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古流传“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的说法,直到今天,体罚孩子仍是许多父母的“法宝”。在全国家庭教育研究会日前进行的一项调查中,对“孩子有错时,打他也是为了孩子好”的说法明确表示“很不同意”的只有27.2%。全国“中小学生人身伤害基本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有60.1%的孩子曾经在家里挨过打。有一些家长认为:孩子是自己生的,打自己的孩子天经地义;打孩子是家庭内部的事,“外人”没有权力干涉。事实上,父母们“打孩子有理”的错误认识,都是站在家长立场上的所思、所想,完全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不知道孩子受到打骂后会产生怎样的心灵创伤和情感扭曲。
刘先生一看见12岁的儿子——刘洋洋就烦,如果儿子表现稍有不好就想动手打他。儿子走路姿势不对,他上去就是一脚;出差回家后看到儿子不理睬他,他也会用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
在这种高压教育下,刘洋洋变得越来越孤僻,成天耷拉着脑袋,全无少年儿童的朝气!在家里,他一见到爸爸就发憷,就躲在角落里一声不吭,就怕爸爸又要打自己!而刘先生非但没有检讨自己的过错,还一直抱怨说“这小兔崽子就是没出息!”
故事中,刘洋洋正是在父亲的棍棒教育下成长起来的!这种残酷的教育方式严重地伤害了他的自尊心与自信心,限制了孩子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展,使其变得懦弱、胆小。这是一个多么惨痛的例子呀!
可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悲剧仍在不断上演!凡是打孩子的家长,往往都有自己的理由,认为打孩子、骂孩子是出于对孩子的爱。的确,家长在对孩子进行知识教育和品德培养时要求应该要严格,但通过打孩子达到教育目的却是不可取的,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
孩子如果经常挨打,性格会变得比较孤僻,不愿意和其他孩子玩耍。等到孩子长大步人社会后,与别人相处时就会遇到很大的心理障碍。家长动不动就打孩子,会使孩子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比如说谎。有的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事就打,孩子为了避免皮肉之苦,能瞒就瞒,能骗就骗。可孩子说谎,往往站不住脚,易被家长发现。为惩罚孩子说谎,家长态度更加强硬;为逃避挨打,孩子下一次做错事更要说谎,于是就形成恶性循环。另外,常挨打的孩子害怕家长,不管家长要他做什么,也不管家长的话是对是错,都乖乖服从。在这种绝对服从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一般都比较自卑、懦弱、被动。尤其是家长当众打孩子,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怀疑自己的能力,会自感低人一等。
所以说,打骂孩子所遗留下来的弊端显而易见,不仅不能让他们心服口服,更会让孩子的内心感觉不到家庭的温暖,感情会变得麻木,并且在心理上疏远父母。长此以往必将影响正常的亲子关系。另外,遇到挫折,还可能选择离家出走的方式解决,甚至被坏人利用,走上犯罪的道路。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不用理智、温柔的良言善语,用皮带抽和打耳光,如同对雕塑对象不用雕刻家的精巧雕刀,而动用了生锈的斧头。”体罚教育是一种“无能的教育”,它是父母对子女的粗暴态度,也是造成两代人内心产生隔膜、水火不容的根源之一。体罚是儿童形成不良个性心理品质的诱发剂。儿童需要安慰、需要同情、需要在温暖的环境中成长,如果缺乏了这些因素,便只能自己默默地沉浸在孤寂里,形成孤僻的性格,同时也容易形成自卑、胆怯、畏缩等不良心理品质。儿童经常处于体罚的压力中,内心会产生恼怒和愤恨,形成固执和对抗的心理品质。
如果孩子做了特别不好的事情时,父母可以采取“事不过三”的原则。第一次是温和地告知,让孩子明白自己为什么错了,错在哪里,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是什么;第二次是严厉的批评,除了再次警告孩子之外,还应该好言相劝、耐心教导;第三次就要给予相应的惩罚了。惩罚一定说到做到,不给孩子任何的侥幸心理。
孩子还处于发展和成长阶段,对于是非曲直有时缺乏正确的评判,难免会犯错误。即便是成人,有时犯错误也是难免的,所以对孩子第一次犯错误,无论多么严重,也要好言相劝,耐心教导。如果同样的错误还犯第二次,那就不是无意而为了,因此一定要重视起来,即使是很小的错误也不能轻视。这样,孩子会知道,同一个错误不能犯两次,并尽力朝这个方向努力。一般情况下,孩子会在第二次的时候就向父母承认错误:我这次记住了,绝不会再犯了。惩罚的措施可以扣掉孩子一个月的零花钱,可以明令禁止孩子接触电脑,也可以用做家务来惩罚孩子,这些都是比较合理的惩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