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恒心是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俗话说:“恒心是穿石的水滴,是砺剑的磨石,是登高的云梯。而惰性和自卑则是恒心的腐蚀剂,它们能使恒心渐渐减弱直至**然无存。”毛泽东年轻时期在湖南师范求学时,曾写过一副对联:“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睡;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居里夫人也曾经说过:“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要自信力!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天赋是要用来做某种事情的,无论代价多么大,这种事情必须做到。”
我们的不少孩子(也包括大人)刚开始干一件事时,信心很足,劲头很大。可是时间稍长就坚持不下来了,稍遇困难便打起了退堂鼓,结果是虎头蛇尾、功亏一篑。那么影响孩子做事情有恒心的因素有哪些呢?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外界的干扰与**
现在的社会生活内容越来越丰富,充满了**,金钱、物质、毒品、游戏这些无不影响着孩子的是非观和价值观,一些观念不清、意志不坚定的孩子不能坚守原来的信念与目标,沉沦与堕落。
2.缺乏信心
许多学习缺乏恒心的人,是在困难面前丧失了信心,要么学习不得法、缺少效率、学校成绩与付出不成正比,造成一种恶性循环。不自信——厌学——效率低。
3.缺乏毅力
毅力就是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坚持的能力,克服困难的能力,一种是承受力,一种是抗争力。有坚强毅力的人,在困苦面前不气馁,不埋怨,不退缩,而是迎着困难上,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反之,缺乏毅力的人在困苦面前,退缩、气馁、埋怨、束手无策,采取躲避的行为。
4.拖拉
学习,做事拖拉往往出于以下原因:
(1)对所做的事情有畏难情绪;
(2)对所做的事信心不足或不感兴趣;
(3)做事不果断,没有形成雷厉风行的好习惯。
5.懒惰
懒惰表现在做事躲避、拈轻怕重,表现是做事没有动力,没有效率和没有做事的能力。人的懒惰往往是相对的,对自己感兴趣的事和拿手的事往往就积极,所以,懒惰往往反映的是态度和能力。
要锻炼孩子的意志。增强孩子做事情的恒心;家长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做事动机。人们的行动都是受动机支配的,而动机的萌发则起源于需要的满足。恒心是建立在崇高的目标之上的,高尔基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能力就发展的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有远大的理想,有明确的目标,才能立志勤勉,持之以恒,直至取得辉煌的成就。
其次,让孩子学会从小事做起。小事情很多,从哪些小事情做起呢?比如,你的孩子爱睡懒觉,那么跟孩子约定,睁开眼睛就要起床,每天都坚持;如果你的孩子喜欢拖拉,那么你要严格地要求孩子做到“今日事,今日毕”……习惯是可以培养的,而恒心也是在习惯的养成的过程中慢慢培养起来的。
第三,帮孩子培养兴趣,激发孩子做事坚持的动力。兴趣是恒心的门槛。法布尔对昆虫有特殊的爱好,他在树下观察昆虫,可以一趴就是半天。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说,我经常不分日夜地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有人以为我很苦,其实这只是我兴趣所在,我感到“其乐无穷”的事情,自然有坚持干下去的恒心。
第四,教孩子做事情要由易人难。对毅力不太强的孩子来说,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学会做事情从实际出发,由易入难。美国学者米切尔·柯达说过:“以完成一些事情来开始每天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不管这些事情多么微小,它会给人们一种获得成功的感觉。”孩子在成功的满足感里,能更好地培养一颗做事有恒的心!
第五,要多鼓励孩子。作为家长的我们,要努力帮助孩子树雄心立壮志,告诉孩子无论是学习和工作时都要有耐心不能急躁,任何事发展都有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要有恒心,不能中途放弃,一定要坚持到底,就能获得胜利。父母适当的鼓励和引导,能培养出孩子坚持的心!
第六,在紧密的亲子关系中,与孩子共同体会困难。要坚持的事情,大多是枯燥无趣或困难的,因此,在孩子坚持的过程中,家长应该有意识地多关注孩子的想法和情绪波动,对症疏导,给予鼓励。家长的信任为催化剂,能让孩子有信心地去面对困难!
第七,做孩子一个效仿的榜样。如果家长自己就处事淡漠,热情不足,对待事情虎头蛇尾,动不动就重起炉灶,轻言放弃,就不可能指望孩子做事能够坚持!所以,培养孩子恒心,家长自己要懂得坚持!
