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4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上帝的恩赐——一根渔竿和一篓鲜活的鱼。上帝把他们分为两组,让他们分别去寻找大海,钓更多的鱼。
第一组的两个人觉得还是分开的好,每个人单独生活更自由。于是,一个人拿了一篓鱼,另一个人则拿了一根渔竿。他们各自带着自己得到的赐品,分头走了。
得到鱼的人走了一天,感到又饿又累,便使用干树枝点起篝火,把鱼给烤着吃了。他狼吞虎咽,还没来得及好好品尝鱼的香味,就把篓子里的鱼吃光了。过了几天,他再也得不到吃的食物,终于饿死在空鱼篓旁边。
而选择渔竿的人只能选择忍饥挨饿,希望能走到海边钓更多更肥的鱼,他充满了希望,一步步地向海边走去。可是,他太饿了,当他看见不远处那蔚蓝的海水时,他最后的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也只能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寰。
上帝很遗憾地摇了摇头。
另外一组被恩赐的人,他们并没有像第一组那样各奔东西,而是商量着两个人互相合作,一起去寻找大海。
在路上,他们饿了,就煮一条鱼充饥。经过旅途的艰难跋涉,当他们吃完最后一条鱼的时候,他们终于找到了大海,钓到了肥美的鱼。
巴尔扎克曾说:“单独一个人可能灭亡,两个人在一起可能得救。”这句话揭示的恰是这个故事所揭示的道理。没有人能够独自成功。唱独角戏、当独行侠不能成大事,只有学会与他人合作、取长补短、相携共进,才能实现双赢。
未来社会是一个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社会,“学会交往”“学会合作”是时代赋予人才的基本要求。只有能帮助别人、与人合作的人,才能获得生存空间;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能赢得发展的机会。正所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独木难撑大厦,也就是说,一个人有天大的本事,如果没有合作精神,仍旧难成大事。对于孩子来说,这个道理同样适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并没有形成一定的合作意识,对他们来说,合作很麻烦。不会合作,表现在孩子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之中:
(1)自私,不懂得宽容。不会合作,不喜欢帮助别人的孩子与不懂得宽容、不会谦让的孩子有同样的特点,都比较自私,通常凡事以自我为中心。
(2)情感冷漠。这些孩子在情感的表现上比较冷漠,他没有与人合作能获得更大成功的意识,认为别人的事情跟自己没有关系。
(3)霸道、喜欢占有。总觉得这个东西是我的,那个东西也是我的,不喜欢与人分享自己喜爱的东西,当有人“侵犯”自己的时候,他会不客气地抢夺。
(4)孤僻,不喜欢跟别人一起玩。孩子胆怯,也是造成不会与人合作的原因。消除孩子的胆怯心理,走出自己的小圈子,孩子才能感受到“合作”的乐趣。
(5)遇到问题不懂得如何解决。因为不懂得合作,这样的孩子遇到事情的时候总显得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6)依赖性强。因为不懂得合作,孩子只好求助于自己的家长,希望能从家长那里得到帮助,从而解决自己的问题。久而久之,依赖性就养成了。 孩子不会合作的不利因素众多,加之现代社会是一个注重团体合作的社会,没有个人英雄主义,要想让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在社会中立足,人缘关系好,容易得到他人的帮助,培养孩子善于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势在必行。
要培养孩子合作的能力,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训练:
(1)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家长不能过于溺爱孩子,要让孩子有关心他人、团结同伴、互帮互助的意识。
(2)进行分享训练,让孩子体验分享的乐趣。分享就是共同享受,自己高兴、快乐,也让同伴高兴、快乐。家长要创造物质条件,并加以精神鼓励,让孩子表现一定程度的慷慨大方,体会分享的快乐。
(3)从生活入手,孩子良好品质的养成来源于生活,完善于生活,通过日常生活及特定活动来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是品质养成的基本渠道。
(4)家长要树立榜样。孩子学习榜样,大体经历了几个阶段:从无意识的模仿到有意识的模仿,从游戏的模仿到生活实践的模仿,从把模仿当做目的到把模仿当做达到目的的手段等。孩子培养良好的品质,不能只靠说教,更重要的是以身立教。通过言行,把抽象高深的思想和良好的道德标准具体化、人格化,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模仿,形成好思想、好品德、好的行为习惯。行为的模仿和练习,是形成和巩固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教育实践性原则的具体体现。
(5)创建和谐、互助、合作的环境。家庭的环境创设,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来教育孩子,是以隐性教育为主的教育法。它可以利用氛围塑造孩子的性格,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家里人之间的互相关心、合作、帮助,其乐融融的景象对孩子的教育意义重大。
总之,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对孩子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孩子只有学会合作,才能走出孤独的阴影,才能摒弃内向的性格给个人发展带来的障碍,逐渐变得外向,愿意与人亲近。正因为如此,家长要激发孩子合作的兴趣,为孩子创造合作的机会,指导孩子掌握合作的技巧,为孩子良好的个性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