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中,往往出现孩子独占好东西而不考虑长辈需要的现象;在幼儿园中,孩子争抢玩具的现象屡见不鲜,有些孩子甚至大打出手;在公交车上,往往发现家长站着,孩子理所当然坐着的情景……这些都是孩子不懂得谦让的表现。
有些家长甚至心酸地说:“送孩子去大学念书,孩子空着手坐着,也不懂得让自己的父母坐下来休息。”但是,孩子如此不懂得“谦让”到底是谁造成的呢?我们能把问题全归咎到孩子的身上吗?显然是不能的。孩子性格品质的形成,与家长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归纳起来,造成孩子不会谦让的原因有几下几点——
1.过度的溺爱
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缺乏培养孩子谦让品质的机会,许多家长都把孩子看作“小太阳”,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如同“地球”一样,不停地绕着“小太阳”转,对孩子有求必应、百依百顺,这样,在孩子的潜意识中就会形成一种“众人为我”的心理优势,往往认识不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别人也喜欢吃,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别人也想得到。
2.竞争意识的过度灌输
社会的进步使我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日趋激烈。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更多“世态炎凉”的现象。在这种现象的冲击下,家长非常注意孩子竞争意识的培养,却忽略了也应同时培养孩子的“谦让”品质。
3.缺乏正确的引导
有些家长总怕孩子吃亏,无论什么事都把自己的孩子放在第一位。例如:孩子之间发生了矛盾,经老师调解孩子已经和好,可父母还是觉得自己的孩子吃了亏,非去横加指责地训斥别人孩子一番。殊不知这样做只会损害孩子的良好性格与品德的形成。
4.忽略品德的引导
随着家庭经济收入的普遍提高,孩子在经济上往往得到最优先、最可靠的保证,一些父母不惜一切代价投资于孩子智力的发展,而忽略了道德品质的培养。
培养孩子的谦让精神
(1)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让孩子意识到大人同样喜欢吃好的东西,好东西不是孩子一个人的,需要拿来和大家一起分享。看电视时,孩子往往喜欢独占电视,家长可以和孩子轮流看自己想看的节目,不要一味地迁就孩子。在孩子满足自己需要的同时,意识到其他人的存在,是培养孩子谦让品质的关键环节。
(2)注重言传身教。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家长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对孩子施以积极的影响。如:带孩子坐公共汽车时,家长在车上看见年迈的老人和抱小孩子的妇女,便主动起身让座。这虽然是生活中的小事,但在孩子幼小心灵中进一步增强了尊老爱幼和谦让的意识。
谦让应出于主动
真正的谦让是为别人着想而放弃自己的需要,又不图别人回报的善良行为。让孩子完全做到是极其困难的,因为孩子的思维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通常不能较好地觉察别人有什么需要,更没有足够的自觉性忍痛割爱、不计回报。如果谦让是自愿的,让出来的东西是自己可以做主的,同时不会让自己感到伤害和难受,那就让。但如果孩子“让”的行为不是自愿的,而且让出后心里不舒服,那做家长的,就不要勉强孩子一定要让。关于谦让的教育,可以换一种方式进行。
小薇的堂兄弗们来家里做客,他们看中了小薇屋里那一个个毛茸茸的玩具娃娃,就把它们掷来掷去,玩起了男孩子们的战斗游戏。
看着这些平时被自己视如心肝的宝贝们被无情地当作战斗工具,小薇心疼不已,可自己又制止不了这帮小男子汉们,无奈的她只能搬来救兵——爸爸。可爸爸看了小薇一眼,淡淡地说:“从小不就给你讲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嘛!哥哥们是客人,咱们应该让着他们点儿。”说完爸爸就走开了,只剩下哥哥们对着小薇扮鬼脸,嘲笑她。委屈的她只能让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孔融让梨”是千古传颂的谦让佳话。但在用它对孩子进行谦让教育时,不得不细细思量一下:到底该谁让谁?
