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减轻了命运的打击”,这是古希腊哲学家德莫克利特的名言。勇敢的人通常比较外向、健谈、善于适应新环境、有探索精神,他们比胆小、内向、退缩的人更容易在社会上取得成就,也更容易在千变万化、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
勇敢的孩子不会被“害怕”的心理长久困扰,他们能够大胆积极地投入生活,与人交往。而胆小、怕事则妨碍了孩子正常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勇敢的孩子活泼、好动、贪玩、调皮而好奇。他们浑身上下都是劲儿。而胆小的孩子则没有同龄孩子那种爱动、贪玩、好奇的特点。他们腼腆,说话声音低,主动要求少,不敢一个人外出等。
勇敢、胆大的孩子喜欢交朋友,跟陌生人接触也毫不拘谨。他们总能谈笑风生、侃侃而谈,一点也不惧“生”。相反,胆小的孩子在生人面前局促不安、不敢说话,家里来了客人就躲在角落里一言不发,大气不出,家长叫他出来也躲躲闪闪。在具有竞争性的活动中,他们总是畏缩不前,胆怯害羞。
勇敢的孩子不怕失败,更不怕嘲笑。他们能积极踊跃地在班上发言,即使错了,也全然没有负担。胆小的孩子不敢在班上回答问题,更不敢向老师提出问题,甚至老师点名叫他回答问题,也难于开口,或者声音细小,匆匆结束。他们总担心自己回答错了,遭到同学的嘲笑。
勇敢的孩子独立性强,能承担起许多责任。而胆小的孩子不敢一个人上街办点儿事情,像买张晚报、取瓶牛奶、发封信件这些事情也依赖大人,自己不敢单独去做。
勇敢的孩子喜欢据理力争,只要是认为自己对的,便会遵循原则,毫不退让。胆小的孩子不敢在受小朋友欺负的时候大声讲理,更不敢反抗,一味忍受,只会哭泣。
总之,让孩子变得勇敢的好处很多。但要想让孩子变成一个勇敢的人并不是一件易事。因为人并非天生就具备勇敢的品质。勇敢的获得需要培养,需要锻炼,需要在生活的基础上一点一点地积累。这就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了!
小贴士
胆小、懦弱不是孩子的错,所以做家长的,不能责怪孩子,而应该在了解让孩子害怕的原因后,有效地去锻炼孩子的胆量。
(1)跟孩子多沟通与交流,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害怕”。孩子“害怕”的到底是什么,没有经过交流是无法了解的。所以,多跟孩子交谈,能让你更好地了解孩子,帮助孩子变得“勇敢”起来。
(2)从孩子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发现这些问题。孩子跟他人交往时,是否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很不自信,很胆怯。
(3)多与孩子的老师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在学校中,孩子能否积极举手发言,勇于表现自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