常一个人躲在房间里看书,而是积极地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在聚会中,他总是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人们惊奇地发现,以前那个不起眼的孩子,现在变得越来越了不起了。
最后这个男孩成为美国历史上第32任总统,也是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总统之一,他就是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
罗斯福是幸运的,由于父亲的醍醐灌顶,他从一个性格内向、胆小害羞、不敢与人交往的“含羞草”变成了一个全世界都家喻户晓的人物。
如果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闭塞、缺乏沟通的环境里,缺乏与人交往的经验,当父母发现后不及时处理或者是处理不当,那他长大以后,就可能会变得孤独、冷漠、寡言少语,不敢和别人打交道。
孩子不与人交往有几大心理障碍:
(1)自卑心理。有些孩子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识,在交往时缺乏自信,总觉得自己的不足太多,优势太少,从而失去了勇气和信心。
(2)害羞心理。有些孩子在与伙伴交往时,过多地约束自己的言行,表情羞涩,神情不自然,往往不敢充分表露自己的感情,尤其是女孩,受到传统习俗的影响,这种表现尤为突出。
(3)恐惧心理。有的孩子在交往中,特别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会不由自主地紧张、担心和害怕,以至于手足无措,语无伦次,严重的还会发展为交往恐惧症。
其实,寻根究底,还在于现代社会这个大背景。没有了四合院和兄弟姐妹,孩子能接触的人和物只能局限在家庭这一小块天地。大部分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不是父母忽略了孩子的成长,平时很少关心孩子,养成了孩子孤僻的性格;就是父母过于溺爱孩子,怕孩子在外面受欺负而限制孩子与人交往。
作为家长,怎么做才能很好地引导内向的孩子变得善于交际呢?
1.让孩子知道什么样的人才算好朋友
一代革命先烈谢觉哉老人在《交朋友中的道理》中说:“要交‘益友’,不交‘损友’。”意思就是要和正直的人、诚实的人、爱集体的人、爱学习的人交朋友,不能与品德低劣、染有恶习的人交往。因为孩子年龄小、阅历浅,所以父母除了讲道理之外,还应介绍一些名人交友的故事,例如马克恩和恩格斯的伟大友谊。让孩子认识到择友的重要和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朋友。
2.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
在集体活动中,孩子会自然而然地学会如何与人相处的基本知识。所以父母要多鼓励孩子“抛头露面”,让孩子多参加各种活动。有客人来时,让孩子参与接待;出外做客时,让孩子注意成人间的交往。逐步地消除孩子心中的羞涩与恐惧感。
3.培养孩子的兴趣
孩子如果在某些方面有了特长,就会为他结识新朋友提供机会。心理学家托马斯·伯恩特说:“友谊建立在共同兴趣的基础上。如果你的孩子朋友不多,那么就努力培养他的多种兴趣。这样,在参加共同活动中,可以逐步建立朋友之间的友谊。”
4.培养孩子开朗的性格
孩子性格开朗,才会爱交往、敢交往,不怕失败和挫折,也不会感到沮丧,其交往能力才能得到很快的提高。
5.指导孩子怎样与朋友相处
在孩子交朋友的过程中,父母要不断地进行指导:对待朋友要真诚坦率、以诚相待、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待朋友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努力做到热情、关心、彬彬有礼;处事要宽宏大量,不计较个人得失。每个人的性格、情趣各有不同,交往中要尽量尊重朋友的意愿,主动寻找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每个人都有心理敏感区,平时说话、开玩笑时应尽量避免刺激朋友的心理敏感点,不要刺痛别人的“疮疤”等。
6.多鼓励孩子与同龄儿童交往
当孩子们在一起我耍时,父母尽量不要在孩子身边,也不要过问太多,甚至孩子们争吵、哭闹等事也让他们自己去处理,让孩子同各种类型的孩子交往,不要局限于邻居亲戚家的孩子,鼓励他们广交朋友。
7.尊重孩子的意愿
在孩子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尽管需要父母的指导,但父母也要尊重他们的意愿,让他们有一定的自主权。在选择朋友方面,父母和孩子的意见常常会不一致,只要对方不是品行太差,还是尽量尊重孩子的意见,然后在他们交往的过程中,进行积极的引导和帮助。父母还应尊重孩子的朋友,欢迎他的朋友到家里来做客。父母这样做,既可以表示自己对孩子的尊重,也可以进一步密切与孩子的关系。
8.成为孩子的朋友
家庭里的事,尽量让孩子参与,尤其是涉及孩子的问题应多听孩子的看法。虽然孩子的意见不一定正确,但这样做有利于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9.充分利用节假日
当节假日来临时,应与孩子一起走出家门,外出旅游,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不仅可以增长见识,陶冶性情,还可以培养兴趣、开放胸襟。
旅游是一种开放性活动,交际也是开放性的,两者是相通的。交际需要**自己,需要主动和热情,一个沉默寡言、性格内向、不爱活动、自我封闭的人,怎么会有很强的交际能力呢?在旅游中,要买车票、住旅馆、进饭店、购门票,假如父母有意识地要孩子去做这些事,那么,孩子就可以直接接触到一些新的对象,了解新的交际内容。当旅游结束后,孩子的见识广了、谈资多了,这又给以后的交际增加了话题。
10.鼓励孩子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体育是一种直接与人正面接触和竞争的群体活动。不论是棋类还是球类,不论是田赛还是径赛,它总是要有两个以上的人参与才有意义。更重要的是,体育活动不但需要智慧和力量,而且需要胆量。而胆量,正是人际交往所必需的一种要素。鼓励孩子经常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既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培养兴趣,也有利于提高交际能力。孩子一旦爱上体育,就会主动寻找对手,这种寻找,就是交际;合适的对手,往往就是友谊的伙伴。
总之,孩子的交际能力是可以培养起来的。作为家长,应对孩子有着充分的耐心和信心,强化孩子的交往行为,赏识孩子的交友眼光,教给孩子交际的方法,慢慢地,孩子就能打开紧闭着的心门,变得外向、乐于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