孔融是弟弟,主动把大梨让给了哥哥。他出于自愿,出于礼仪,这无可厚非。然而如果教育孩子不分对象地谦让,最后他们“收获”的很有可能就是强者的嘲笑以及对谦让品德的置疑,最终不再谦让。
真正的谦让对象应该是那些相对弱小的人、需要帮助的人。比如,我们可以教育学生将公交车上的座位让给老、弱、病、残,而不是健壮的青年人;教育学生把助学金让给那些家庭极度贫困的同学,而不是家庭富裕的同学;把自己的文具书本让给边远贫困地区的同龄朋友们,给他们雪中送炭般的温暖……这样,孩子们会得到人们发自内心的感谢和称赞,真切地感受到谦让的美丽和价值。
不要因虚假的谦让,让孩子失掉诚实的心
有时候,孩子原本没有谦让的意思,但因为希望得到家长的表扬,所以就做了“违心”的事情,这样的谦让反而让孩子失去了真实的面目,是不可取的。
美国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和50名有犯罪记录者,分别请他们来信谈谈母亲对自己的影响。其中一个在监狱服刑的犯人写到:在我小的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大小不同,我非常想要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妈妈听了,瞪了我一眼,责备地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要总想着自己。”于是,我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我想要那个最小的,把最大的留给弟弟吧。”妈妈听了非常高兴,把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奖励给了我。从此,我学会了说谎。
也许小时候的谦让教育与后来的撒谎成性只是一种巧合,但我们不得不思考:孩子们为了谦让而选择虚伪,这是我们所要的教育效果吗?
从诚实与谦让这两种品质的关系来看,诚实是基本的做人准则,谦让则是更为高尚的人格品质。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必须遵守先诚实后谦让的道德发展顺序。如果非要拔苗助长地让他们学会谦让,势必只能让他们像上面提到的那位犯人一样学会撒谎,学会虚伪。只有当儿童的心理发展表现出“去自我中心”的趋势时,谦让教育才会成为有源之水,才会变得顺理成章。
训练孩子谦让,必须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在家庭中,我们随处可见这样一种现象:妈妈端上来一盘梨,有大有小,让孩子们学着孔融进行分配,早就训练有素的孩子会挑着最大的梨让给爷爷或者奶奶。爷爷奶奶便乐呵呵地抱起孩子甜甜地亲一下:宝贝,真乖!最后把大梨仍然给了孩子,因为爷爷奶奶只要孩子懂得谦让就够了。
这是很多家长教育孩子们谦让的方式。进一步思考:长久下去,孩子们学到的是谦让的精神还是谦让的形式呢?
谦让一番,孩子们既得到了表扬又享用了大梨。按照行为主义的强化原理,孩子们谦让的行为得到了强化。但如果有一天,孩子们把大梨“谦让”给了另一个小朋友,这个小朋友接受了大梨并且要吃掉它,想想我们的孩子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他很有可能是号啕大哭,或者是夺回大梨!因为从来没有人这样应对过他的“谦让”,这不属于他的行为反馈模式。所以,在训练孩子们的谦让品德时,不妨“言必行,行必果”,吃掉大梨,让他们理解谦让可以赢得别人的认可和赞扬,而不是既得到赞扬又照样享用谦让的物质本身。
既要竞争,也应谦让
多一份谦让,竞争似乎变得人性化,身处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该如何加注竞争与谦让的砝码,才能在这人生的天平上找到它的平衡点?人毕竟不同于动物,动物选择了竞争,它就没有谦让的理由;而人类,选择了竞争,却可以同时拥有关爱和谦让。竞争和谦让是一对让很多家长和老师为之苦恼不堪的矛盾。为了让孩子们成长为良好公民,我们需要他们学会谦让;而残酷的社会现实需要孩子们拥有竞争力。如何处理这对针锋相对的关系呢?
正如前面所剖析的,谦让是有特定对象和场合的,竞争亦然,因此他们并不相互冲突。事关国家利益、社会进步、个人发展时,要当仁不让,该出手时就出手;在公共场合、待人接物以及资源紧缺时,则应以礼相待,把物资让给那些最需要的人们。竞争要以不损害他人的权利和利益为准则,谦让应以不牺牲自己的自尊和权利为底线。竞争促进社会繁荣和发展,谦让构建社会和谐与团结。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们提倡“自我性竞争”而非“排他性竞争”,即不断地用今天的“我”与昨天的‘‘我”相竞争。这种竞争观不仅可以同等效果地促进孩子的进步和发展,还可以避免学生间因相互竞争而相互挤压、相互排斥;既可以维护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又能够保持孩子间的珍贵友谊。因此,在谦让和竞争教育中,请记住一条教育原则:与人为善,与己相争。
教子加油站
让孩子学会谦让的原则
(1)谦让教育不必一步到位。孩子的心理发育需要发展到一定水平才能学会发自内心的谦让,即孩子必须有换位思考的能力,有“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心理体验。可是,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心理满足的体验是建立在个人需要是否兑现的基础之上,所以家长对孩子的谦让教育不要一步到位,以免超越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而提出过高的要求。
(2)谦让之前学会分享。根据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家长应该先教育孩子学会分享,为培养谦让品质做铺垫,让独生子女逐渐从“吃独食”,经过“分享”心理的发育,逐渐过渡到形成“谦让”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