顾恺之学画画
顾恺之的妈妈生下小恺之后就去世了,因此顾恺之从来都没有见过他的妈妈。
顾恺之四五岁的时候,看到别人都有妈妈,自己却没有,他伤心地回家问爸爸,爸爸不忍心欺骗儿子,便将实情告诉了顾恺之。小恺之的心里难过极了,他很想知道妈妈的样子,就常常缠着爸爸给他讲妈妈的模样。就这样,他了解了妈妈的长相、五官、身材,包括妈妈常穿的衣裳布料和颜色。
过了一些时候,小恺之想:如果把妈妈的样子画下来,以后就可以每天都见到妈妈了!顾恺之花了几天的时间,画了妈妈的画像,他高兴地拿给爸爸看,爸爸看了看,却摇头说:“不像,不像!”
小恺之一点儿也不灰心,他又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画了另一张画像拿给爸爸看。爸爸说:“这次画的妈妈,身材是有点像,但是容貌及手脚并不像。”
小恺之听了,高兴极了,他又接着画。这一次,顾恺之花了三个月的时间,重画了一张妈妈的画像。爸爸看了,高兴地赞美顾恺之说:“这次你画的像已经有很大进步了,妈妈的四肢及身材轮廓已经很像了,只有脸蛋不太像。”顾恺之得到爸爸的赞美,虽然很高兴,但他觉得应该把妈妈的样子分毫不差地画下来才好!
他再次拿起画笔画了起来,半年之后,当顾恺之再次拿着完画好的画像请爸爸过目时。爸爸看了连连点头说:“已经很像了,只是眼睛还不太像妈妈的!”
小恺之得到爸爸的表扬,信心更足了,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真实的妈妈画下来!这一次,顾恺之花了一年的时间才把妈妈的画像画完。画好以后,爸爸拿着妈妈画像看得都舍不得放下了!他连连称赞:“太像了!这就是你的妈妈呀,她的眼睛好像在说话!”
从此,顾恺之的画人像的技术,尤其是“点睛”的功夫就出名了。
顾恺之成功的因素有两个:首先,是因为他有一颗执著的“爱”心,因为对从未谋面的妈妈的“爱”化成了他画画的动力,所以才能画出栩栩如生的“妈妈”来!其次,父亲的鼓励与支持。因为父亲的鼓励与支持,孩子做事情的信心就更足了,他要坚持的愿望就更强了!试想,如果顾恺之的父亲当时不鼓励孩子而是呵斥孩子,那么孩子美好的愿望受到伤害,他还能坚持画下去吗?显然是不能的!
柏拉图的故事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就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恒心。有一年,开学的第一天,他对学生们说:“今天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最容易做的事儿,每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尽量往后甩,每天做三百下,大家能做到吗?”
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
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甩手300下,哪些同学坚持了?”
有90%的同学骄傲的举起了手。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又问大家,这回坚持下来的学生只剩八成。
一年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运动,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了?”这时,整个教室只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哲学大师的柏拉图。
也许,苏格拉底要大家做的不过是小事,但也正是小事情,才让孩子的行为形成内化,在他们的身上都表现出一个不断反复、逐步完善的渐变过程。对于能坚持做好一件事的孩子,你应该多多表扬,告诉他坚持做好每一件小事情的重要意义!
家长不能说的话:
(1)你别做了,无论怎么努力,你都不可能成功的!正所谓朽木不可雕也!
(2)你就不能聪明一点吗?总是做这些没有意义的事情!
(3)我就知道是这样的结果!
孩子需要的是家长关心和鼓励,不是家长的挖苦和讽刺,如果孩子很用心地在做着某件事情,不管成功与否,家长都应该支持!
教子加油站
(1)关于“恒心”一词,许多孩子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最好的方法就是家长教给孩子,怎么做才是有恒心的表现。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比较快地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2)当你的孩子做一件事情,能表现出很大的热情与责任心的时候,你需要告诉孩子,要想做好还是需要继续坚持。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的做事态度是不会有收获。另一方面,还要告诫孩子要戒除外界的**,能抵制**的人,做什么事情都能够成功。
(3)多激励孩子,做一个意志坚定的人,表扬他们能有恒做事的微小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