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尔泰与腓特烈大帝反目的真相(1 / 1)

伏尔泰是18世纪法国卓越的思想家、文学家,是启蒙运动的倡导者。他思想的光芒犹如汩汩的泉流,只要进入人们的心里,思想便开化了。他在当时的法国乃至欧洲都有巨大的影响力,被誉为“法兰西思想的君王”。他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开明的君主政治,强调自由和平等。

而腓特烈大帝不仅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还是一位杰出的统帅,是欧洲“开明专制”的代表人物。在他强有力的统治下,普鲁士在很短的时间内便成为欧洲一流的强国。不但如此,他本人在政治、经济、哲学、法律,甚至音乐等方面都颇有建树。他很仰慕伏尔泰,在1736年,当他还是王子时,腓特烈就开始与伏尔泰通信。

他在自己致伏尔泰的第一封信中赞扬他:“法兰西最为卓越的人物,是给文字添色增辉的人。……你的成就如此非凡,能够生而和你这样的人做同代人,我认为是我一生无上的荣耀之一。……让人开怀大笑,这可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办到的事啊。”他将自己写的《反马基雅维利》一书送给伏尔泰时,据说伏尔泰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在与这位著名的普鲁士国王交往时,反对君主专制的伏尔泰也不吝对腓特烈大帝的奉承。一位耐心的学者仔细统计,伏尔泰曾先后把腓特烈比作恺撒、奥古斯都、马可·奥勒留、图拉真、安东尼·庇护、提图斯、尤里安、维吉尔、普林尼、贺拉斯、米西纳斯、西塞罗、卡图鲁斯、荷马、拉罗什富科、拉布吕耶尔、布瓦洛、所罗门、普罗米修斯、阿波罗、帕特洛克罗斯、苏格拉底、亚西比德、亚历山大大帝、亨利四世和弗朗索瓦一世。这串名单包括了人、半神、神及诸多领域内的伟人。而在他的回忆录中,伏尔泰承认这位普鲁士国王“机智而有魅力”,“更重要的是,他是国王。考虑到人性的弱点,这当然是一大**”。而腓特烈也投桃报李,对伏尔泰大肆恭维。

1740年,腓特烈成为普鲁士国王。他在即位后,迅速采取了一系列带有开明专制特点的措施,如恢复了柏林科学院,把它完全交给法国学者管理;他宣布要维护良知自由,为了表明自己的善意,他召回了被他父亲腓特烈·威廉一世放逐的哲学家克里斯蒂安·沃尔夫;他派建筑师克诺伯斯多夫到国外学习;他对国家的经济事务表现出积极、全面、有益的关心;他减少了野蛮的刑罚。他的这些举措与伏尔泰的主张非常契合,伏尔泰自然也对这样一位国王寄予了厚望。

两人互相引为知己,书信来往维持了十几年。腓特烈成为普鲁士的国王后,曾多次邀请伏尔泰到普鲁士供职。1750年6月,伏尔泰因深爱着的情人爱米莉去世,从此了无牵挂,便来到了普鲁士。

一开始,伏尔泰受到腓特烈前所未有的礼遇。国王把他安排在无忧宫下榻,那是在波茨坦城郊的豪华夏宫,距离柏林十几英里,环境优美,建筑华丽,是腓特烈即位后修建的最为满意的宫殿之一。腓特烈还在这里为他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并当众宣布为伏尔泰提供2万法郎的年俸。他可以在宫内用餐,国王的厨师听候他的吩咐;他出门旅行时,可以骑国王的马。

伏尔泰从来没有享受过这样高规格的礼遇,他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在给法国朋友的信中,他盛赞普鲁士国王的礼贤下士、热情好客。

腓特烈的机智与伏尔泰的敏锐旗鼓相当,而且只有伏尔泰敢与腓特烈争辩,尽管词锋无比锋锐,但不至于得罪人。伏尔泰手舞足蹈地写道:“谁敢于思考,谁就会自由地在此驰骋。腓特烈一只手把人给抓伤,却又伸出另一只手来加以抚慰。……至于我,任何事情都不会受到阻拦。……经历了整整半个世纪的狂风暴雨之后,我终于觅得了一个栖身之地。我发觉在他这个人身上,结合了国王的荫庇、哲学家的词锋以及一个和蔼可亲的人的各种魅力。16年来,他在灾难里慰藉我,还庇护我免于对手的打击。假如有什么值得人们深信不疑的,那就是这个普鲁士国王的品德。”

腓特烈大帝自认为天赋异禀、雄才大略,是个说一不二的绝对君王,而伏尔泰是“思想上的君王”。一山难容二虎,两个奇才在一起的时间久了,自然容易产生冲突,因为自命不凡的人往往很难迁就对方。腓特烈大帝爱好文学,供养了许多文人墨客,而伏尔泰是当中最锋芒毕露的人,大家因嫉妒而看他有点不顺眼,自然会在国王面前添油加醋地诋毁他。

渐渐地,伏尔泰与腓特烈看对方就不那么对眼了。伏尔泰与普鲁士国王相处越久,就越不顾及君王的颜面。1752年的一桩小事导致了他俩公开的决裂。数学家莫佩尔蒂也是腓特烈从法国邀请过来的贵客,在关于牛顿的一个理论上,莫佩尔蒂跟稍次一点的数学家柯尼希展开了争论。在争论中,腓特烈站在莫佩尔蒂一边,伏尔泰站在柯尼希一边。伏尔泰致信他的外甥女德尼夫人:“不幸得很,我也是一个作家,置身于同国王对峙的境况之中。我手中虽无半点权柄,可我却手握一支笔。”国王对这些文人墨客之间的争论往往是把它当作热闹来看。伏尔泰挥毫写就了《严斥阿卡甲博士》,是一篇驳斥莫佩尔蒂的名作。伏尔泰把这篇文章读给腓特烈听,腓特烈听了以后,一个晚上都笑个不停,但是,他要求伏尔泰不要公开发表出去。伏尔泰表面上听进去了,却把文章送交印刷厂开机付印了。文章一公布于众,腓特烈便怒火万丈,而伏尔泰却早就逃走了,远离了这场灾难。然而腓特烈的间谍还是追上了他,伏尔泰被扣留住,并被告知,除非他把腓特烈大帝的诗《帕拉斯神像》交出来才肯放他走。这是一次彻底的决裂,交出信物,从此再无瓜葛。可惜伏尔泰的箱子中途丢失了,而那首诗也在箱子里。找那只箱子花费了两个星期的时间,这两个星期,伏尔泰可以说基本上失去了人身自由。箱子找到后,诗稿被返还,伏尔泰才被放行。当他踏入法国领土时,却又传来了法国政府决定放逐伏尔泰的消息。最后,他只得在当时还是英国殖民地的宾夕法尼亚购置了一处庄园,暂时隐居下来。1778年2月,84岁高龄的他才回到自己的故乡法国。

伏尔泰与腓特烈的反目不是因为个人之间的恩怨,而是他的思想与专制统治之间的冲突。一个思想的君王与一个权力的君王注定是要分道扬镳的。