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性格弱点是可以改变的(1 / 1)

生活中,经常听到许多家长抱怨:“我的孩子太任性了,怎么教育都没有办法改变。”“我的孩子看来是没救了,懒惰成性,生活中大小事都要别人打理,甚至连作业他都懒得自己写。”还有的家长索性认定:“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古人都这么说了,我还能指望去改变这孩子的不良性格吗?”

生活中,有类似抱怨和苦恼的家长不在少数。那么,性格一旦形成是不是真的没有办法改变了?答案自然是“否”。

事实上,生活中我们所说的“性格”,基本上包括了心理学上的“气质”和“性格”两个概念。气质是指个体不以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是一个人心理活动在发生速度、灵活性、强度和指向性等方面特征的综合。它决定于生物学因素,也就是说,它来自遗传,是稳定的,不易改变。

气质分为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和抑郁质四个典型类型。我们常说的活泼好动、思维灵活的外向性格多是指多血质和胆汁质,而安静沉稳,不善交往的内向性格多是指黏液质和抑郁质。

心理学意义上的“性格”指的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比如勤奋、慷慨、诚实、礼貌、遵守时间和规则等,它是环境的产物,是人社会化的结果,是人的社会属性。

正因为如此,对于父母来说,有理由相信,随着孩子生活阅历的增加和生活体验的加深,必将会形成新的认知、情感和意志活动,焕发出新的人生,当然,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父母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这也是孩子性格改变的一个前提条件。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要改变孩子的性格弱点,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通过母爱改变孩子的不良性格

我们前面提到性格和行为都是可以遗传的。但是,性格也是可以塑造的,尤其是在孩子的童年期,孩子性格的可塑性更是明显。心理学家做过的“情感剥夺实验”可以很好地证明这一点。把一同生下的小猴子分成两组,一组放在铁笼子里,用奶喂养,什么也没有;另一组给它们用长毛绒做了个假妈妈,吃完奶它们可以在假妈妈身上玩。实验结果表明:小猴子慢慢长大后,没有假妈妈的这一组胆子比较小,性格暴躁,不合群,与人不好接近;有假妈妈这一组正好相反,不胆小,合群,与人容易接近。这说明在婴幼时期特别是儿童时期剥夺了母爱就会使他们的性格扭曲,造成不好的行为和个性。因此,在婴幼儿时期对孩子进行良好的心理环境的抚育,对一个人形成良好的性格是很重要的。

2.通过改变父母的性格,来改变孩子的性格

我们说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孩子性格的发展是受父母性格影响的。孩子来到世界以后,首先接触的就是父母和家庭环境。一般来说,从出生到学龄前这个阶段,孩子和父母接触的时间比较多,他们对父母的行为耳濡目染。父母不仅是孩子的长辈,也是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模仿的榜样,父母的举止、谈吐、待人接物都会给孩子的性格发展打下深深的烙印。

因此,要从小培养儿童的优良品格。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要以自己良好的个性情操去感染孩子、影响孩子;对自己不良的性格要善于控制和改善,这样才能让孩子逐渐改变自己的性格。

3.通过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改变孩子的不良性格

孩子性格的形成与早期生活习惯有密切关系,要培养宝宝的性格品质,家长要从小抓起,从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着手,如饮食、睡眠、排泄安排,自理能力训练等,这些先人为主的习惯就是孩子日后的习性。

4.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开始改变孩子的不良性格

如今独生子女多,父母的悉心照顾表现在各个方面,替孩子包办的事情过多,对孩子的正常活动限制过多等。这些过分担心不可避免地通过言行举止显露出来,对孩子起到暗示作用。不少父母在宝宝想参加某项活动之前,总是向孩子列举种种危险,结果使孩子产生了恐惧的心理,并因此畏缩不前。年龄愈小的宝宝愈容易接受暗示,父母的性格特点极易潜移默化地传导给孩子。因此,要想改变孩子的不良性格,家长应纠正自己的教育方式,放手让孩子独立。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开始,改变孩子的不良性格。

5.通过运动改变孩子的不良性格

现在的父母往往把孩子的身体健康的期望寄托在各种食品和药品上,而不是让孩子在阳光、新鲜空气和户外运动中锻炼身体。一般地说,体弱多病与性格懦弱之间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因为病儿会受到父母更加细心的照顾和宠爱,从而成为助长软弱性格的温床。这种保护过度的育儿方式,会使孩子的性格具有明显惰性特征,表现为好吃懒做,好静懒动,缺乏靠自身能力解决问题的内在动力。

体育研究专家陈德明表示,运动可以改变孩子的不良性格。研究证明,孩子通过各项运动克服种种困难,有利于孩子勇敢、拼搏精神和坚强意志的培养;而遵守竞赛规则,可以帮助孩子制约和调控自己某些不利的个性品质,例如,胆怯型性格的人多参加游泳、溜冰、拳击、体操、摔跤等运动,因为这些项目要求运动者不断克服胆怯心理,以勇敢、无畏的精神战胜困难;孤僻型性格的人多选择篮球、排球、接力跑、拔河等团队运动,这类集体项目的共同点是要求每一位成员互相配合、交流,强调团队精神,多参加这样的运动会促进与他人交流,增强换位思考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增强自身活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逐渐改变孤僻性格。

6.通过饮食结构改良孩子的性格

食物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性格。例如情绪不稳定的人,可以多吃碱性食物,如含钙丰富的大豆、菠菜、海带、花生、黑木耳、黑芝麻等。如果你发现孩子这段时间里情绪特别波动,甚至喜欢无缘无故发脾气,那么,最好让孩子素食一段时间。

对于焦虑不安者来说,可以多吃一些能够帮助安定情绪的营养素,如钙质、维生素等,还要多吃可增强体质的动物蛋白质。家长为孩子烹调食物时要注意以清淡为主。

总之,要想改变孩子的性格弱点,家长不妨有意识地为孩子选择相对应的食物。

综上所述,孩子性格的改变是可以实现的,只要家长掌握正确的方法,付出努力,并对此充满信心与希望。改变孩子的不良性格,成就孩子的优秀性格就不再是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